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博世,引领通讯新未来

来源 :信息化视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zhe1479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出DCN-D会议系统新品
  博世安保通讯系统日前携手其经销商金桥共同参展InfoComm China 2012,核心展示了博世Praesideo数字公共广播系统、有源线阵扬声器、同声传译系统、DCN-NG数字会议系统、无线会议系统以及CCS 900 Ultro博世125周年限量纪念版等最高新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涵盖会议系统、视频监控与系统集成等系列。并重点展示了其在今年2月推出的DCN-D系列会议系统。该系统具有纤薄时尚的外观,并融合博世会议系统的高度适应性、灵活的系统设计、可轻松扩展的功能以及稳定等功能及优势于一体。
  作为整个产品线的丰富和补充,博世对于推出DCN-D系列产品寄予厚望。据博世安保通讯系统公司通讯系统产品市场部高级经理张星介绍,随同DCN-D单元一起发布的还有全新的CCU2中央控制单元和一些非常新的关键技术,新的主机有更强的电源输出能力,能支持更多的代表机,同时支持有线和无线的混合使用,支持无线音频信号传输的加密。这些产品将融入原来的会议产品系列,为最终用户带来更多实惠。
  张星表示,DCN-D将政府应用定位于其主要目标市场,从其稳重的色系和不乏时尚感的流线型设计,可配合政府、租赁公司、酒店等应用,能够为小型内部会议到高级国际会议等各类场合提供优质服务。他指出,博世的产品设计能够匹配政府会议系统升级改造的装修风格,产品品质也一贯令人信服,并表示相信新的系统将能够为博世的经销商业绩的提升带来不错的助益。
  同进退 共增长,深耕本地市场
  DCN-D作为最新推出的会议产品,当被问及会对其采取什么样的销售策略时,张星表示,“博世目前在中国的销售策略是经销商渠道,博世有很多合作多年的经销商伙伴,具备良好的覆盖能力,这对博世在中国的销售业绩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DCN-D的销售也会延续这一渠道模式。”
  博世一直有一个理念,就是和他们的合作伙伴同进退,共增长。张星透露,博世每次新签一个合作伙伴,都会为其量身打造一套合作方案。合作期间积极地互动与配合,以达到保证共同增长的效果。事实上博世对于中国市场一直十分重视,从去年4月份开始,博世中国市场从原先的亚太区独立出来,成立大中华区,所管辖的范围包括中国大陆、香港、中国台湾以及外蒙古地区。并同时成立区域产品部,其职能是听取市场的声音,开发当地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作为大中国区的全权代表直接与德国总部实现快速沟通。从2009年开始,博世在全国广开办事处,截至2011年年底,办事处从2008年的原本5个增长到25个。各个办事处的销售人员会配合当地经销商一起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反馈需求信息,真正实时地协助经销商将业务做到更高的台阶。生产的本地化也早已开始,2008年,博世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便已落户珠海,向全球供货。
  坚持创新,
  引领未来会议系统市场发展
  “无论是成立区域产品部,还是扩展办事处,建立生产基地,都是收集市场需求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了解市场,熟悉竞争对手的一个比较好的手段。”张星说,“博世多年来一直引领行业的潮流,从某种重程度上说,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覆盖面,也一直引领着行业向前发展,我们不希望这样的角色发生改变或被取代。”张星相信科技与创新的力量会让用户真正地体会到便利,这也是博世长期以来努力和奋斗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便是坚持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创新,一方面广泛地了解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会考虑怎样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到产品中去。
  据张星透露,博世现在正在主导开发一个全新的开放平台(名为OMNEO,目前已经吸引了如雅马哈、天朗、d&b等十家知名通讯行业厂商的参与),该平台基于TCP/IP开放协议,是一个集数字的音频、视频以及数字的控制信号于一体的传输协议。并将在这个平台完成后,力争将其变成一个国际标准。有了这个平台,将来会议、广播、专业音响等设备都可在其上运行。张星表示,博世2013年将发布全新的会议系统,新系统会支持OMNEO通用音频平台,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厂家都来支持这个协议,这样可以将不同的系统非常简单方便地整合到一起。这对于最终用户将是一个福音。
  创新是博世一贯以来坚持的宗旨,而用科技去完善人们生活的理念则是企业经营之根本。作为一家全球闻名的高品质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将超过8%的年收入投入到研发,每年都会有三千余项的发明专利获得批准。也许你还不够了解博世,正如张星对我说的——博世不是一个上市公司,慈善性质的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拥有博世集团92%的股权,这样独特的所有权形式保证了其财政独立和企业发展的自主性,使集团能够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前瞻性投资以确保其未来发展。
其他文献
去年结缘 感觉良好  4月11日下午,InfoComm China 2012展会第一天,在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总部北京发展大厦,日立携手其中国地区摄像机产品总代理天创数码集团召开了新闻记者发布会。会上,日立与天创高层就双方关于高清摄像机的代理合作事宜展开了深入地沟通交流与答记者问。此次发布会,与会的双方领导有: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映像解决方案事业部部长藤井祯三先生、天创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周洲先生
