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指出应该以双文化思维的态度全面、客观地看待两种文化,兼收并蓄,发扬本民族文化之精华,吸收西方文化中合理、进步的成分为我所用。
[关键词]思维方式 文化 根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89-01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来说,世界总体是分为两大区域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以西欧、北美为代表的西方。中国传统文化是集儒家的内省、凝聚;佛教崇定、内敛,道家的平朴、无为于一体的综合的智慧;而西方文化建立在基督哲学基础上一种认识型文化。以下仅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之处及形成缘由。
一、整体思维方式与个体思维方式
整体性思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古代中国地处封闭内陆,由于自然屏障阻隔,交通不便,对世界的认识比较片面,形成泱泱大国观。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儒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论语》所提倡的“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利他主义思想,对于中国集体思维方式的形成也起到关键的作用,也是中国人往往非常关注集体内部成员利益的原因。
个体主义是西方价值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基督教的精神实质之一。基督教认为,这个世界之所以是真实有意义的,是因为上帝创造了它;人类之所以是特殊的生物,是因为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赋予他们思想。基督教这一思想奠定了西方思维个性主义的基础。
二、离心式思维和向心式思维
中国人往往很少在意自己小集体之外的人、事。这种离心式的思维方式与佛教所一直提倡的“自救”是有一定渊源的。与基督教强调集体灵命与牧师带领相反,佛教要求人修心自救。佛教认为人性本善,而痛苦、磨难都是因在俗世沾染了恶,引起妄念、贪欲所受的处罚;救赎只能靠自身,只有当明白人所受的苦难全为自身招致,做到断灭欲念,方能解脱。宗教文化向日常生活渗透的结果是,中国人在生活上很少在意自己家庭或利益关系密切的小集体之外的人或事,强调自修或自我完善。
与之相反,基督教则极力宣扬集体敬拜。认为是领会神的意旨的最好方式,因为说人与人之间在灵命上是关联的,个人不可能作为一个单体孤立存在,离开敬拜团体,与其它信徒缺乏交通,灵命会逐渐减弱。基督教信徒频繁规律地聚会,共同读经祷告缘此而起,认为这样才能在耶稣基督里得以成长。尽管天父与人的关系是以个体为单位,但靠单独的个人敬拜是不能正确领会神的意旨的。由此,以基督教徒为主的西方人参与社会的意识很强,除家庭生活之外,他们往往同时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协会。
三、“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让先哲们得出一个结论: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推演出“天人合一”的观点。不管是道家的“物我不分,物我两忘”,还是儒家的“伦理治道”,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主客体不分,具有显著的主观性,意向性,伦理性。
西方人认为自然是由许多微小的元素组合而成的,有待人去开发研究,自然与人是客体与主体的关系。他们认为世界是遵照一种可知的科学规律,以特定的方式运行的系统。这一观点一直以来引导着西方人去探寻自然的奥秘,征服自然以求能够主宰自然的力量为人类所用。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伦理的,而西方哲学将其看作是认知的。希腊半岛临海,开放型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西方文明,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天文、几何、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由此,重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在西方逐渐形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寻求真知是人类天性,对哲学问题的探索源于对宇宙间事物的好奇。培根所宣扬的“知识就是力量”,后来成为知识和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战胜自然这一意识的基石。
受“自然与人和谐统一”这一思想的引导,中国式思维偏重于掌握辩证统一与对立平衡。中庸之道便是这一思维方式最典型的体现,强调人处事要适中,无过无不及。这一思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秉承几千年儒家思想的中国人为何在言语文字及处世上往往留出回旋余地,不喜好直接简捷的方式;且孟子亦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认为认识了自身就认识了客观世界的一切规律,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因此中国式思维重感性认识要远远多于理性认识。
西方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与之恰恰相反。西方人更注重事实。在他们看来,事实依据比直觉判断更为可靠可信,认为辨析能力是人类最高的能力和最大成就。可见,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倾向客观的重视逻辑和实证的。
四、求稳好静与求变图新
