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对暖通空调的作用及产生的效果进行了阐述,接着对暖通空调系统存在的节能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措施。
【关键词】暖通空调,技术,节能
中图分类号:TB65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上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的控制,对确保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二、暖通空调的作用及产生的效果
1、暖通空调的作用
安装暖通空调是为室内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其作用主要包括控制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等。在正常的舒适性空调中,以能够使人体保持热平衡而满足舒适感为目标,在恒温恒湿或有清洁要求的工艺性空调室内,主要以满足生产工艺为标准。
2、暖通空调对人体的影响
由于建筑物的密闭性逐渐增加,装修档次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室内污染物的滞留量增加及延长停留时间。如烟雾、病菌及从家具、墙面、地毯和油性漆中散发出的多种致病化学物质,加上通风换气量的明显不足,空气在室内循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严重不合格。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空调房间存在的空气品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通风换气向室内提供大量新鲜空气,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但同时意味着增加新风负荷。利用增加新风量和排风进行热交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减少空调的运行耗能。
三、暖通空调系统存在的节能问题
1、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管理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一些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之工程设计周期普遍较短,设计收费与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挂钩,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等原因,一些设计单位只求数量,忽视质量,使得设计施工完的系统不仅投资大,运行能耗也相当惊人,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甚至有的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总能耗达60%。
另外,目前建筑施工监理行业中暖通空调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是非本专业院校毕业或非对口专业人员,甚至一部分人员根本未经过任何培训,对本专业理论知识似懂非懂,常凭经验,采用惯用方案或甲方指定的方案,由此在设计或施工中遇到的一些涉及方案性调整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和解决,最终导致系统出现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给系统的运行、管理留下隐患,在实际工作中,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
2、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
除设计施工外,运行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中有些单位认为设计施工达标完成就可以了,因此不注意对暖通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很多操作人员不具备必要的暖通空调基本理论常识,不懂得根据室外参数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一年四季只有开机、关机和冬、夏季转换操作,显然系统达不到相应的节能效果。
3、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方案缺乏评价
当前我国暖通空调设计的方法有许多,尤其是随着环保和绿色节能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改善各有利弊。因而,评价角度的不同自然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差异,甚至迥然不同。由于当前我国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方案,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暖通空调设计人员较为迷茫的问题,加之不太科学的评价方法也对整个评价产生了误导作用,在实际运行中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4、新型空调方式、新的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空调系统的开发应用问题
采用新型空调方式、新的控制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热舒适性,而且可以使系统大幅度节能。所以我国政府部门略加扶持这些成果将很快能得到适用,并形成产业化,对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的能源、环境和经济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暖通空调系统,如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制冷、供热系统,不仅有着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有的还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应大力开发推广。当然,和其他任何新技术一样,这些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也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5、用户理解观念问题
对于舒适性空调系统,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就是使人体有好的热舒适性。而在社会上我们常常发现一种这样的观念:认为空调在夏季越是冷,冬季越热效果越好。事实上,这样不仅大大增大了空调系统的能耗,也使人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下降,身体免疫力降低。
四、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措施
1、热泵技术
热泵是以大自然中蕴藏着大量的较低温度的低品位热能为热源,如以大气、地表水、地热、或工厂排放的废水(气)为热源,通过压缩机的工作从这些热源中吸取其中蕴藏着的大量较低温度的低品位热能,并将其温度提高后再传给高温热源。
2、排风余热回收技术