期刊
近年来,“云计算”的概念走进了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作为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服务,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到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各自的需求进行存储和运算。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结合,将为更多行业带来新的变化与机遇。  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肩负着非常复杂而琐碎的工作,包括城市供水、供气、排水、市政、市容环卫、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
期刊
时隔5年之后,三菱电机携旗下所有相关影像产品再次亮相InfoComm China 2012,引发业内关注。  在影像系统领域,三菱电机是少数能够提供全面专业系统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其拥有六大产品线,包括:投影机、显示墙、桌面显示器、液晶公共显示器、LED室内室外显示系统和热敏打印机,覆盖了公共场合大屏幕显示、室内室外大屏幕显示、教育、办公场所、家庭、桌面、医疗和照片打印等多种影像产品的使用场合。此
期刊
数字化的口号喊了很多年,每一届的InfoComm展会我们都在见证模拟走向衰落的过程。今年展会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因为所有的厂家都打出了数字高清的口号,宣告拥抱数字时代,展会上已经没有人再展示模拟的设备了。目前,无论是前端信号源设备,还是后端显示设备都在全面向高清发展,中间的信号处理过程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用快思聪全球销售总监Jason Tirado先生的话来说:“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模拟电视将停止播放
期刊
2012年第四届上海国际数字标牌及触摸查询技术展览会、第三届中国大屏幕投影显示及多媒体展示技术展览会于6月27-29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中国数字标牌行业的一大年度盛事,吸引了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展商参展。  展会同期还举办了2012上海国际数字标牌论坛、2012中国数字标牌年会、2012上海国际商用显示高峰论坛等,三天的时间共有20多场精彩论坛演讲。27日上午,英特尔公司智能系统事业部视
期刊
在安防监控领域,液晶LCD等平板显示产品正在迅速取代传统CRT监视器曾经的统治位置,并伴随着安防市场的高速增长呈现井喷发展。  早期的平板显示产品,如液晶LCD监视器,不仅价格高出CRT监视器很多,而且在性能,如亮度、对比度、可视角度等方面也远逊于CRT监视器。记得在2005年,行业及相关媒体曾展开一场LCD是否会取代CRT的大讨论,当时LCD在安防上的应用凤毛麟角,有媒体把LCD的加入视为“搅局
期刊
长期以来被看做可替代现有LCD等平板显示的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正在突破商用局限于10英寸内小尺寸的尴尬,向着更大更宽更强迈进。  相比现有显示技术,OLED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超轻薄、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工作温度范围宽(-40℃~80℃)、可实现柔软显示等诸多优点。另外,由于OLED内没有液体分子,其抗震性能更好、耐低温、结实耐用。当前很多手机屏等10英寸以下显示产品都采用
期刊
2011年,尽管全球经济前景仍然不明朗,市场消费信心指数疲软,但投影机市场仍然保持了强劲而稳定的增长。  按照应用环境和用户的不同,我们大致把投影机分为三类:新型(亮度在500流明以下,主要是个人投影机和Pico投影机);主流型(亮度在500-4,999流明之间,主要应用于教育、企业);高端工程机(亮度在5,000流明以上,主要应用于大型礼堂、数字影院、虚拟和仿真场合)。  据太平洋媒体协会(PM
期刊
3D与显示技术的蜜月期已经结束,同时3D还有观看舒适度、眼镜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长时间去改进,4K正另辟蹊径成为新的杀手级应用。与3D不同的是,4K是向着“视野世界”发展,真正实现了画面精细度的提升,增强观众的临场感。  和3D一样,4K技术也同样从影院开始普及,索尼近年一直力推4K放映机,随着DLP 4K阵营的加入,4K在影院的市场正在不断做大。2011年11月25日,索尼与橙天嘉禾召开发布会宣布开
期刊
中国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巨大市场,在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导向下,各地方政府对能够提升城市便利性的“智慧城市”开发投入极大热情,并与“三网融合”、“物联网”等概念相结合,开启了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据了解,中国目前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在内的规模不等的建成或在建项目已经超过500个,诸如“智慧广州”、“智慧佛山”、“智慧镇江”这样的城市发展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相关的调查显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