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运动的方式进行筹款的公益活动,在国际上早已风靡多年。近几年这股运动公益风潮袭来我国,如果要寻找中国运动筹款的先驱,早在20多年前就由香港乐施会举办的“乐施毅行者”无疑是此类典范,更成功发展为国际性筹款活动。近几年,内地很多公益组织都开始试水,其中联劝举办的“一个鸡蛋的暴走”是少数数据全公开的运动筹款活动。5年以来,发展迅猛,为中国内地的运动筹款活动展现出一个良好的前景。
点滴之爱 融起足下
“一个鸡蛋的暴走”是一项平台性公益筹款活动,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主办,旨在为多个儿童类的民间公益项目筹款。其自我定位为:一场基于熟人网络的创意筹款活动,用富有创意、易于参与的形式,为参与者提供身体力行的快乐公益参与体验。
2011至2014年,前四届暴走共筹得善款1362 余万元,逾19 万人受益。资助了63 家民间公益机构的82 个儿童服务项目,在全国多个省市地区落地实施。2015年5月16日,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主办的第5届“一个鸡蛋的暴走”公益筹款活动在枫泾古镇举行。本届共有563支队伍,3300余人参与,与往年不同,今年还增设了来自公益机构的自筹队伍。截止发稿,“一个鸡蛋的暴走”官网显示,活动募款总额预期超过850万元。募集的善款将继续资助民间儿童类项目,关注0-18岁儿童在营养健康、教育发展、安全保护、社会融合四个方面的需求,通过资助民间公益机构开展多方位的服务,实现孩子们的小小梦想,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徒步旅程亮点多
今年暴走之旅亮点颇多,不仅看到一个个身背10多公斤的鸡蛋壳模型的队员走完50公里,更令人惊讶和感动的是还有坐在轮椅上的特殊背影,用坚强的意志力走完了全程。各企业团队也各显神通,点融网在补给点用无人小飞机为暴走队员送食品,聘请专业人员为队员做拉伸;立邦邀请的法国艺术家在枫泾最有生活气息的场景绘制了9处10幅以儿童和乡村题材结合的涂鸦;宝钢沿途设立爱心小站为队员送上热气腾腾的关东煮。除了热心公益的暴走队,更有300多名志愿者义务来为暴走队员保驾护航,成为又一道风景线。暴走5年来让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各界的民众将“点滴之爱 融起足下”。
筹款方式多元化
“一个鸡蛋的暴走”不仅仅是暴走当天对50公里的挑战,前后期筹集捐款更是参与者所热衷的,也是展示各自才能的绝好机会。今年大家都充分利用社交平台筹款,比如,年年都有的拍卖身体广告位;今年90后的“小鲜肉”在朋友圈晒颜值晒理想;会设计的制作个性T恤义卖;有才艺的在街头摆摊;有资源的将摄影展、公益下午茶和义卖相结合;今年新增的公益自筹团队也颇受瞩目,其中由数位老教授组成的自筹队伍筹款总额冲进公众筹款前十名!
5年以来“一个鸡蛋的暴走”在儿童领域的公益资助逐渐深入,从1个鸡蛋项目到儿童领域4个方向的资助,从0.8元的鸡蛋钱到1362万元公益资金池。参与人员也越来越多元化,年龄层也逐渐有所拓展。暴走逐年从年轻人时尚的郊游转变为全社会理性公益的参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年人群参与比例逐年上升,且显示出较高完赛率和筹款额,正逐渐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和趋势。
《社会与公益》杂志记者也针对联劝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一个鸡蛋的暴走” 项目持续火爆背后的秘密,运动筹款价值性和公益组织怎么能够获取公众信任,同时又尽可能的对善款的来源去路保持透明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一个鸡蛋的暴走项目总监肖洁进行了专访。
《社会与公益》:回顾过去的5年,联劝无论是从自身实力还是社会影响力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能不能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成长和挫折?
