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现代企业的建设过程中,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各种风险,当然电力企业也不例外。电力企业是所有国民经济产业的基础,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各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做好电力企业的风险内控,保证其平稳健康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全面预算管理被誉为最权威的一种企业管理系统。对于电力企业遇到的各种风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不二之选。它不单可以促使企业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又能进行风险内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以电力企业为例,基于风险内控角度,先是介绍了电力企业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接着介绍了电力企业风险内控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内控;全面预算管理
最近几年以来,许多企业将目前比较权威的一种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加强企业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当今电力企业以及所有企业都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就要在企业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将风险内控作为目的,以企业自身情况为依据,建立健全企业的面预算管理制度。
一、电力企业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
在当今经济活动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和风险控制落实到企业管理工作中,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挥企业的风险控制作用,从内部进行风险控制。所谓风险内控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或者经营过程发生之前对风险的发生进行预估和评判,当风险发生时能做到及时的防范,将损失降到最低。而企业风险内控是要由内部制定的制度去支撑执行的,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机制,并拉动企业内部成员共同参与,为企业风险防范工作带来整体的控制。而在风险内控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企业自身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控制,从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预算管理。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与风险控制相结合的企业运作模式,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真正的好处。
二、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同企业的发展战略脱节
电力企业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授权的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企业领导只重视经营成果而忽视了风险内控,单纯的认为电力企业的管理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管理,不需要强调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造成风险防范意识差,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弱的情况,使得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脱节,不能使全面预算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电力企业,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要经营模式是现代每一个企业的必然选择,电力企业也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将全面预算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地方。
(二)标准预算体系建立不够完善
标准的预算体系是电力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加强企业科学合理的管理的重要部分,在现代电力企业中,往往不能建立标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电力企业从建成开始就一直是国家管控的国有企业,电力企业领导注重国家管理而没有重视基于风险的内部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这一意识触发领导者对于电力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的不重视,忽略了预算体系的建设,往往沿用之前的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传统的预算管理编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体现电力企业的问题,在应对风险方面弱,缺乏合理的编制结构,不能完全的反映出各项预算的指标,使企业发展具有盲目性。
(三)全员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基于风险内部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所有员工都参与企业管理的管理模式,如果仅仅依靠少数部门和少数人的参与就不能带来有益的效果,但目前电力企业并不能调动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企业员工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企业财务部的工作,而其他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意识就没有那么的强,在预算工作中,财务部门不能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容易出现沟通失误,进而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要提高全员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积极调动全员来参与这一过程。
(四)预算信息化手段有待加强
现代企业的建设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也过于迅速,这就要求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建立适合时代和自身发展的管理手段,用信息化的方式去管理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离不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支持,然而,现代电力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不能起到有效的风险控制作用,信息化的建设现在只是在各部门内部独立的信息化管理较为完善,而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通道建设的并不是很完善,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仍然是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的主要工作。
三、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
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对电力企业的经济运营至关重要,企业必须要将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每一位员工,树立起全员的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企业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按照企业规定将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执行,严格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各位员工,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内部的信息共享,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提高电力企业的所得利益。
(二)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機制是全面预算管理过程的制度保证,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机制就要以领导层为主,以财务部为主要执行机构,在其他部门都要认真参与的情况为管理运行模式,结合企业发展特点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包括企业的原材料购进、企业生产、企业的销售以及企业的售后服务等都要建立严格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还可以考虑将风险理念和管控思想融入企业的各个方面,给企业的安全运行再添保障。
(三)建立起完善的基于风险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要以风险内控为目的,以为企业带来高效益为主要目标,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基于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专门负责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的机构,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建立以领导层为主,各部门相对协调的内部控制模式,加强内部的横向和纵向的管理,制定相关的内控管理制度,使内部控制贯穿到企业经济活动的各项工作中。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过程的监督考核工作
监督考核工作在预算管理中尤为重要,它能调动电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所得利益。建立以预算防范风险指标为主的考核机制,由内部控制专门负责的机构实施,对预算工作执行情况好的要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预算工作的要实施惩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工作,能有效的加强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的建设,使得全面预算工作在企业内部发挥实质性的效果,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至关重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其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必不可缺的管理模式。同时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来进行风险内控也任重道远。电力企业要想让全面预算管理在风险内控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应该在实施与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的为我国各行各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莉.论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09
[2]梁承宇.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J]. 现代企业文化,2009,(29).
