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可追溯到本科生教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和科研,需要有关政策的支持。
关键词:本科生;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
一
随着本科生的扩招,近几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生源和培养质量下降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间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个因素则是不可忽视而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就是本科生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本科生的教学并不是以培养优秀的研究生为终极目标,但鉴于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既可从研究生培养中发现的问题来反思本科生的教学,也可以从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入手来确保研究生生源的质量,有了好的本科生,才可能有优秀的研究生,目前,研究生基本上是从本科生中选拔出来的,我们在研究生培养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能折射出本科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能在本科生的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及时的解决,相信对研究生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具体说来,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面太窄。无论是在研究生复试还是在平时的研究生指导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研究生对本学科的一些专业书籍很陌生,阅读面较窄。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培养显得专业性比较强,但这并非要求他们看的都是那些冷僻的专业书。实际上,他们看的不少书在本科阶段就应该有所涉猎,特别是对一些名家名作应该比较熟悉,因为这些作品在本科生的教学和阅读中都会涉及到。而研究生在这些方面显得基础不够扎实(有些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连古代四大名著也没有阅读过,甚至面对繁体字不知所措),这可能与学生自身某些因素有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本科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本科教学的课时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因而不可能把所有名家名作都讲出来,即使讲,也不可能都讲得很细致深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这个矛盾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也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2)问题意识不强。研究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经常感慨自己读书之后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到题目可写。这种情况到他们选择毕业论文选题时更是如此,以至于指导老师有时也和研究生一起为题目发愁。实际上,这个问题存在于所有的研究者身上(不少学者也同样为选题发愁),而不仅是研究生,当然更普遍地存在于本科生当中,在不同的群体当中,问题意识不强的出现当然有着不同的情况,但就研究生与本科生而言,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一是阅读面太窄,难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融通来发现、解决问题,因而问题意识不强、研究能力比较薄弱,二是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以至于在阅读面渐渐扩大的情况下仍然为选题困惑。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这种现象,至少折射出本科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缺陷,即我们的本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常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是开展课堂讨论,或是要求他们在平时的作业中写出自己的心得或创见。但我们时常感到学生难以提出问题,在讨论中对所讨论的问题缺乏应有的敏感,作业中的闪光点并不多;至于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对于不少本科生而言,都存在相当的困难。这些都显示我们需要强化本科生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懂学术规范。这些既普遍存在于研究生中,更是普遍存在于本科生中。在研究生的论文(包括毕业论文)中,我们时常发现引文不够规范的地方,如该注明出处的地方不注或注得不完整,有的材料系转引而不注原始出处;对引用的材料,也很少注意到版本的优劣,有的还不加核对,直接影响到论点的成立;更有甚者,把借鉴当抄袭,这种学术剽窃的现象失去了学术规范中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不懂学术规范,对于本科生而言,表现的形式更是各种各样,其原因主要还是缺少必要的学术训练和示范。不少本科生是到毕业的时候才第一次涉足论文的写作。如果毕业论文把关不严,有些学生则干脆连这一次机会也放弃,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拼凑一篇了事,毕业后根本就不知道论文是何物,所谓的规范更无从说起。这就反映了我们的本科教学,对学生的科研实践重视得还不够——对本科生而言,既缺乏科研的氛围,也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机会,因而也就谈不上学术规范的建立,从而影响到他们将来在读研阶段的科研实践。虽然高师生毕业之后大多从事的是中学教学,但教学与科研并不对立,而且教学本身也是需要研究的。因而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即使不是为了未来的考研、读研,单纯从他们将来的工作来看,也是必要的。
二
要解决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概括来讲就是要在本科生的教学中既注重基础性的教学,也注意研究性的教学(即突出基础性,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加以提高),基础性的教学至少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阅读面),研究性的教学则使他们能从阅读中形成不断发现并逐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熟悉学术规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对现有的基础课和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重视和解决,目前,大学中一些基础课显得过于“基础”,缺乏必要的深度,毫无研究性成分(有些老师的基础课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手段,甚至连一点启发性成分也没有),而一些选修课的研究性成分虽较强,但成为老师自言自语的学术自留地(未必真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需要或兴趣而开设),学生不明就里地选了(对于有些学生而言,则是有意或被迫地凑满学分而选修),学完之后收获并不大,发现并不是自己真正希望想学的,而很多学生希望的在基础课之上开设的并适当提高的选修课则很少。一些老师急于把自己的科研结论告诉给学生(这种情况在基础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中都存在),而对自己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解决等看似背景却更有启发意义的东西,交代得很少,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失去了在学生面前展示如何进行科研的绝好机会——要知道,教师自己的科研活动对学生而言是最好的科研示范,如果我们在本科生的教学中能适当地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相信他们在研究生的就读期间是能尽快地进入科研的角色的,而不需要过长的摸索和适应时间。当然,研究生的培养更重视研究性的成分,但这首先要有本科阶段的基础才有保障。即使是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与科研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本科阶段的训练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究竟如何扩大本科生的阅面,并不断增强其问题意识和培养其学术规范?对于教师而言,还得从自己的科研与教学来加以思考寻找对策。