肖洁:2014年12月正式更名为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是一家资助型公募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12月,主要发起方为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联劝自成立之初便定位于帮助小型民间草根公益机构的发展,帮助他们起到联合劝募的作用,过去5年一直努力践行。虽然联劝属于偏小型民间公募基金会,但是从自身发展来讲,已经慢慢过渡发展至成熟期。
短短5年间,无论从机构本身的规模还是从筹款规模和资助的项目等方面都发展迅速。仅从数字说明:2010年我们第一年开始运作,当年总体筹款额420多万,到了2014年结束后总体的筹款额已达3200多万,有一个7、8倍的增长,同时成员也由4个增至14位。
比如:以暴走的发展为例,2011年,仅仅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当时我们为一个公益机构发起了项目叫做“一个鸡蛋”,专门帮助西部偏远山区的孩子早餐可以吃到一个鸡蛋。当时我们热爱户外运动的同事正好参与了一个徒步活动,便在行走过程中对周围的朋友进行了传播为这个项目筹款,这边是暴走传播模式雏形。后来考虑到公益徒步是一个漫长的身心挑战的过程,不断对模式进行丰富和完善,最终以一个打赌的方式作为标底来筹款,才逐渐有了“一个鸡蛋的暴走”现在的模式。因为参与者本身就是筹款驱动的大使,传播效应很强,项目本身也非常深入人心,第一届开始筹款数目就好于预期,社会效应也显现出来。
然而仅仅针对于“一个鸡蛋”项目本身,其每年的资金承载量是有限的,越来越多的筹款用于什么公益项目,如何让公众接受,经过反复商讨,我们引入了一个非常透明并且极具联劝特色的项目评审会的机制,邀请队员、捐赠人等一起来评选项目。而联劝负责整个执行的筛选监督,包括项目申请书的收集,进展调查等。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又考虑到了参与者和捐赠人的互动性,也因此联劝在5年中积累了一批忠诚的公益传播者和非常信任机构的捐赠人。
《社会与公益》:运动筹款在国外属一项非常流行的筹款模式,整体发展也相对成熟,其实在联劝之前也有公益组织进行引入,试水,但大众接受度都不高。可以说是“一个鸡蛋的暴走”让运动筹款在内地流行起来,您觉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肖洁:通过暴走我们认为要获得公众的认可,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内容为王,口碑营销。明确活动设计时的初心和目标,“一个鸡蛋暴走”不同于其他运动筹款活动的一点,所有传播包括前期的动员和网站的设计全都是围绕筹款开展,不会像传统运动强调挑战,更快、更高、更强。我们会非常清楚地告诉参与者,暴走的目的是为了筹款,并不断强化这个理念。二、注重跟参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跟捐赠人积极沟通,长期互动。因为运动筹款主要面向群体是普通公众,公众自己来宣传公益拉动筹款,每个人其实都可能是一个示范效应,都是捐赠的明星。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在中国民间公益不是从0做起而是从负数做起,公众对于公益项目存在很多不理解,包括很多成见,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有义务帮他们去做解释和沟通,让大众了解任何项目的不完美性,明白公益行业充满挑战,同时也充满潜力,因为项目的不完美同时也正是公众参与的价值性所在。三、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团队执行,这是联劝的传统。客观讲这样的行为有利有弊,可能我们面临不专业的问题,但是优点在于我们能够在公益行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强环境下,很好的保留活动的精髓和团队的公益理想情怀。
《社会与公益》:对于国内运动筹款的发展趋势您怎么看?
肖洁:公益是很有潜力的领域,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个鸡蛋的暴走”作为一个示范效应带动越来越多的团体、公益机构、企业在对其进行模式推广,从而引起更大的社会效应。但是也需要避免完全照搬,如运动筹款只借鉴形式没注重内容,比较容易劣币驱除良币,所以暴走带来的效应是双向的。任何潮流都是短暂的,真正能够留下的是有价值性的,真正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后续延续性的活动和项目。
《社会与公益》:对于公益组织而言,筹款可能是其面临的一大困难和挑战,一个小的项目的成功可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联劝也有很多其他的项目,对于一个筹款项目的策划和传播您觉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或者是建议?
肖洁:目前内地面临筹款环境并不乐观(受到很多法律法规、地域传播渠道等限制),筹款方式不专业等问题。因此针对无论是操作性的机构还是基金会做筹款,我们的建议是:一、从小做起,结合实际能力做起。当机构人员比较少也缺乏专业的筹资专员时,不盲目跟随潮流做线下筹款,建议借助于腾讯公益、新浪微公益、支付宝等大的平台进行网上宣传和筹款,可能成本收益比会更高;第二、必须考虑到线下筹款的长期性,并且善于结合自身优势。比如有义卖品的机构以义卖为主,服务性质的机构,尽量让志愿者参与到服务中等。总之,结合自身情形,切记盲目注重形式,本着为公众负责前提和基础来开展。
《社会与公益》:筹款最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民众的信任,我国公益基金会平均透明度“不及格”,联劝获得公众信任的关键点在哪?
