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和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高密农村商业银行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各项业务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到2013年12月末,全行各项存款111.02亿元,较年初增加15.7亿元;各项贷款83.76亿元,较年初增加11.3亿元;不良贷款占比0.78%,居全市最低水平。
创新服务:打造农商行服务品牌
(一)产品创新,优化信贷服务。
该行紧跟客户需求,通过创新信贷产品,给予涉农中小企业更多优惠信贷政策,也带动了该行业务的发展。一是开办公证抵押业务。主动与司法部门对接,开办针对农村个人房产的公证抵押贷款业务,有效激活处在乡镇和城乡结合部以往不能抵押的部分“沉睡”房屋资产价值。已累计发放公证抵押贷款72笔、金额4281万元,支持中小企业72户。二是创办抵押免评估贷款。与房产、土地部门沟通并达成协议,将1000万(含)以内房地产抵押贷款,以“银行自评”代替“委托评估”,由农商行与抵押人通过协商,合理确定抵押物价值,无需评估公司提供评估报告,减少客户的财务费用支出。已累计办理抵押免评估贷款540笔、金额9.6亿元,支持中小企业415户,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230多万元。三是加大“快易贷”的推广力度。借助与省财政厅、社保厅联合开展“快易贷”担保贴息贷款试点之机,加大该项业务的推广,既有效推进了贷款低风险营销,密切了银企关系,又缓解了当地就业难、用工难等社会问题,实现了多方共赢。2013年底,已对80家企业发放了财政贴息贷款1.4亿元,贴息金额达420万元,解决近2000人的就业问题。
(二)流程创新,满足多层次需求。
该行“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不断优化信贷流程,有效巩固了客户市场。一是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针对部分企业因经营特殊性,资金回流较慢,贷款期限短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该行改变以往贷款期限确定的方式,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企业贷款期与资金回笼期相匹配。二是灵活确定续贷预审期限。创新实施“续贷零等待”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提前办理相关报批手续的时间,对收回再贷贷款提前一个月办理授信、贷款资料提报等业务,确保贷款偿还后次日即可发放。
(三)科技创新,提供增值服务。
该行通过多方联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带动了全行各项业务的拓展。一是率先推出了银电POS业务。该行2012年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银电POS业务,通过布放缴存电费专用移动POS机具,实现村民刷卡充电费,推动了农村电表改造工程进度,解决了农民缴费难题。到2013年12月底,已在全市300多个偏远村庄安装了银电POS机345台。二是创新推出“银医一卡通”业务。积极与人民医院沟通,达成合作协议,借助科技结算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了信通卡功能,推出“银医一卡通”业务。通过医院的自助设备、银行的自助设备、电话银行及网上银行等渠道,患者可通过该行信通卡享受到预约挂号、就诊咨询等服务。既方便了患者就诊,又带动了该行银行卡及存款业务的拓展。目前该项目在潍坊市联社的大力支持下已获审批,该行正加快实施步伐,争取系统早日投入运行。
转型升级:提升信贷管理精细化水平
高密农商银行立足“防风险、调结构、严管理、提质量”的信贷工作思路,加快从粗放型信贷管理模式向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全面推动信贷管理转型升级,实现了业务有效拓展与信贷资产质量稳步提升的良性互动。到2013年12月末,不良贷款占比0.78%,较年初下降了0.01%;年度违约概率1.52%,年度逾期损失率0.14%,两项指标均处于潍坊农信系统最低水平。
(一)构建“三项机制”,让风险防控屏障建起来。
机制是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的保障和前提,该行以信贷业务风险防控为出发点,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根本上、更深层次上防控信贷风险。一是严格授信管理机制。在全辖推广实行“证据式”授信管理,贷前调查坚持眼见为实的原则,做到“一看、二查、三逼”,即看现场、查财产和现金流,使信贷人员“逼”出准确合理的授信、“逼”出客户贷款的真实用途、“逼”出客户的抵质押物,确保授信额度准确合理。二是构建联盟内部约束机制。通过在联盟内推行“六大管理机制”,实现了“联盟自治,会员自律”,联盟运作更加规范,信用联盟筛选客户功能和对会员贷款风险的预警及自我消化功能,有效破解了联盟贷款风险难题,规避了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三大信用联盟”已成为具有高密农商银行特色的成熟的信贷服务模式。三是实施风险预警机制。成立风险预警分析小组,及时监测和辨别风险苗头,锁定重点关注对象,提前制定风险化解方案,有效遏制了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问题。截至目前,通过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及时处置风险贷款23户,金额718万元。同时,实行大户贷款班子成员“定员跟踪”制度,班子定期研究制定防控措施,切实防范大户贷款风险。