[3]胡春燕.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J].企业导报2009,(12).
[4]徐雪芬.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1).
[5]谭剑锋,罗红艳.浅析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 广西电业, 2008,(9).
作者简介:
李彬,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内控;全面预算管理
最近几年以来,许多企业将目前比较权威的一种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加强企业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当今电力企业以及所有企业都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就要在企业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将风险内控作为目的,以企业自身情况为依据,建立健全企业的面预算管理制度。
一、电力企业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
在当今经济活动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和风险控制落实到企业管理工作中,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挥企业的风险控制作用,从内部进行风险控制。所谓风险内控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或者经营过程发生之前对风险的发生进行预估和评判,当风险发生时能做到及时的防范,将损失降到最低。而企业风险内控是要由内部制定的制度去支撑执行的,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机制,并拉动企业内部成员共同参与,为企业风险防范工作带来整体的控制。而在风险内控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企业自身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控制,从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预算管理。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与风险控制相结合的企业运作模式,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真正的好处。
二、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同企业的发展战略脱节
电力企业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授权的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企业领导只重视经营成果而忽视了风险内控,单纯的认为电力企业的管理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管理,不需要强调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造成风险防范意识差,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弱的情况,使得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脱节,不能使全面预算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电力企业,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要经营模式是现代每一个企业的必然选择,电力企业也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将全面预算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地方。
(二)标准预算体系建立不够完善
标准的预算体系是电力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加强企业科学合理的管理的重要部分,在现代电力企业中,往往不能建立标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电力企业从建成开始就一直是国家管控的国有企业,电力企业领导注重国家管理而没有重视基于风险的内部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这一意识触发领导者对于电力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的不重视,忽略了预算体系的建设,往往沿用之前的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传统的预算管理编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体现电力企业的问题,在应对风险方面弱,缺乏合理的编制结构,不能完全的反映出各项预算的指标,使企业发展具有盲目性。
(三)全员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基于风险内部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所有员工都参与企业管理的管理模式,如果仅仅依靠少数部门和少数人的参与就不能带来有益的效果,但目前电力企业并不能调动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企业员工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企业财务部的工作,而其他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意识就没有那么的强,在预算工作中,财务部门不能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容易出现沟通失误,进而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要提高全员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积极调动全员来参与这一过程。
(四)预算信息化手段有待加强
现代企业的建设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也过于迅速,这就要求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建立适合时代和自身发展的管理手段,用信息化的方式去管理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离不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支持,然而,现代电力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不能起到有效的风险控制作用,信息化的建设现在只是在各部门内部独立的信息化管理较为完善,而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通道建设的并不是很完善,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仍然是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的主要工作。
三、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
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对电力企业的经济运营至关重要,企业必须要将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每一位员工,树立起全员的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企业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按照企业规定将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执行,严格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各位员工,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内部的信息共享,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提高电力企业的所得利益。
(二)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機制是全面预算管理过程的制度保证,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机制就要以领导层为主,以财务部为主要执行机构,在其他部门都要认真参与的情况为管理运行模式,结合企业发展特点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包括企业的原材料购进、企业生产、企业的销售以及企业的售后服务等都要建立严格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还可以考虑将风险理念和管控思想融入企业的各个方面,给企业的安全运行再添保障。
(三)建立起完善的基于风险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要以风险内控为目的,以为企业带来高效益为主要目标,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基于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专门负责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的机构,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建立以领导层为主,各部门相对协调的内部控制模式,加强内部的横向和纵向的管理,制定相关的内控管理制度,使内部控制贯穿到企业经济活动的各项工作中。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过程的监督考核工作
监督考核工作在预算管理中尤为重要,它能调动电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所得利益。建立以预算防范风险指标为主的考核机制,由内部控制专门负责的机构实施,对预算工作执行情况好的要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预算工作的要实施惩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工作,能有效的加强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的建设,使得全面预算工作在企业内部发挥实质性的效果,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至关重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其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必不可缺的管理模式。同时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来进行风险内控也任重道远。电力企业要想让全面预算管理在风险内控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应该在实施与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的为我国各行各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莉.论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09
[2]梁承宇.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J]. 现代企业文化,2009,(29).
[3]胡春燕.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J].企业导报2009,(12).
[4]徐雪芬.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1).
[5]谭剑锋,罗红艳.浅析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 广西电业, 2008,(9).
作者简介:
李彬,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