肖洁:对于筹款活动首先沟通工作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公益行业内人士,在从事公益以后会明白,被社会诟病的大型基金会不透明现象,很多时候仅仅是沟通渠道问题,或者是危机公关的欠缺;其次,公益机构捐赠的体系(包括捐赠流程的设计)需要不断完善,因为公众随时查询自己捐助资金的去向;要随时如履薄冰般将每一个环节完善。
透明并不是一件易事。例如很多草根公益机构本身并不专业,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筹款网站,也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联劝也存在人员、地域等限制,不能亲自探访每个项目,因此我们便需尽力保证在可行范围内做到尽善尽美,比如说联劝会通过跟每一个获资助机构签订协议,善款采用分期拨付,要求定期报告等方式将流程系统化,并组织资助人和工作人员一起探访项目,及时向公众展示项目成果。
《社会与公益》:作为联劝成员,伴随联劝一路走来您觉得最大的收获和感触有哪些?
肖洁:对于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包容和谦和。在公益机构工作同身处商业环境最大的差异性在于有机会比较深刻的看到社会的多元性和人之差异性。会更加明白,社会环境的改变正如做人一样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其实谦卑、平和看待社会不公事件,便可能正在为这些不公现象带来正向改变,而小小的正向改变可汇集起惊人力量。
运动筹款的流行可以说是顺应社会市场需求,将大众自身的生活需求与慈善行为相结合。同时巧妙的通过参与者架起桥梁,作为“隐形受助者”,使真正的最终受助群体和更多大众产生一种强联系,通过有限的参与者来调动更多的社会群体的参与,最终形成社会效应。如一个鸡蛋的暴走,参与者需通过挑战徒步50KM,发挥创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筹集善款。参与者此刻便成为隐形的“受助群体”,因此参与者的体验和满意度,直接影响到他能调动的社会力量和其社交属性带来的深层效力,同样参与者的不满意度会带来一定的逆向效果,甚至是更深程度的反弹效应。其长期价值性甚至甚于短期的筹款结果。
点滴之爱 融起足下
“一个鸡蛋的暴走”是一项平台性公益筹款活动,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主办,旨在为多个儿童类的民间公益项目筹款。其自我定位为:一场基于熟人网络的创意筹款活动,用富有创意、易于参与的形式,为参与者提供身体力行的快乐公益参与体验。
2011至2014年,前四届暴走共筹得善款1362 余万元,逾19 万人受益。资助了63 家民间公益机构的82 个儿童服务项目,在全国多个省市地区落地实施。2015年5月16日,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主办的第5届“一个鸡蛋的暴走”公益筹款活动在枫泾古镇举行。本届共有563支队伍,3300余人参与,与往年不同,今年还增设了来自公益机构的自筹队伍。截止发稿,“一个鸡蛋的暴走”官网显示,活动募款总额预期超过850万元。募集的善款将继续资助民间儿童类项目,关注0-18岁儿童在营养健康、教育发展、安全保护、社会融合四个方面的需求,通过资助民间公益机构开展多方位的服务,实现孩子们的小小梦想,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徒步旅程亮点多
今年暴走之旅亮点颇多,不仅看到一个个身背10多公斤的鸡蛋壳模型的队员走完50公里,更令人惊讶和感动的是还有坐在轮椅上的特殊背影,用坚强的意志力走完了全程。各企业团队也各显神通,点融网在补给点用无人小飞机为暴走队员送食品,聘请专业人员为队员做拉伸;立邦邀请的法国艺术家在枫泾最有生活气息的场景绘制了9处10幅以儿童和乡村题材结合的涂鸦;宝钢沿途设立爱心小站为队员送上热气腾腾的关东煮。除了热心公益的暴走队,更有300多名志愿者义务来为暴走队员保驾护航,成为又一道风景线。暴走5年来让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各界的民众将“点滴之爱 融起足下”。
筹款方式多元化
“一个鸡蛋的暴走”不仅仅是暴走当天对50公里的挑战,前后期筹集捐款更是参与者所热衷的,也是展示各自才能的绝好机会。今年大家都充分利用社交平台筹款,比如,年年都有的拍卖身体广告位;今年90后的“小鲜肉”在朋友圈晒颜值晒理想;会设计的制作个性T恤义卖;有才艺的在街头摆摊;有资源的将摄影展、公益下午茶和义卖相结合;今年新增的公益自筹团队也颇受瞩目,其中由数位老教授组成的自筹队伍筹款总额冲进公众筹款前十名!