古代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小农经济格局决定了人口流动极小,相对稳定;封建中国一体化的政治结构和“大一统”的文化导向更是需求人们思想、信仰的统一化、单向化,形成中国传统的思维一致性特点。儒家思想推崇三纲五常,意在理顺等级关系,要求人与自然和社会妥协,恪守礼数以求社会稳定。经过长期沉淀和发展,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等级思想制,以确保专制统治为核心,以皇帝诏命为最高权威,视其它思想为异端邪说。人们逐渐习惯于统一化,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形成一致的价值观、行为观。这种文化氛围在于寻求一致排除异念,所以表现为保守、稳固的特点。虽历经朝代变更,传统思想未有根本变化,作为每朝每代谨守的指导政治思想被继承并完善,形成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具有继承性的,自成体系的,超稳固的文化。
政治结构和思想的统一性必然导致对圣贤、经典、权威的尊崇。这就培养了中国文化注重回顾历史,推崇先哲,尊重经验,强调继承性,禁绝任何怀疑,批判的特点,也是中国人喜好一致、稳定,厌恶变化和动乱的原因。
西方的智者对自然奥妙特别关注,推动了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态度的发展。这使西方人敢于挑战权威,辨识真理。尽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是一脉相承的师生,但对师长的思想和理论,他们从不做全盘接受,并勇于提出异议。西方思维这种对文化的批判取决于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批判继承已有经验,认为在认知真理,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永无止尽。这种批判的文化态度实质上鼓励了创新与进步,使西方文化不断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也是西方人不会固守古人圣贤的模式勇于创造革新的根源。
以上所列四组对立的文化特点在其本文化内部都是互相关联的;而模向看,东西方文化之间又是互相影响的。在对文化的理解和渗透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双方文化的思考,观察方式,正确认识两种文化的不同,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中优秀成分,保持文化特色;对西方文化,取其精華,为我所用,做到变通吸收。
参考文献:
[1]《语言与文化》,顾嘉祖,陆笙,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P633.
[2]葛兆先著,《中国经典十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3]论敏编译,《黄帝内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P13.
[4]南怀瑾著,练性乾编,《谈历史与人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P360.
[5]《中西文化概论》,张忠利,宗文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P51.
[关键词]思维方式 文化 根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89-01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来说,世界总体是分为两大区域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以西欧、北美为代表的西方。中国传统文化是集儒家的内省、凝聚;佛教崇定、内敛,道家的平朴、无为于一体的综合的智慧;而西方文化建立在基督哲学基础上一种认识型文化。以下仅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之处及形成缘由。
一、整体思维方式与个体思维方式
整体性思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古代中国地处封闭内陆,由于自然屏障阻隔,交通不便,对世界的认识比较片面,形成泱泱大国观。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儒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论语》所提倡的“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利他主义思想,对于中国集体思维方式的形成也起到关键的作用,也是中国人往往非常关注集体内部成员利益的原因。
个体主义是西方价值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基督教的精神实质之一。基督教认为,这个世界之所以是真实有意义的,是因为上帝创造了它;人类之所以是特殊的生物,是因为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赋予他们思想。基督教这一思想奠定了西方思维个性主义的基础。
二、离心式思维和向心式思维
中国人往往很少在意自己小集体之外的人、事。这种离心式的思维方式与佛教所一直提倡的“自救”是有一定渊源的。与基督教强调集体灵命与牧师带领相反,佛教要求人修心自救。佛教认为人性本善,而痛苦、磨难都是因在俗世沾染了恶,引起妄念、贪欲所受的处罚;救赎只能靠自身,只有当明白人所受的苦难全为自身招致,做到断灭欲念,方能解脱。宗教文化向日常生活渗透的结果是,中国人在生活上很少在意自己家庭或利益关系密切的小集体之外的人或事,强调自修或自我完善。
与之相反,基督教则极力宣扬集体敬拜。认为是领会神的意旨的最好方式,因为说人与人之间在灵命上是关联的,个人不可能作为一个单体孤立存在,离开敬拜团体,与其它信徒缺乏交通,灵命会逐渐减弱。基督教信徒频繁规律地聚会,共同读经祷告缘此而起,认为这样才能在耶稣基督里得以成长。尽管天父与人的关系是以个体为单位,但靠单独的个人敬拜是不能正确领会神的意旨的。由此,以基督教徒为主的西方人参与社会的意识很强,除家庭生活之外,他们往往同时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协会。
