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说主题的多元化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yuanyu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纲,它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小说的全篇,成为整篇小说的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探究课本中编选的小说,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谈出来,无论学生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只要学生的观点符合时代背景,反映时代的主弦律,能体现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反映当代社会的性质,能表现作者的理想、愿望,教师都要给以肯定并予以鼓励。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小说 主题 多元化思考
  
  中学语文教材中编排有一定数量的小说,在教小说时,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小说的主题,并多角度、多方位地探究小说的主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教师深究的很重要的问题。教师应借助小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小说的背景,去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制度、社会的本质、社会中某阶层的人的精神风貌,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作品的教育意义。
  如何才能做到呢?首先,在教学小说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小说的主题,主题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纲,它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小说的全篇,成为整篇小说的中心。小说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是否正确、集中、鲜明和深刻。因此,主题在小说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文章的核心。
  其次,教师要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在提炼小说的主题时总是要选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塑造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思想活动、性格、外貌来揭示一定的社会实质,这里边也渗透了作者的主观认识。这些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应的产物,是作者对客观事物和写作材料认真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的得出,往往经历着曲折和复杂的过程,马克思的认识论认为,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因此,要使我们的小说写得深刻,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要对小说的主题反复研究、琢磨和提炼。作者在写作前动了如此之脑筋,花了如此之功夫,他们的心思可想而知。那我们作为一个读者怎么才能真正读懂小说,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呢?同样也需要下大功夫。
  我认为教师在教读小说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授课前翻阅大量的资料,了解作者、了解作者写作小说的时代背景。对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探究,了解作者的审美观、道德观标准。对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要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二、在课堂上将自己获得的作者的信息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让学生认真地、反复地阅读作品,让学生体会小说的主题。
  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住作品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追根问底,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去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胆地展示给其他的学生。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小说来谈一谈。
  如在教鲁迅的小说《故乡》时,我结合小说的背景,抓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闰土、杨二嫂和“我”引导学生理解,让学生来谈。学生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
  1.有的学生认为,“故乡”是中国人的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闰土”这一人物是最典型的例子。
  2.有的学生认为,小说表现了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种轮回的影子。
  3.有的学生则认为,小说表现的是人们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再回故乡,“我”与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裂痕。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学生对小说主题理解有以下几个观点:
  1.有的学生认为,这篇小说主要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亲情、没有友情,只认金钱,不认人,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小说中“于勒”这一人物形象足以说明问题。他由于乱花钱,不仅把父亲留给自己的那部分钱财花完了,而且把哥哥的也花掉了,因此被哥嫂赶出家门。他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挣了一部分钱,在写给哥哥的信中表示自己一定要挣大钱回来,偿还哥哥,哥嫂一家人在期盼他的到来。谁料他竟然破产了,在船上做起了买卖,意外地出现在哥嫂一家人的面前时,被哥嫂当成陌生人,其原因是金钱主宰了人的灵魂。
  2.有的学生从于勒本人的生活实际考虑,他认为从这一人物身上足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如在教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社会制度,让学生深入探究,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小说着力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真理。在封建时代,人们受“读书做官”论的影响,都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因此孔乙己也就毫不例外地陷入了如此深渊,以致被社会所淘汰。
  2.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小说揭示了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根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遵从固有的心态、习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只能被毁灭。
  3.小说批判了冷漠、麻木的国民劣根性:小说从民众的角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人物本身的角度来分析,孔乙己是一个思想保守、僵化,死要面子,对悲惨的命运逆来顺受,毫无觉悟和反抗的旧知识分子形象。这样的国民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又如在讲述科幻小说《喂—出来》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探究这篇小说的主题,学生根据小说的内容、情节大胆设想,谈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的学生认为,这篇小说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人类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一时,不考虑将来。小说中,城市垃圾源源不断地倒进了一个无底洞,有相当长一个时期,海洋和天空是美丽的蔚蓝色,晴空万里,碧波如洗。这就是说,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给人们带来了利益,人们也因此而欢庆“胜利”,得意洋洋,殊不知“胜利”潜伏着隐患,而且隐患显露之初,人们还不注意,直到公害危及人们的生存,才会警醒,才会认识到这个无底洞终究会被垃圾填满,最终祸及人类。人类要发展,但要科学发展。
  2.有的学生認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面对一个无底洞,究竟如何处理它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表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如村民要坚持修一座庙,这表现了他们的迷信思想;听商人要修一个广场就坚持把洞的专利权卖给了一位商人,这表现出村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足显村民们无知、愚昧,商人见利眼红。城市中的人们把生活垃圾倾入在无底深渊,追求着环境美,殊不知暗藏隐患。恋人毁掉当初的美好生活记忆,追求新的生活。犯罪分子消除各种犯罪证据,逍遥法外。
  3.有的学生认为,这篇小说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环境污染的因素不断积累,到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公害。世上所有事情都是这样,不断积累,量变到了质变,结果就“出来”了。起初人们丢进无底洞的小石块最终又意外地返回给了人们,从这一点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人们要想真正读懂一部小说,就要对小说的主题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要鼓励学生多元化思考,多角度认识事物,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讲得有道理,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可靠性仿真概念、基本方法和技术难点,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初步探讨。
摘 要: 芥川龙之介的《河童》和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由于相似的时代背景,在思想内容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位作家都对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进行了揶揄和抨击。芥川龙之介在创作《河童》的过程中,既借鉴了《格列佛游记》,又发挥了自己的独创性。  关键词: 《河童》 《格列佛游记》 思想内容 比较    引言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作者借主人公格列佛的传奇
会议
由电子工业部批准的电子行业标准《LED显示屏通用规范》,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文对其中不易理解且专业性较强的可靠性要求和可靠性试验进行了介绍,以利于该标准的宣贯及LED显示屏产
摘 要: 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是一部优秀的、让人深思的作品。本文从如何理解荒诞派作品入手,揭示了作品中戈多究竟是谁,以及文中主要角色所代表的意义。  关键词: 荒诞派戏剧 《等待戈多》 理解    2006年,塞缪尔贝克特诞辰一百周年,整个文学界的目光再次投向他的伟大作品。其中《等待戈多》最为优秀,引人关注。另一位荒诞派戏剧作家品特在这一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使得人们对荒诞派戏剧更感兴趣。荒诞作品
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是教师们非常关注的话题。那么在新课改中,教师如何提高政治教学效果呢?    一、通过沟通,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前提。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本文作者在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中,着重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入手,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逐步摸索形成了以读为线,起疑导思,议讲评相结合,练测批相结合的做法,从而提高了教学成绩。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教学方法 自学能力 培养    课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