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我有个观点:想让文稿出彩,就要善于跨界思考。对写作理论的学习,同样需要跨界思考。只有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学会跳出"文稿"看文稿,在多学科、多维度中取象比类,找到相通的基础逻辑,才能在"深入""浅出"中求得事半功倍之效。说明这个观点需要讲个故事。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大才子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贬迁汝州(今河南汝州市),途经江西九江时,与友人去庐山旅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我有个观点:想让文稿出彩,就要善于跨界思考。对写作理论的学习,同样需要跨界思考。只有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学会跳出"文稿"看文稿,在多学科、多维度中取象比类,找到相通的基础逻辑,才能在"深入""浅出"中求得事半功倍之效。说明这个观点需要讲个故事。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大才子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贬迁汝州(今河南汝州市),途经江西九江时,与友人去庐山旅游。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科技公司都有望在金融行业分一杯羹,这给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运营管理以及经营方式等领域带来了变革浪潮。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行业残酷竞争的现状,商业银行的年收入与活跃客户数量出现了悬崖性的下降,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而作为传统商业银行获得客户和收益的主渠道——实体网点,也面临着利润减速增长的新形势。据《2020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统计数据表示,202
研究背景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塑料制品的分解。过去的几十年,全球的塑料生产由1950年的200万吨增长到了 2015年的3.8亿吨。预计到2050年,塑料的生产可以达到330亿吨。稳定的理化性质使得塑料广泛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塑料的广泛使用增加了人类的接触机会。人类摄取微塑料的机会主要包括食物和饮水的摄取以及大气环境的吸入。目前不少的关于水产品以及食盐中也均发现了
<正>毫无疑问,演讲是一种需要投入情感的信息交流活动。这种情感投入,是指演讲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自然投放进来,使之渗入到演讲的事理景物之中,让这种融入情感的演讲产生深切动人的现场效应。如何巧妙入情,才能让演讲稿更能打动人心呢?一、于细微处入情常言道,于细微处见真情。
<正>"句式是指那些在汉语中有某种特殊标志或有特殊表达作用的常用句子格式。"[1]常言道:"一样话百样说",这"百样说"中也包括了句式的变化。写总结离不开句式的变化,写总结中的经验更应讲求句式的变化,也就是说,一个意思,有时可以分列成几个结构比较单纯的句子来表达,也可以缩合成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来表达。前者叫做分列句,后者叫做缩合句。
<正>附院十七位"抗疫"勇士,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我和×××校长刚刚参加完学校的"五四"表彰大会,就赶来参加附院"去无畏,归无恙"援鄂医疗队平安归来欢迎会,这既是表达我们对17位逆行勇士的敬意,同时也是恪守我们当时和各位队员的承诺:你们"抗疫""千里赴戎机"之时,我们送你们出征;你们"抗疫"胜利返还之际,我们迎你们归来。回首2020年春节,
<正>各位学员:大家好!由科信处组织的"教育科研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是教育学院致力打造的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培训品牌。近年来,我院每年举办2期"教育科研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和好评。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十八期幼儿园教育科研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和第十九期初中教育科研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开班典礼,开班典礼后,大家将聆听四场高水平的讲座,分别是理论学习:《课堂革命》和《学习与教学:经典
<正>写作文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个思路的问题。思路一打开,想通了,自然文思泉涌;反之,如果思路闭塞,想不明白命题者让考生写什么,那就坏事了,区区800字也是难于上青天。打开思路靠什么?靠精准审题。何谓精准审题?就是抓住关键词。关键词在哪里?往往在作文题目的后半部分。以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分析如下。
<正>写作常常讲究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意思是说,要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小材料,来表现深刻的主题。演讲稿写作和其他文章的写作一样,也要在"小"上做文章。小中有大,小材料也能为演讲稿立下不容小觑的汗马功劳。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一、小事件见人品作家叶至诚小的时候,有一次递给父亲叶圣陶一支钢笔,把笔尖对着父亲,父亲严肃地批评他。他心里不服,心想:"你叫我递钢笔,我递给你了,完成了任务,笔尖在前还是在后
<正>政务信息是以文字为载体,对事关政府系统正常运转的各种情况的客观反映。后疫情时代,国情世情愈显错综复杂,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等都面临着新的变化,这对基层信息写作的质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信息写作上取得突破,要求信息员必须能够"刻意而为",做到刻意主动、刻意练习和刻意调整,日拱一卒、循序渐进,方能取得突破。
<正>一提到读书,我就想起两句话。一句是有些同事常挂在嘴边的话:"唉!天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团团转,哪有时间读书!"另一句是人们熟知的鲁迅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两者对读书时间上的认知差距为何会这么大?我曾在党政机关长期从事综合文稿和调研工作,昼忙事务,夜爬格子,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