(二)优化“三大结构”,让风险抵御能力强起来。
贷款担保结构是提升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和重点环节,该行加强优先发展类信贷产品营销,着力拓展优质客户,提升信贷风险补偿能力。一是优化担保结构。实行抵质押贷款“阶梯式”管理,根据贷款额度同步提升抵押贷款占比标准,作为新增保证类贷款审批发放的首要条件。加大存量保证类贷款的转化力度,将有无有效抵质押物作为新增公司类贷款主要条件。二是优化农户产品结构。将“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作为重点,实行班子成员及部室经理包靠支行,全程参与、全面推进“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组建工作。制定农户信用评定贷款转化方案,将原超过10万元的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全部纳入“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管理。制定考核措施,设置转化率指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调动信贷人员营销的积极性。三是优化客户结构。对公司类客户实行了名单式管理制度,构建灵活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通过实施以信贷流程限时承诺制度和贷款手续提前办理制度为核心的“无缝隙”衔接服务模式、“T+2”高效服务模式、抵押贷款“免评估”模式、财政贴息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农商银行贷款投放“短、频、快”的优势,有效的拓展了优质客户,巩固了市场。
(三)落实“三项制度”,让合规操作严起来。
一是落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新增不良贷款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将不良贷款管理纳入支行行长、客户经理每月平衡计分卡考核,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强化管贷人员的履职意识。二是落实痕迹管理制度。全面实行信贷业务痕迹管理制度,对文字及影像资料留存归档,作为检查奖罚的依据。对市联社实施的“1+N”担保组合模式、扩面增户等重大部署,行总部分别与各支行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力推进。三是落实信贷人员流动考核制度。建立信贷人员培训规划,提高信贷从业人员对政策制度、业务流程、管理要求的熟悉和认知程度,增强依法合规意识。实行考核分级及末位淘汰制度,畅通信贷人员流动。
(作者单位:高密农商行)
创新服务:打造农商行服务品牌
(一)产品创新,优化信贷服务。
该行紧跟客户需求,通过创新信贷产品,给予涉农中小企业更多优惠信贷政策,也带动了该行业务的发展。一是开办公证抵押业务。主动与司法部门对接,开办针对农村个人房产的公证抵押贷款业务,有效激活处在乡镇和城乡结合部以往不能抵押的部分“沉睡”房屋资产价值。已累计发放公证抵押贷款72笔、金额4281万元,支持中小企业72户。二是创办抵押免评估贷款。与房产、土地部门沟通并达成协议,将1000万(含)以内房地产抵押贷款,以“银行自评”代替“委托评估”,由农商行与抵押人通过协商,合理确定抵押物价值,无需评估公司提供评估报告,减少客户的财务费用支出。已累计办理抵押免评估贷款540笔、金额9.6亿元,支持中小企业415户,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230多万元。三是加大“快易贷”的推广力度。借助与省财政厅、社保厅联合开展“快易贷”担保贴息贷款试点之机,加大该项业务的推广,既有效推进了贷款低风险营销,密切了银企关系,又缓解了当地就业难、用工难等社会问题,实现了多方共赢。2013年底,已对80家企业发放了财政贴息贷款1.4亿元,贴息金额达420万元,解决近2000人的就业问题。
(二)流程创新,满足多层次需求。
该行“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不断优化信贷流程,有效巩固了客户市场。一是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针对部分企业因经营特殊性,资金回流较慢,贷款期限短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该行改变以往贷款期限确定的方式,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企业贷款期与资金回笼期相匹配。二是灵活确定续贷预审期限。创新实施“续贷零等待”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提前办理相关报批手续的时间,对收回再贷贷款提前一个月办理授信、贷款资料提报等业务,确保贷款偿还后次日即可发放。
(三)科技创新,提供增值服务。