5年以来“一个鸡蛋的暴走”在儿童领域的公益资助逐渐深入,从1个鸡蛋项目到儿童领域4个方向的资助,从0.8元的鸡蛋钱到1362万元公益资金池。参与人员也越来越多元化,年龄层也逐渐有所拓展。暴走逐年从年轻人时尚的郊游转变为全社会理性公益的参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年人群参与比例逐年上升,且显示出较高完赛率和筹款额,正逐渐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和趋势。
《社会与公益》杂志记者也针对联劝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一个鸡蛋的暴走” 项目持续火爆背后的秘密,运动筹款价值性和公益组织怎么能够获取公众信任,同时又尽可能的对善款的来源去路保持透明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一个鸡蛋的暴走项目总监肖洁进行了专访。
《社会与公益》:回顾过去的5年,联劝无论是从自身实力还是社会影响力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能不能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成长和挫折?
肖洁:2014年12月正式更名为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是一家资助型公募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12月,主要发起方为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联劝自成立之初便定位于帮助小型民间草根公益机构的发展,帮助他们起到联合劝募的作用,过去5年一直努力践行。虽然联劝属于偏小型民间公募基金会,但是从自身发展来讲,已经慢慢过渡发展至成熟期。
短短5年间,无论从机构本身的规模还是从筹款规模和资助的项目等方面都发展迅速。仅从数字说明:2010年我们第一年开始运作,当年总体筹款额420多万,到了2014年结束后总体的筹款额已达3200多万,有一个7、8倍的增长,同时成员也由4个增至14位。
比如:以暴走的发展为例,2011年,仅仅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当时我们为一个公益机构发起了项目叫做“一个鸡蛋”,专门帮助西部偏远山区的孩子早餐可以吃到一个鸡蛋。当时我们热爱户外运动的同事正好参与了一个徒步活动,便在行走过程中对周围的朋友进行了传播为这个项目筹款,这边是暴走传播模式雏形。后来考虑到公益徒步是一个漫长的身心挑战的过程,不断对模式进行丰富和完善,最终以一个打赌的方式作为标底来筹款,才逐渐有了“一个鸡蛋的暴走”现在的模式。因为参与者本身就是筹款驱动的大使,传播效应很强,项目本身也非常深入人心,第一届开始筹款数目就好于预期,社会效应也显现出来。
然而仅仅针对于“一个鸡蛋”项目本身,其每年的资金承载量是有限的,越来越多的筹款用于什么公益项目,如何让公众接受,经过反复商讨,我们引入了一个非常透明并且极具联劝特色的项目评审会的机制,邀请队员、捐赠人等一起来评选项目。而联劝负责整个执行的筛选监督,包括项目申请书的收集,进展调查等。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又考虑到了参与者和捐赠人的互动性,也因此联劝在5年中积累了一批忠诚的公益传播者和非常信任机构的捐赠人。
《社会与公益》:运动筹款在国外属一项非常流行的筹款模式,整体发展也相对成熟,其实在联劝之前也有公益组织进行引入,试水,但大众接受度都不高。可以说是“一个鸡蛋的暴走”让运动筹款在内地流行起来,您觉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肖洁:通过暴走我们认为要获得公众的认可,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内容为王,口碑营销。明确活动设计时的初心和目标,“一个鸡蛋暴走”不同于其他运动筹款活动的一点,所有传播包括前期的动员和网站的设计全都是围绕筹款开展,不会像传统运动强调挑战,更快、更高、更强。我们会非常清楚地告诉参与者,暴走的目的是为了筹款,并不断强化这个理念。二、注重跟参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跟捐赠人积极沟通,长期互动。因为运动筹款主要面向群体是普通公众,公众自己来宣传公益拉动筹款,每个人其实都可能是一个示范效应,都是捐赠的明星。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在中国民间公益不是从0做起而是从负数做起,公众对于公益项目存在很多不理解,包括很多成见,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有义务帮他们去做解释和沟通,让大众了解任何项目的不完美性,明白公益行业充满挑战,同时也充满潜力,因为项目的不完美同时也正是公众参与的价值性所在。三、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团队执行,这是联劝的传统。客观讲这样的行为有利有弊,可能我们面临不专业的问题,但是优点在于我们能够在公益行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强环境下,很好的保留活动的精髓和团队的公益理想情怀。
《社会与公益》:对于国内运动筹款的发展趋势您怎么看?
