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精彩、流畅的英语课少不了事先的精心筹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提起备课,很多教师认为无外乎是通读教材,找出重、难点,再编排一些配套练习。如果用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采用这种传统备课方式进行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听课不积极,接受知识不主动,学习效果不理想,而这正是我们目前所推行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要求在课堂中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放在突出的位置,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一、合理运用教材,大胆实施改革。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学提供学生学习、运用的范例。而我们有些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往往不注意挖掘教材中大量可用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因素,反而不恰当地把重点放在给学生分析词法、句法、语法等方面,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不仅教师觉得课时紧张,输入信息困难,学生也会感觉厌倦乏味,不见功效。那么如何运用教材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充分钻研教材内容。要想真正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透彻的了解。不仅对所授内容重、难点做好精确把握,更应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设置教材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语言情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真正实现教材的全部作用。
2、适当补充相关信息。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创设丰富
的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单凭教材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所需的语言信息量。因此,教师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广泛查寻相关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使英语学习走出课堂,进入学生的生活。
3、合理进行教材加工。教材只是教学的内容提示,不必视为金科玉律。由于地区、学校、班级乃至学生个体之间英语学习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一套统一的教材是不可能适应于所有学生的。教师可放开手脚,根据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加工和再创造,使其能切实服务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了解学生,发挥主体优势。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此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赞可夫先生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谓备学法,就是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因素,努力寻找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教法。我认为如下几点是应当给予注意的。
1、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是大相径庭的。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学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发挥不同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自身优势,使教学为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提供充足的条件。对于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应注意在备课时,适当安排一些浅易的材料,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亲身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2、技能质量。“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提倡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充分安排学生的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尤其重要的。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即编排的材料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技能质量,具有可行性。不宜过难,使学生无从下手;也不宜过易,使其缺乏兴趣。对于一些导入较困难的练习,教师可事先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预习,以便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总之,只有那些难易适中,迎合学生兴趣爱好,能激发学生参与欲望的活动才会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才会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
3、心理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最佳境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对学生特有心理的分析,把教法体现出来。初中学生的心理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因此,教师要努力给学生营造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质。不要吝啬鼓励,对学生的成绩要小题大做,树立其继续努力的信心,而对学习中的失误,要抱宽容的态度,允许其存在。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
三、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由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然导致个体学习的终身性,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 “教是为了不教”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备课就应首先考虑到采取何种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真正主动、自主学习起来,充分发挥其主体优势。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应坚持如下几条原则:
1、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已能学会的,教师不教。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对于他们能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教师就应该放开手脚,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科学的、必要的指导下让他们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并逐渐形成自学能力。为了检验学生的自学结果,教师可安排一些灵活多样的检测手段或给出一些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使他们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不断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2、凡能留做课堂实踐活动的时间,教师不占。语言学习的本质是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而这个内化过程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必须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获得充分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坚持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学会语言,运用语言。要改变教师传统的“讲课”的观念。要知道,任何高明的老师也是不可能讲出学生运用英语的水平和能力的。
3、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结论的,教师不做。对于教学中一些权威的说法,如时态、句法等,教师往往习惯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学生的任务只需记住就可以了。事实上,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方式是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师不妨换个做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得出结论,使他们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思考中学习语言,在运用中掌握规律。当然,教师 在其中适当的指导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四、注重课后的教案评析,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备课,是课前的准备工作。但一个教案的好坏其主要评价依据应来自于教学实践。授课过程是否顺利,授课结果是否有效,哪些设置达到了预期效果,哪些安排因忽略了某些细节而不尽如人意,都是教师在课后应总结、思考的问题。只有客观评析教案,认真修改整理,自己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英语教师任重而道远。
一、合理运用教材,大胆实施改革。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学提供学生学习、运用的范例。而我们有些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往往不注意挖掘教材中大量可用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因素,反而不恰当地把重点放在给学生分析词法、句法、语法等方面,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不仅教师觉得课时紧张,输入信息困难,学生也会感觉厌倦乏味,不见功效。那么如何运用教材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充分钻研教材内容。要想真正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透彻的了解。不仅对所授内容重、难点做好精确把握,更应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设置教材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语言情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真正实现教材的全部作用。
2、适当补充相关信息。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创设丰富
的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单凭教材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所需的语言信息量。因此,教师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广泛查寻相关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使英语学习走出课堂,进入学生的生活。
3、合理进行教材加工。教材只是教学的内容提示,不必视为金科玉律。由于地区、学校、班级乃至学生个体之间英语学习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一套统一的教材是不可能适应于所有学生的。教师可放开手脚,根据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加工和再创造,使其能切实服务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了解学生,发挥主体优势。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此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赞可夫先生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谓备学法,就是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因素,努力寻找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教法。我认为如下几点是应当给予注意的。
1、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是大相径庭的。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学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发挥不同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自身优势,使教学为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提供充足的条件。对于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应注意在备课时,适当安排一些浅易的材料,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亲身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2、技能质量。“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提倡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充分安排学生的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尤其重要的。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即编排的材料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技能质量,具有可行性。不宜过难,使学生无从下手;也不宜过易,使其缺乏兴趣。对于一些导入较困难的练习,教师可事先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预习,以便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总之,只有那些难易适中,迎合学生兴趣爱好,能激发学生参与欲望的活动才会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才会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
3、心理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最佳境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对学生特有心理的分析,把教法体现出来。初中学生的心理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因此,教师要努力给学生营造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质。不要吝啬鼓励,对学生的成绩要小题大做,树立其继续努力的信心,而对学习中的失误,要抱宽容的态度,允许其存在。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
三、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由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然导致个体学习的终身性,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 “教是为了不教”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备课就应首先考虑到采取何种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真正主动、自主学习起来,充分发挥其主体优势。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应坚持如下几条原则:
1、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已能学会的,教师不教。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对于他们能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教师就应该放开手脚,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科学的、必要的指导下让他们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并逐渐形成自学能力。为了检验学生的自学结果,教师可安排一些灵活多样的检测手段或给出一些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使他们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不断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2、凡能留做课堂实踐活动的时间,教师不占。语言学习的本质是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而这个内化过程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必须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获得充分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坚持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学会语言,运用语言。要改变教师传统的“讲课”的观念。要知道,任何高明的老师也是不可能讲出学生运用英语的水平和能力的。
3、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结论的,教师不做。对于教学中一些权威的说法,如时态、句法等,教师往往习惯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学生的任务只需记住就可以了。事实上,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方式是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师不妨换个做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得出结论,使他们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思考中学习语言,在运用中掌握规律。当然,教师 在其中适当的指导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四、注重课后的教案评析,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备课,是课前的准备工作。但一个教案的好坏其主要评价依据应来自于教学实践。授课过程是否顺利,授课结果是否有效,哪些设置达到了预期效果,哪些安排因忽略了某些细节而不尽如人意,都是教师在课后应总结、思考的问题。只有客观评析教案,认真修改整理,自己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英语教师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