三、“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让先哲们得出一个结论: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推演出“天人合一”的观点。不管是道家的“物我不分,物我两忘”,还是儒家的“伦理治道”,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主客体不分,具有显著的主观性,意向性,伦理性。
西方人认为自然是由许多微小的元素组合而成的,有待人去开发研究,自然与人是客体与主体的关系。他们认为世界是遵照一种可知的科学规律,以特定的方式运行的系统。这一观点一直以来引导着西方人去探寻自然的奥秘,征服自然以求能够主宰自然的力量为人类所用。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伦理的,而西方哲学将其看作是认知的。希腊半岛临海,开放型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西方文明,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天文、几何、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由此,重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在西方逐渐形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寻求真知是人类天性,对哲学问题的探索源于对宇宙间事物的好奇。培根所宣扬的“知识就是力量”,后来成为知识和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战胜自然这一意识的基石。
受“自然与人和谐统一”这一思想的引导,中国式思维偏重于掌握辩证统一与对立平衡。中庸之道便是这一思维方式最典型的体现,强调人处事要适中,无过无不及。这一思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秉承几千年儒家思想的中国人为何在言语文字及处世上往往留出回旋余地,不喜好直接简捷的方式;且孟子亦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认为认识了自身就认识了客观世界的一切规律,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因此中国式思维重感性认识要远远多于理性认识。
西方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与之恰恰相反。西方人更注重事实。在他们看来,事实依据比直觉判断更为可靠可信,认为辨析能力是人类最高的能力和最大成就。可见,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倾向客观的重视逻辑和实证的。
四、求稳好静与求变图新
古代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小农经济格局决定了人口流动极小,相对稳定;封建中国一体化的政治结构和“大一统”的文化导向更是需求人们思想、信仰的统一化、单向化,形成中国传统的思维一致性特点。儒家思想推崇三纲五常,意在理顺等级关系,要求人与自然和社会妥协,恪守礼数以求社会稳定。经过长期沉淀和发展,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等级思想制,以确保专制统治为核心,以皇帝诏命为最高权威,视其它思想为异端邪说。人们逐渐习惯于统一化,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形成一致的价值观、行为观。这种文化氛围在于寻求一致排除异念,所以表现为保守、稳固的特点。虽历经朝代变更,传统思想未有根本变化,作为每朝每代谨守的指导政治思想被继承并完善,形成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具有继承性的,自成体系的,超稳固的文化。
政治结构和思想的统一性必然导致对圣贤、经典、权威的尊崇。这就培养了中国文化注重回顾历史,推崇先哲,尊重经验,强调继承性,禁绝任何怀疑,批判的特点,也是中国人喜好一致、稳定,厌恶变化和动乱的原因。
西方的智者对自然奥妙特别关注,推动了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态度的发展。这使西方人敢于挑战权威,辨识真理。尽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是一脉相承的师生,但对师长的思想和理论,他们从不做全盘接受,并勇于提出异议。西方思维这种对文化的批判取决于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批判继承已有经验,认为在认知真理,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永无止尽。这种批判的文化态度实质上鼓励了创新与进步,使西方文化不断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也是西方人不会固守古人圣贤的模式勇于创造革新的根源。
以上所列四组对立的文化特点在其本文化内部都是互相关联的;而模向看,东西方文化之间又是互相影响的。在对文化的理解和渗透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双方文化的思考,观察方式,正确认识两种文化的不同,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中优秀成分,保持文化特色;对西方文化,取其精華,为我所用,做到变通吸收。
参考文献:
[1]《语言与文化》,顾嘉祖,陆笙,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P633.
[2]葛兆先著,《中国经典十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3]论敏编译,《黄帝内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P13.
[4]南怀瑾著,练性乾编,《谈历史与人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P360.
[5]《中西文化概论》,张忠利,宗文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P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