肖洁:公益是很有潜力的领域,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个鸡蛋的暴走”作为一个示范效应带动越来越多的团体、公益机构、企业在对其进行模式推广,从而引起更大的社会效应。但是也需要避免完全照搬,如运动筹款只借鉴形式没注重内容,比较容易劣币驱除良币,所以暴走带来的效应是双向的。任何潮流都是短暂的,真正能够留下的是有价值性的,真正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后续延续性的活动和项目。
《社会与公益》:对于公益组织而言,筹款可能是其面临的一大困难和挑战,一个小的项目的成功可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联劝也有很多其他的项目,对于一个筹款项目的策划和传播您觉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或者是建议?
肖洁:目前内地面临筹款环境并不乐观(受到很多法律法规、地域传播渠道等限制),筹款方式不专业等问题。因此针对无论是操作性的机构还是基金会做筹款,我们的建议是:一、从小做起,结合实际能力做起。当机构人员比较少也缺乏专业的筹资专员时,不盲目跟随潮流做线下筹款,建议借助于腾讯公益、新浪微公益、支付宝等大的平台进行网上宣传和筹款,可能成本收益比会更高;第二、必须考虑到线下筹款的长期性,并且善于结合自身优势。比如有义卖品的机构以义卖为主,服务性质的机构,尽量让志愿者参与到服务中等。总之,结合自身情形,切记盲目注重形式,本着为公众负责前提和基础来开展。
《社会与公益》:筹款最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民众的信任,我国公益基金会平均透明度“不及格”,联劝获得公众信任的关键点在哪?
肖洁:对于筹款活动首先沟通工作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公益行业内人士,在从事公益以后会明白,被社会诟病的大型基金会不透明现象,很多时候仅仅是沟通渠道问题,或者是危机公关的欠缺;其次,公益机构捐赠的体系(包括捐赠流程的设计)需要不断完善,因为公众随时查询自己捐助资金的去向;要随时如履薄冰般将每一个环节完善。
透明并不是一件易事。例如很多草根公益机构本身并不专业,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筹款网站,也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联劝也存在人员、地域等限制,不能亲自探访每个项目,因此我们便需尽力保证在可行范围内做到尽善尽美,比如说联劝会通过跟每一个获资助机构签订协议,善款采用分期拨付,要求定期报告等方式将流程系统化,并组织资助人和工作人员一起探访项目,及时向公众展示项目成果。
《社会与公益》:作为联劝成员,伴随联劝一路走来您觉得最大的收获和感触有哪些?
肖洁:对于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包容和谦和。在公益机构工作同身处商业环境最大的差异性在于有机会比较深刻的看到社会的多元性和人之差异性。会更加明白,社会环境的改变正如做人一样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其实谦卑、平和看待社会不公事件,便可能正在为这些不公现象带来正向改变,而小小的正向改变可汇集起惊人力量。
运动筹款的流行可以说是顺应社会市场需求,将大众自身的生活需求与慈善行为相结合。同时巧妙的通过参与者架起桥梁,作为“隐形受助者”,使真正的最终受助群体和更多大众产生一种强联系,通过有限的参与者来调动更多的社会群体的参与,最终形成社会效应。如一个鸡蛋的暴走,参与者需通过挑战徒步50KM,发挥创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筹集善款。参与者此刻便成为隐形的“受助群体”,因此参与者的体验和满意度,直接影响到他能调动的社会力量和其社交属性带来的深层效力,同样参与者的不满意度会带来一定的逆向效果,甚至是更深程度的反弹效应。其长期价值性甚至甚于短期的筹款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