该行通过多方联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带动了全行各项业务的拓展。一是率先推出了银电POS业务。该行2012年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银电POS业务,通过布放缴存电费专用移动POS机具,实现村民刷卡充电费,推动了农村电表改造工程进度,解决了农民缴费难题。到2013年12月底,已在全市300多个偏远村庄安装了银电POS机345台。二是创新推出“银医一卡通”业务。积极与人民医院沟通,达成合作协议,借助科技结算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了信通卡功能,推出“银医一卡通”业务。通过医院的自助设备、银行的自助设备、电话银行及网上银行等渠道,患者可通过该行信通卡享受到预约挂号、就诊咨询等服务。既方便了患者就诊,又带动了该行银行卡及存款业务的拓展。目前该项目在潍坊市联社的大力支持下已获审批,该行正加快实施步伐,争取系统早日投入运行。
转型升级:提升信贷管理精细化水平
高密农商银行立足“防风险、调结构、严管理、提质量”的信贷工作思路,加快从粗放型信贷管理模式向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全面推动信贷管理转型升级,实现了业务有效拓展与信贷资产质量稳步提升的良性互动。到2013年12月末,不良贷款占比0.78%,较年初下降了0.01%;年度违约概率1.52%,年度逾期损失率0.14%,两项指标均处于潍坊农信系统最低水平。
(一)构建“三项机制”,让风险防控屏障建起来。
机制是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的保障和前提,该行以信贷业务风险防控为出发点,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根本上、更深层次上防控信贷风险。一是严格授信管理机制。在全辖推广实行“证据式”授信管理,贷前调查坚持眼见为实的原则,做到“一看、二查、三逼”,即看现场、查财产和现金流,使信贷人员“逼”出准确合理的授信、“逼”出客户贷款的真实用途、“逼”出客户的抵质押物,确保授信额度准确合理。二是构建联盟内部约束机制。通过在联盟内推行“六大管理机制”,实现了“联盟自治,会员自律”,联盟运作更加规范,信用联盟筛选客户功能和对会员贷款风险的预警及自我消化功能,有效破解了联盟贷款风险难题,规避了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三大信用联盟”已成为具有高密农商银行特色的成熟的信贷服务模式。三是实施风险预警机制。成立风险预警分析小组,及时监测和辨别风险苗头,锁定重点关注对象,提前制定风险化解方案,有效遏制了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问题。截至目前,通过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及时处置风险贷款23户,金额718万元。同时,实行大户贷款班子成员“定员跟踪”制度,班子定期研究制定防控措施,切实防范大户贷款风险。
(二)优化“三大结构”,让风险抵御能力强起来。
贷款担保结构是提升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和重点环节,该行加强优先发展类信贷产品营销,着力拓展优质客户,提升信贷风险补偿能力。一是优化担保结构。实行抵质押贷款“阶梯式”管理,根据贷款额度同步提升抵押贷款占比标准,作为新增保证类贷款审批发放的首要条件。加大存量保证类贷款的转化力度,将有无有效抵质押物作为新增公司类贷款主要条件。二是优化农户产品结构。将“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作为重点,实行班子成员及部室经理包靠支行,全程参与、全面推进“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组建工作。制定农户信用评定贷款转化方案,将原超过10万元的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全部纳入“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管理。制定考核措施,设置转化率指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调动信贷人员营销的积极性。三是优化客户结构。对公司类客户实行了名单式管理制度,构建灵活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通过实施以信贷流程限时承诺制度和贷款手续提前办理制度为核心的“无缝隙”衔接服务模式、“T+2”高效服务模式、抵押贷款“免评估”模式、财政贴息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农商银行贷款投放“短、频、快”的优势,有效的拓展了优质客户,巩固了市场。
(三)落实“三项制度”,让合规操作严起来。
一是落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新增不良贷款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将不良贷款管理纳入支行行长、客户经理每月平衡计分卡考核,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强化管贷人员的履职意识。二是落实痕迹管理制度。全面实行信贷业务痕迹管理制度,对文字及影像资料留存归档,作为检查奖罚的依据。对市联社实施的“1+N”担保组合模式、扩面增户等重大部署,行总部分别与各支行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力推进。三是落实信贷人员流动考核制度。建立信贷人员培训规划,提高信贷从业人员对政策制度、业务流程、管理要求的熟悉和认知程度,增强依法合规意识。实行考核分级及末位淘汰制度,畅通信贷人员流动。
(作者单位:高密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