(1)要注重自身的科研,尤其是要注意选择好适合自己、适合教学的科研对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但教学与科研本身未必就是对立的。这是因为,基础课要尽量与教材有所区别,要避免照本宣科,就必须有老 师补充的内容,就必须有老师自己的研究;要把课堂上得生动而有深度,上出每个老师的个性,就更需要老师自己对教学内容本身和课堂艺术有自己的研究。至于选修课的开设,更需要教师有着长期的科研实践与成果积累。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教师的科研与专门的科研人员是不同的。作为高校教师,他的研究成果是以服务于教学为特征的,或至少是能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以科研促教学,是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如果考虑到这一特点,教师的科研对象就不能随便选择,它既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个性,更应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尤其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的需要。单纯从科研本身来看,并没有什么能不能研究的问题。但如果把科研与教学联系在一起,要使科研成果能真正转化为教学内容,就必须考虑到科研对象和教学对象是否协调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能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特别是我们面对本科生进行教学,不可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都讲给学生,学生也不一定对我们所有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感兴趣。可是目前本科教学中不少选修课是按照老师的科研兴趣和成果来设置的。有些老师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非常冷僻专深,即使对研究生开讲也显得枯燥艰深,对本科生的接受能力而言其难可知——毕竟本科生的阅读面和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而那些名家名作因为研究成果太多,学术上不容易出新,不少老师就回避这方面的研究,但这些大作家和那些名篇,往往是学生最渴望了解、也是他们最应了解的内容,这就产生了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现象。教师如何开设选修课,如何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真正让科研促进教学,值得每一个教师在科研之前深思。我以为,以名家名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容易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也使得教师自身的科研更大气(学术研究不能追求热门,应注意到一些较少为人研究而不应忽视的领域,这样就能出新,毕竟学术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创新,但创新并非只能在这种冷僻的领域中产生,相反在一些长期为人关注的研究对象中,还有不少未曾发掘的内涵值得我们研究,我们大可不必以学术研究要出新作为借口而回避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我们也相信,教师能在这些方面有自己的研究心得,讲起课来肯定比讲冷僻的内容更能吸引学生。考虑到本科教学主要是一种基础性教学(高师类的本科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教学工作,而其教学的基本内容以作家作品为主),教师的科研对象还是尽量多选取名家名作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至少要以这些内容作为开设选修课的主要参考因素,使我们的选修课能体现本科教学的基础性特点,而不是为了单纯的科研。如果我们考虑到不少研究生将来也以中学为就业的途径,那他们在本科阶段接受的这种教育,不仅使他们未来的科研也使他们将来的教学受用无穷。
(2)我们要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的研究性成分,而且这种研究性的成分不能仅限于课堂。提高教学的研究性成分,我们很容易将其与选修课划等号,诚然,大学的课堂教学以选修课的研究色彩最为浓厚。但这样理解就很容易忽视基础课(相当多的老师不大注重基础课的教学,与这一认识有关),以为基础课的内容无非是老生常谈甚至照本宣科,这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不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其实,基础课的教学同样可以体现研究的色彩,一些教师讲解那些耳熱能详的作品时照样给人新意无穷,这显然是有自己的研究心得的,对于课堂教学本身要有一定的研究性成分,有些老师认识得比较浅,以为研究性教学无非就是多提问,但真正高水平的教师,即使一堂课讲下来没有任何提问,也未必就没有启发,因为有些内容讲到引发大家深思的地步,即使没有提出具体问题或一时找不到答案,也是富有启发性的,这比那些无谓的提问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课堂教学有没有启发性和研究性,关键是要加强提问本身的启发性,即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还有些老师以为研究性教学体现在课堂中就可以了,实际上教学中各个环节都可以突出这种研究的色彩,所以我们应努力将课堂教学延伸。毕竟,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能以为“下课铃一响,课就结束了”。要知道,课堂知识的延伸与增殖还有待课下。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形式,一定能在课下做很多的事情,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其效果未必亚于课堂教学本身,首先我们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课堂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对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对教师而言,是对课堂教学的一次检阅。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应是简单地重复教材或课堂笔记中的内容,或是在网上能直接下载到的答案(或是对一些作品加以简单的串讲或白话翻译,更不是简单的字词练习),要有一定的研究色彩,要努力通过作业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尽量多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发挥的余地。