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各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现状,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教育管理工作 问题 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推进了教育改革,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群体,逐步凸显出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日渐深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和改进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思想的指导下,从高职管理现状出发,学生教育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就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做深入剖析,探寻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1.高职院校学生现状
1.1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伴随而来的是生源质量的大幅度下滑。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不足,高职教育的特色不明显。导致社会和学生对高职教育缺乏正确的了解,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担心所学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热情,产生厌学情绪,往往养成上网、逃课等不良嗜好。对这些问题,管理部门应早做准备,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1.2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心,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信心不强。高考后,看到很多同学考上比较优秀的大学,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而社会和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则更会给高职学生造成更大的压力,致使部分学生自觉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和以后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1.3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较差。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较早地接触实践,因而相对较为成熟,独立性强一些。各种新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立意识,但自控能力仍然比较弱,如出现纪律松散、不愿学习、沉迷网络等现象,这需要学院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搞好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确立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和利益出发,积极主动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习。
2.2建立学院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学生不仅是接受学院管理的对象,而且是参与学院管理的主体之一。学院的各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发挥学工处的指导和监控作用,其他部门做好具体的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同时必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3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的特点,突出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在数理化等理科基础方面较差,而在社会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创造性等方面则表现出色。因此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高职教育的要求,因材施教,改革教育方法。一方面加强学生专业性教育,注重实践,使学生成为高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和引导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加强自信心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近几年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明显不足,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降低,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建立心理档案,对易危学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2.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我们在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科技和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青春风采,树立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提高了道德素养,培养了群体合作精神和服务奉献精神。
此外,还需不断加强法制学习,把自律和他律、提倡和禁止、软性约束和硬性约束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实践中定期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上法制教育课,同时严格规章制度。
2.6加强队伍建设,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职聘用机制。保证学生管理人员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强、威信高、服务精神好的骨干学生管理人员队伍,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重视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学院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学生干部联系制度、学生干部工作例会制度,确保学生骨干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管理人员必须在各方面支持学生干部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复杂、琐碎而繁重,只有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才能更加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洪.浅论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周德贵,甘超.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3]赵彩秀.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内蒙古水利,2006,(1).
[4]毛新年.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交通职业教育,2007,(1):44-45.
[5]潘志安.高职学生管理的探索和体会.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1):89-90.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教育管理工作 问题 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推进了教育改革,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群体,逐步凸显出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日渐深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和改进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思想的指导下,从高职管理现状出发,学生教育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就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做深入剖析,探寻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1.高职院校学生现状
1.1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伴随而来的是生源质量的大幅度下滑。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不足,高职教育的特色不明显。导致社会和学生对高职教育缺乏正确的了解,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担心所学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热情,产生厌学情绪,往往养成上网、逃课等不良嗜好。对这些问题,管理部门应早做准备,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1.2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心,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信心不强。高考后,看到很多同学考上比较优秀的大学,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而社会和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则更会给高职学生造成更大的压力,致使部分学生自觉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和以后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1.3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较差。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较早地接触实践,因而相对较为成熟,独立性强一些。各种新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立意识,但自控能力仍然比较弱,如出现纪律松散、不愿学习、沉迷网络等现象,这需要学院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搞好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确立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和利益出发,积极主动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习。
2.2建立学院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学生不仅是接受学院管理的对象,而且是参与学院管理的主体之一。学院的各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发挥学工处的指导和监控作用,其他部门做好具体的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同时必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3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的特点,突出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在数理化等理科基础方面较差,而在社会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创造性等方面则表现出色。因此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高职教育的要求,因材施教,改革教育方法。一方面加强学生专业性教育,注重实践,使学生成为高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和引导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加强自信心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近几年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明显不足,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降低,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建立心理档案,对易危学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2.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我们在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科技和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青春风采,树立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提高了道德素养,培养了群体合作精神和服务奉献精神。
此外,还需不断加强法制学习,把自律和他律、提倡和禁止、软性约束和硬性约束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实践中定期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上法制教育课,同时严格规章制度。
2.6加强队伍建设,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职聘用机制。保证学生管理人员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强、威信高、服务精神好的骨干学生管理人员队伍,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重视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学院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学生干部联系制度、学生干部工作例会制度,确保学生骨干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管理人员必须在各方面支持学生干部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复杂、琐碎而繁重,只有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才能更加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洪.浅论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周德贵,甘超.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3]赵彩秀.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内蒙古水利,2006,(1).
[4]毛新年.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交通职业教育,2007,(1):44-45.
[5]潘志安.高职学生管理的探索和体会.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