夏季,空调建筑的排风温度低于室外新风温度,室内含湿量也低于室外新风含湿量。利用热回收装置对排风和新风进行热交换,可以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冬季,排风温度高于室外新风温度,排风含湿量高于室外新风含湿量,热回收装置可以预热和加湿新风。具体做法为,在排风出口安装热交换器,排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各自的通道进行间接接触换热;利用排风余热来预热新风(或者利用余冷来预冷新风),从而达到回收排风余热的目的。这种产品不但能够用于中央空调系统,而且能够用于供暖建筑和使用家用空调器的建筑。不但节能,而且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现在全国已有多家产品,武汉也研制和开发出了这种产品。有关专家对这项技术的节能意义有很高的评价,对其应用前景有很乐观的估计。应当说这项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且使其易于与各种不同的建筑相结合,便于安装使用,是这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3、变流量技术
采暖、空调系统的设计是按照比较不利的气象条件进行的,所以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实际负荷小于设计热(冷)负荷,并且在一天之内也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水和空气作为热量和冷量的的载体,其流量也应当是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这既是采暖、空调质量的要求,也是节能的要求。因此,如何动态地控制系統的流量,既能满足经常变化的负荷要求,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耗,是暖通空调领域近年来的技术热点之一。
4、蓄能空调技术
这是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的技术,在全国,在武汉都有许多的蓄能空调工程。应当说蓄能空调并不能直接节能,它的意义在于移峰填谷,即将一部分高峰电负荷转移到低谷。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发电厂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从这个意义上说蓄能空调是一种广义的节能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电力生产规模。在我国中、南部的许多城市,夏季的空调负荷在社会用电总负荷中占有很高的份额,有的已超过50%,所以在空调工程中发展蓄能技术,可以有效地移峰填谷。
5、建筑热电冷三联供技术
当天然气为城市中主要的一次能源时,与简单的直接燃烧相比,先由燃气发电,再用发电后的余热供热和制冷,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利用率。这种方式通过大型建筑白行发电,解决用电负荷,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减少了长途输电损失。同时以余热的方式解决了供热和空调的能源问题。对于全年存在稳定的电负荷和稳定的热负荷或冷负荷的建筑,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性。
五、结束语
随着暖通空调节的不断完善,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将会得到更多管理者的重视,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背景下,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济雄.浅析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J].山西建筑,2007
[2]赵君利.暖通空调节能从设计开始.中国建设报,2010
[3]刘东,陈沛霖,张云坤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节能[j]节能技术,200l
[4]胡丽霞,蔡水松.空调系统运行节能的理念与管理[j].当代经济,2004
【关键词】暖通空调,技术,节能
中图分类号:TB65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上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的控制,对确保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二、暖通空调的作用及产生的效果
1、暖通空调的作用
安装暖通空调是为室内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其作用主要包括控制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等。在正常的舒适性空调中,以能够使人体保持热平衡而满足舒适感为目标,在恒温恒湿或有清洁要求的工艺性空调室内,主要以满足生产工艺为标准。
2、暖通空调对人体的影响
由于建筑物的密闭性逐渐增加,装修档次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室内污染物的滞留量增加及延长停留时间。如烟雾、病菌及从家具、墙面、地毯和油性漆中散发出的多种致病化学物质,加上通风换气量的明显不足,空气在室内循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严重不合格。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空调房间存在的空气品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通风换气向室内提供大量新鲜空气,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但同时意味着增加新风负荷。利用增加新风量和排风进行热交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减少空调的运行耗能。
三、暖通空调系统存在的节能问题
1、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管理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一些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之工程设计周期普遍较短,设计收费与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挂钩,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等原因,一些设计单位只求数量,忽视质量,使得设计施工完的系统不仅投资大,运行能耗也相当惊人,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甚至有的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总能耗达60%。
另外,目前建筑施工监理行业中暖通空调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是非本专业院校毕业或非对口专业人员,甚至一部分人员根本未经过任何培训,对本专业理论知识似懂非懂,常凭经验,采用惯用方案或甲方指定的方案,由此在设计或施工中遇到的一些涉及方案性调整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和解决,最终导致系统出现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给系统的运行、管理留下隐患,在实际工作中,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
2、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