至少要借机“逼迫”学生阅读更多的著作,使其阅读面不限于教材或笔记,并在阅读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成文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学术规范,对学生的作业,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教师更多地是要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对一些比较好的作业可以鼓励学生加以修改,并推荐其发表,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当然也要考虑到本科生的兴趣和基础,不能太难,至少得与课堂内容有一定关联,又能对课堂内容有所延伸、有所提高。有时还可以提供几个难度接近的问题供学生选择,只要做到让他们有话可说、能自圆其说即可)。当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进行思考,而不必像作业那样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这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提升了部分学生的能力。有的学校还有作学年论文的传统,这是提高学生写论文的能力很好的形式,值得保持和推广。其次,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开设适合的阅读书目,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外阅读,并形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就将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从而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增强对作品的感性的认识。也只有在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开列书目的时候,尽量要求他们阅读经典,阅读原著,最好还能提出部分背诵篇目。对于古代的经典,鼓励他们读繁体竖排本,当然考虑到本科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不要求他们去看全集总集,可以有选择地看一些好的选本)。再次,我们还可以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努力为他们开设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在学术交流渐趋频繁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组织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聘请一些名家为学生作讲座。平时则应注意挖潜,让本校那些学有专长、课堂艺术较好的学者多为本科生开讲座,并鼓励青年学者也积极开设类似的讲座。这些讲座对学生而言,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消除其对学术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又何尝不能促进他们的教学与科研呢?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组织学习兴趣小组,或结合校园社团,让他们组织诗词朗诵比赛或古诗、新诗创作比赛,这同样是组织“第二课 堂”的好形式。通过作品朗诵和自身创作,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创作的个中滋味,从而提高他们对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在各种形式的锻炼当中,强化各个教学环节中的研究性成分。我们相信,学生自然能形成科研氛围,科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这对教师而言,固然能体现教学中的研究色彩;而对学生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既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又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而这对他们将来无论是读研还是从事中学教学都是有益处的。
三
以上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而提出的一些思考(一方面要注意选修课的基础性特点,一方面要提升基础课的研究性成分),但要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像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就是学校有关部门需要深思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普遍重视科研,这本是好现象;但相比之下,科研本身比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也显得更实惠,就未必是件好事,科研与教学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目前我们对二者统一的一面认识较深——诚然,没有科研的教学是缺乏深度的。但科研上去了,教学就一定跟着上去吗?实则未必。学校有些部门简单地认为,教师多搞科研就一定能促进教学,这是把高校等同于纯粹的科研机构,忽视了高校首先是一个教学实体,因而高校目前的科研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使教师的科研脱离教学本身。试想,教师要实现以上任务,需要他们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做出巨大的投入(如课外阅读的指导将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并帮助其提高、发表,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些如果不能换来相应的回报,长期下去只能导致更多的教师埋头做自己的学问,而把教学作为副业,甚至使自己慢慢演变成为纯粹的科研人员而无心教学。这对一个高校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到底是好是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体制上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激励机制,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另像如何协调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关系,如何让那些有深厚学术功底的教师上基础课,如何把那些学生真正喜欢并有价值的选修课开设起来并积极向学生宣传,如何引导青年教师把自己的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如何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作用并协调其与辅导员的功能,如何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以开设各种第二课堂,如何给学生创造发表作品的园地,如何保证图书资料的齐全和充分使用等等,都不是教师自身能解决得了的,而是需要学校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解决。
总之,我们从研究生的培养中发现的问题,为我们反思本科教学多了一种参考,这些思考,包括如何认识基础课选修课及其彼此的关系,如何真正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教师如何选择自己的科研对象、如何提高教学艺术让基础课不至于过于“基础”选修课不至于“专业”,学校管理部分如何引导并服务本科教学等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对此进行反思,或许能对我们当前的大学教育——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都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并未提出什么灵丹妙药,但也许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或启发大家的思考,笔者也就有着莫大的欣慰了。
