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并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困局更为严峻,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和就业率逐年下降的逆向矛盾尤为凸显。不切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不切实际就业预期、市场导向的弱化是造成就业困局的重要原因。转变就业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业教育才是改变就业困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就业;理性剖析;创业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跨越式发展模式,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社会所需要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变化不大。因此,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愈加明显。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现实描述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状态
从高等学校扩招伊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迅速扩大的发展趋势。据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107万人,而2009年至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分别为610万、660万、680万。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势必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加凸显,如果以初次就业率为基本统计标准进行分析,从近几年公布的初次就业率看,2009至2012年保持在80%左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症结探索
(一)人才培养观念与培养模式脱离社会需要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学生的就业率与学校的招生、办学费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着培养观念的偏差:一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没有得到高校足够重视;二是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轻视教学质量。高校专业设计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问题。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脱离实际
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脱离实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不少学生受到传统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拿铁饭碗的“一职定终身思想”已不再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就业形势;第二,不少学生受到高等教育高投资补偿心理影响,抱着就业时起点高一点、薪水多一点、职位好一点的期望不放;第三,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人不入社会,期望能一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向往较高收入和社会地位。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市场导向缺乏有效衔接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在选聘人员时,往往比较看重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爱岗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协调与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5种就业能力。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协调与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最为看重。这表明,现有教育培养模式没有以就业市场需求导向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模式,在知识和技能结构设置上与社会人才需求标准缺乏有效链接。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的选择
(一)降低就业市场预期,转变就业观念
1、高校毕业生降低对就业市场的预期,转变传统“一职定终身”就业观。伴随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如果毕业生对其就业预期降低至符合自身的实际水平,搜寻就业市场中适合自身工作的合理性就会提升,就业机会选择面将会增多。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引导大学生到亟需人才的中西部和偏远农村去就业,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必须符合市场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及实践教学,克服专业教育的不全面性和行业定位的固态化差异,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标准确定培养目标、调整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设置专业结构、设计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原则,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多元化教育模式,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特点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
(三)实现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
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毕业生开展创业教育,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从而形成实现人才与资本的有机结合。
1、高校的课程建设引入创业教育。课程选择的基础是通过培养目标的设置来实现的,学生对既定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是传统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而创业教育是教育教学实现从“刚性”变为“柔性”的过程,学生从课程学习的被动者变为课程学习的参与者。
2、毕业生择业定位分析的制定。毕业生择业分析自身理想目标及其客观实际情况时,要根据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制定符合实际的择业定位分析。而高校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对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给予正确分析,让学生明确自身价值的实现是国家最需要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地方、最能发挥自身学识的地方。
3、毕业生就业风险意识的树立。合同聘用制是目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的普遍方式,通过“优胜劣汰”的选聘方式既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拨、吸引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又有利于激励劳动者锐意进取,不断进步。作为毕业生必须摒弃传统就业观,社会发展及择业的必然趋势是树立就业风险意识,从事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开拓性的工作。
4、毕业生根据实际降低就業“身价”。“只重学历不认人”的传统用人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严峻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应放下“天之骄子”的光环和自身的优越感,正确对毕业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合理的定位,明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认识现代社会现实,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需要毕业生调整自己的“身价”。(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鲍官柢,徐忠东.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
[2]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长沙),2003(4)64-67.
[3]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2001,(2):30-33.
关键词:就业;理性剖析;创业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跨越式发展模式,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社会所需要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变化不大。因此,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愈加明显。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现实描述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状态
从高等学校扩招伊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迅速扩大的发展趋势。据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107万人,而2009年至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分别为610万、660万、680万。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势必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加凸显,如果以初次就业率为基本统计标准进行分析,从近几年公布的初次就业率看,2009至2012年保持在80%左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症结探索
(一)人才培养观念与培养模式脱离社会需要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学生的就业率与学校的招生、办学费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着培养观念的偏差:一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没有得到高校足够重视;二是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轻视教学质量。高校专业设计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问题。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脱离实际
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脱离实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不少学生受到传统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拿铁饭碗的“一职定终身思想”已不再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就业形势;第二,不少学生受到高等教育高投资补偿心理影响,抱着就业时起点高一点、薪水多一点、职位好一点的期望不放;第三,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人不入社会,期望能一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向往较高收入和社会地位。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市场导向缺乏有效衔接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在选聘人员时,往往比较看重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爱岗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协调与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5种就业能力。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协调与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最为看重。这表明,现有教育培养模式没有以就业市场需求导向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模式,在知识和技能结构设置上与社会人才需求标准缺乏有效链接。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的选择
(一)降低就业市场预期,转变就业观念
1、高校毕业生降低对就业市场的预期,转变传统“一职定终身”就业观。伴随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如果毕业生对其就业预期降低至符合自身的实际水平,搜寻就业市场中适合自身工作的合理性就会提升,就业机会选择面将会增多。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引导大学生到亟需人才的中西部和偏远农村去就业,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必须符合市场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及实践教学,克服专业教育的不全面性和行业定位的固态化差异,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标准确定培养目标、调整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设置专业结构、设计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原则,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多元化教育模式,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特点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
(三)实现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
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毕业生开展创业教育,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从而形成实现人才与资本的有机结合。
1、高校的课程建设引入创业教育。课程选择的基础是通过培养目标的设置来实现的,学生对既定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是传统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而创业教育是教育教学实现从“刚性”变为“柔性”的过程,学生从课程学习的被动者变为课程学习的参与者。
2、毕业生择业定位分析的制定。毕业生择业分析自身理想目标及其客观实际情况时,要根据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制定符合实际的择业定位分析。而高校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对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给予正确分析,让学生明确自身价值的实现是国家最需要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地方、最能发挥自身学识的地方。
3、毕业生就业风险意识的树立。合同聘用制是目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的普遍方式,通过“优胜劣汰”的选聘方式既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拨、吸引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又有利于激励劳动者锐意进取,不断进步。作为毕业生必须摒弃传统就业观,社会发展及择业的必然趋势是树立就业风险意识,从事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开拓性的工作。
4、毕业生根据实际降低就業“身价”。“只重学历不认人”的传统用人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严峻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应放下“天之骄子”的光环和自身的优越感,正确对毕业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合理的定位,明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认识现代社会现实,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需要毕业生调整自己的“身价”。(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鲍官柢,徐忠东.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
[2]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长沙),2003(4)64-67.
[3]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2001,(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