除设计施工外,运行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中有些单位认为设计施工达标完成就可以了,因此不注意对暖通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很多操作人员不具备必要的暖通空调基本理论常识,不懂得根据室外参数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一年四季只有开机、关机和冬、夏季转换操作,显然系统达不到相应的节能效果。
3、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方案缺乏评价
当前我国暖通空调设计的方法有许多,尤其是随着环保和绿色节能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改善各有利弊。因而,评价角度的不同自然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差异,甚至迥然不同。由于当前我国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方案,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暖通空调设计人员较为迷茫的问题,加之不太科学的评价方法也对整个评价产生了误导作用,在实际运行中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4、新型空调方式、新的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空调系统的开发应用问题
采用新型空调方式、新的控制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热舒适性,而且可以使系统大幅度节能。所以我国政府部门略加扶持这些成果将很快能得到适用,并形成产业化,对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的能源、环境和经济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暖通空调系统,如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制冷、供热系统,不仅有着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有的还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应大力开发推广。当然,和其他任何新技术一样,这些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也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5、用户理解观念问题
对于舒适性空调系统,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就是使人体有好的热舒适性。而在社会上我们常常发现一种这样的观念:认为空调在夏季越是冷,冬季越热效果越好。事实上,这样不仅大大增大了空调系统的能耗,也使人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下降,身体免疫力降低。
四、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措施
1、热泵技术
热泵是以大自然中蕴藏着大量的较低温度的低品位热能为热源,如以大气、地表水、地热、或工厂排放的废水(气)为热源,通过压缩机的工作从这些热源中吸取其中蕴藏着的大量较低温度的低品位热能,并将其温度提高后再传给高温热源。
2、排风余热回收技术
夏季,空调建筑的排风温度低于室外新风温度,室内含湿量也低于室外新风含湿量。利用热回收装置对排风和新风进行热交换,可以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冬季,排风温度高于室外新风温度,排风含湿量高于室外新风含湿量,热回收装置可以预热和加湿新风。具体做法为,在排风出口安装热交换器,排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各自的通道进行间接接触换热;利用排风余热来预热新风(或者利用余冷来预冷新风),从而达到回收排风余热的目的。这种产品不但能够用于中央空调系统,而且能够用于供暖建筑和使用家用空调器的建筑。不但节能,而且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现在全国已有多家产品,武汉也研制和开发出了这种产品。有关专家对这项技术的节能意义有很高的评价,对其应用前景有很乐观的估计。应当说这项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且使其易于与各种不同的建筑相结合,便于安装使用,是这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3、变流量技术
采暖、空调系统的设计是按照比较不利的气象条件进行的,所以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实际负荷小于设计热(冷)负荷,并且在一天之内也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水和空气作为热量和冷量的的载体,其流量也应当是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这既是采暖、空调质量的要求,也是节能的要求。因此,如何动态地控制系統的流量,既能满足经常变化的负荷要求,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耗,是暖通空调领域近年来的技术热点之一。
4、蓄能空调技术
这是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的技术,在全国,在武汉都有许多的蓄能空调工程。应当说蓄能空调并不能直接节能,它的意义在于移峰填谷,即将一部分高峰电负荷转移到低谷。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发电厂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从这个意义上说蓄能空调是一种广义的节能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电力生产规模。在我国中、南部的许多城市,夏季的空调负荷在社会用电总负荷中占有很高的份额,有的已超过50%,所以在空调工程中发展蓄能技术,可以有效地移峰填谷。
5、建筑热电冷三联供技术
当天然气为城市中主要的一次能源时,与简单的直接燃烧相比,先由燃气发电,再用发电后的余热供热和制冷,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利用率。这种方式通过大型建筑白行发电,解决用电负荷,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减少了长途输电损失。同时以余热的方式解决了供热和空调的能源问题。对于全年存在稳定的电负荷和稳定的热负荷或冷负荷的建筑,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性。
五、结束语
随着暖通空调节的不断完善,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将会得到更多管理者的重视,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背景下,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济雄.浅析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J].山西建筑,2007
[2]赵君利.暖通空调节能从设计开始.中国建设报,2010
[3]刘东,陈沛霖,张云坤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节能[j]节能技术,200l
[4]胡丽霞,蔡水松.空调系统运行节能的理念与管理[j].当代经济,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