[本文为安徽省高校教研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经验总结与改革探讨”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本科生;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
一
随着本科生的扩招,近几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生源和培养质量下降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间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个因素则是不可忽视而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就是本科生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本科生的教学并不是以培养优秀的研究生为终极目标,但鉴于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既可从研究生培养中发现的问题来反思本科生的教学,也可以从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入手来确保研究生生源的质量,有了好的本科生,才可能有优秀的研究生,目前,研究生基本上是从本科生中选拔出来的,我们在研究生培养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能折射出本科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能在本科生的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及时的解决,相信对研究生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具体说来,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面太窄。无论是在研究生复试还是在平时的研究生指导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研究生对本学科的一些专业书籍很陌生,阅读面较窄。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培养显得专业性比较强,但这并非要求他们看的都是那些冷僻的专业书。实际上,他们看的不少书在本科阶段就应该有所涉猎,特别是对一些名家名作应该比较熟悉,因为这些作品在本科生的教学和阅读中都会涉及到。而研究生在这些方面显得基础不够扎实(有些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连古代四大名著也没有阅读过,甚至面对繁体字不知所措),这可能与学生自身某些因素有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本科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本科教学的课时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因而不可能把所有名家名作都讲出来,即使讲,也不可能都讲得很细致深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这个矛盾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也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2)问题意识不强。研究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经常感慨自己读书之后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到题目可写。这种情况到他们选择毕业论文选题时更是如此,以至于指导老师有时也和研究生一起为题目发愁。实际上,这个问题存在于所有的研究者身上(不少学者也同样为选题发愁),而不仅是研究生,当然更普遍地存在于本科生当中,在不同的群体当中,问题意识不强的出现当然有着不同的情况,但就研究生与本科生而言,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一是阅读面太窄,难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融通来发现、解决问题,因而问题意识不强、研究能力比较薄弱,二是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以至于在阅读面渐渐扩大的情况下仍然为选题困惑。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这种现象,至少折射出本科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缺陷,即我们的本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常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是开展课堂讨论,或是要求他们在平时的作业中写出自己的心得或创见。但我们时常感到学生难以提出问题,在讨论中对所讨论的问题缺乏应有的敏感,作业中的闪光点并不多;至于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对于不少本科生而言,都存在相当的困难。这些都显示我们需要强化本科生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懂学术规范。这些既普遍存在于研究生中,更是普遍存在于本科生中。在研究生的论文(包括毕业论文)中,我们时常发现引文不够规范的地方,如该注明出处的地方不注或注得不完整,有的材料系转引而不注原始出处;对引用的材料,也很少注意到版本的优劣,有的还不加核对,直接影响到论点的成立;更有甚者,把借鉴当抄袭,这种学术剽窃的现象失去了学术规范中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不懂学术规范,对于本科生而言,表现的形式更是各种各样,其原因主要还是缺少必要的学术训练和示范。不少本科生是到毕业的时候才第一次涉足论文的写作。如果毕业论文把关不严,有些学生则干脆连这一次机会也放弃,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拼凑一篇了事,毕业后根本就不知道论文是何物,所谓的规范更无从说起。这就反映了我们的本科教学,对学生的科研实践重视得还不够——对本科生而言,既缺乏科研的氛围,也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机会,因而也就谈不上学术规范的建立,从而影响到他们将来在读研阶段的科研实践。虽然高师生毕业之后大多从事的是中学教学,但教学与科研并不对立,而且教学本身也是需要研究的。因而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即使不是为了未来的考研、读研,单纯从他们将来的工作来看,也是必要的。
二
要解决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概括来讲就是要在本科生的教学中既注重基础性的教学,也注意研究性的教学(即突出基础性,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加以提高),基础性的教学至少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阅读面),研究性的教学则使他们能从阅读中形成不断发现并逐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熟悉学术规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对现有的基础课和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重视和解决,目前,大学中一些基础课显得过于“基础”,缺乏必要的深度,毫无研究性成分(有些老师的基础课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手段,甚至连一点启发性成分也没有),而一些选修课的研究性成分虽较强,但成为老师自言自语的学术自留地(未必真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需要或兴趣而开设),学生不明就里地选了(对于有些学生而言,则是有意或被迫地凑满学分而选修),学完之后收获并不大,发现并不是自己真正希望想学的,而很多学生希望的在基础课之上开设的并适当提高的选修课则很少。一些老师急于把自己的科研结论告诉给学生(这种情况在基础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中都存在),而对自己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解决等看似背景却更有启发意义的东西,交代得很少,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失去了在学生面前展示如何进行科研的绝好机会——要知道,教师自己的科研活动对学生而言是最好的科研示范,如果我们在本科生的教学中能适当地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相信他们在研究生的就读期间是能尽快地进入科研的角色的,而不需要过长的摸索和适应时间。当然,研究生的培养更重视研究性的成分,但这首先要有本科阶段的基础才有保障。即使是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与科研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本科阶段的训练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究竟如何扩大本科生的阅面,并不断增强其问题意识和培养其学术规范?对于教师而言,还得从自己的科研与教学来加以思考寻找对策。
(1)要注重自身的科研,尤其是要注意选择好适合自己、适合教学的科研对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但教学与科研本身未必就是对立的。这是因为,基础课要尽量与教材有所区别,要避免照本宣科,就必须有老 师补充的内容,就必须有老师自己的研究;要把课堂上得生动而有深度,上出每个老师的个性,就更需要老师自己对教学内容本身和课堂艺术有自己的研究。至于选修课的开设,更需要教师有着长期的科研实践与成果积累。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教师的科研与专门的科研人员是不同的。作为高校教师,他的研究成果是以服务于教学为特征的,或至少是能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以科研促教学,是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如果考虑到这一特点,教师的科研对象就不能随便选择,它既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个性,更应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尤其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的需要。单纯从科研本身来看,并没有什么能不能研究的问题。但如果把科研与教学联系在一起,要使科研成果能真正转化为教学内容,就必须考虑到科研对象和教学对象是否协调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能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特别是我们面对本科生进行教学,不可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都讲给学生,学生也不一定对我们所有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感兴趣。可是目前本科教学中不少选修课是按照老师的科研兴趣和成果来设置的。有些老师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非常冷僻专深,即使对研究生开讲也显得枯燥艰深,对本科生的接受能力而言其难可知——毕竟本科生的阅读面和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而那些名家名作因为研究成果太多,学术上不容易出新,不少老师就回避这方面的研究,但这些大作家和那些名篇,往往是学生最渴望了解、也是他们最应了解的内容,这就产生了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现象。教师如何开设选修课,如何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真正让科研促进教学,值得每一个教师在科研之前深思。我以为,以名家名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容易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也使得教师自身的科研更大气(学术研究不能追求热门,应注意到一些较少为人研究而不应忽视的领域,这样就能出新,毕竟学术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创新,但创新并非只能在这种冷僻的领域中产生,相反在一些长期为人关注的研究对象中,还有不少未曾发掘的内涵值得我们研究,我们大可不必以学术研究要出新作为借口而回避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我们也相信,教师能在这些方面有自己的研究心得,讲起课来肯定比讲冷僻的内容更能吸引学生。考虑到本科教学主要是一种基础性教学(高师类的本科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教学工作,而其教学的基本内容以作家作品为主),教师的科研对象还是尽量多选取名家名作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至少要以这些内容作为开设选修课的主要参考因素,使我们的选修课能体现本科教学的基础性特点,而不是为了单纯的科研。如果我们考虑到不少研究生将来也以中学为就业的途径,那他们在本科阶段接受的这种教育,不仅使他们未来的科研也使他们将来的教学受用无穷。
(2)我们要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的研究性成分,而且这种研究性的成分不能仅限于课堂。提高教学的研究性成分,我们很容易将其与选修课划等号,诚然,大学的课堂教学以选修课的研究色彩最为浓厚。但这样理解就很容易忽视基础课(相当多的老师不大注重基础课的教学,与这一认识有关),以为基础课的内容无非是老生常谈甚至照本宣科,这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不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其实,基础课的教学同样可以体现研究的色彩,一些教师讲解那些耳熱能详的作品时照样给人新意无穷,这显然是有自己的研究心得的,对于课堂教学本身要有一定的研究性成分,有些老师认识得比较浅,以为研究性教学无非就是多提问,但真正高水平的教师,即使一堂课讲下来没有任何提问,也未必就没有启发,因为有些内容讲到引发大家深思的地步,即使没有提出具体问题或一时找不到答案,也是富有启发性的,这比那些无谓的提问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课堂教学有没有启发性和研究性,关键是要加强提问本身的启发性,即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还有些老师以为研究性教学体现在课堂中就可以了,实际上教学中各个环节都可以突出这种研究的色彩,所以我们应努力将课堂教学延伸。毕竟,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能以为“下课铃一响,课就结束了”。要知道,课堂知识的延伸与增殖还有待课下。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形式,一定能在课下做很多的事情,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其效果未必亚于课堂教学本身,首先我们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课堂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对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对教师而言,是对课堂教学的一次检阅。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应是简单地重复教材或课堂笔记中的内容,或是在网上能直接下载到的答案(或是对一些作品加以简单的串讲或白话翻译,更不是简单的字词练习),要有一定的研究色彩,要努力通过作业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尽量多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发挥的余地。至少要借机“逼迫”学生阅读更多的著作,使其阅读面不限于教材或笔记,并在阅读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成文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学术规范,对学生的作业,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教师更多地是要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对一些比较好的作业可以鼓励学生加以修改,并推荐其发表,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当然也要考虑到本科生的兴趣和基础,不能太难,至少得与课堂内容有一定关联,又能对课堂内容有所延伸、有所提高。有时还可以提供几个难度接近的问题供学生选择,只要做到让他们有话可说、能自圆其说即可)。当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进行思考,而不必像作业那样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这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提升了部分学生的能力。有的学校还有作学年论文的传统,这是提高学生写论文的能力很好的形式,值得保持和推广。其次,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开设适合的阅读书目,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外阅读,并形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就将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从而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增强对作品的感性的认识。也只有在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开列书目的时候,尽量要求他们阅读经典,阅读原著,最好还能提出部分背诵篇目。对于古代的经典,鼓励他们读繁体竖排本,当然考虑到本科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不要求他们去看全集总集,可以有选择地看一些好的选本)。再次,我们还可以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努力为他们开设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在学术交流渐趋频繁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组织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聘请一些名家为学生作讲座。平时则应注意挖潜,让本校那些学有专长、课堂艺术较好的学者多为本科生开讲座,并鼓励青年学者也积极开设类似的讲座。这些讲座对学生而言,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消除其对学术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又何尝不能促进他们的教学与科研呢?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组织学习兴趣小组,或结合校园社团,让他们组织诗词朗诵比赛或古诗、新诗创作比赛,这同样是组织“第二课 堂”的好形式。通过作品朗诵和自身创作,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创作的个中滋味,从而提高他们对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在各种形式的锻炼当中,强化各个教学环节中的研究性成分。我们相信,学生自然能形成科研氛围,科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这对教师而言,固然能体现教学中的研究色彩;而对学生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既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又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而这对他们将来无论是读研还是从事中学教学都是有益处的。
三
以上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而提出的一些思考(一方面要注意选修课的基础性特点,一方面要提升基础课的研究性成分),但要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像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就是学校有关部门需要深思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普遍重视科研,这本是好现象;但相比之下,科研本身比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也显得更实惠,就未必是件好事,科研与教学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目前我们对二者统一的一面认识较深——诚然,没有科研的教学是缺乏深度的。但科研上去了,教学就一定跟着上去吗?实则未必。学校有些部门简单地认为,教师多搞科研就一定能促进教学,这是把高校等同于纯粹的科研机构,忽视了高校首先是一个教学实体,因而高校目前的科研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使教师的科研脱离教学本身。试想,教师要实现以上任务,需要他们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做出巨大的投入(如课外阅读的指导将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并帮助其提高、发表,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些如果不能换来相应的回报,长期下去只能导致更多的教师埋头做自己的学问,而把教学作为副业,甚至使自己慢慢演变成为纯粹的科研人员而无心教学。这对一个高校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到底是好是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体制上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激励机制,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另像如何协调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关系,如何让那些有深厚学术功底的教师上基础课,如何把那些学生真正喜欢并有价值的选修课开设起来并积极向学生宣传,如何引导青年教师把自己的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如何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作用并协调其与辅导员的功能,如何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以开设各种第二课堂,如何给学生创造发表作品的园地,如何保证图书资料的齐全和充分使用等等,都不是教师自身能解决得了的,而是需要学校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解决。
总之,我们从研究生的培养中发现的问题,为我们反思本科教学多了一种参考,这些思考,包括如何认识基础课选修课及其彼此的关系,如何真正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教师如何选择自己的科研对象、如何提高教学艺术让基础课不至于过于“基础”选修课不至于“专业”,学校管理部分如何引导并服务本科教学等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对此进行反思,或许能对我们当前的大学教育——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都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并未提出什么灵丹妙药,但也许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或启发大家的思考,笔者也就有着莫大的欣慰了。
[本文为安徽省高校教研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经验总结与改革探讨”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