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课文化价值渗透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obo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必须树立的三个理念
  1.健康。关于“健康”的内涵有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健康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生理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心理健康既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又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社会适应健康是指能正确认识社会,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既有远大理想,又注重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对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能用有效的办法来克服,当发觉理想与现实需要冲突时,能够迅速自我调节,以便使自己的理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价值体系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为讲究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
  四个层次相辅相承,互相渗透,构成了健康的内涵,并逐渐由个体趋向社会化。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健康标准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所以,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健康的要求更趋社会化。
  健康究其本质是人与环境和谐统一。获得健康要从个体和环境两个方面来考虑,就个体而言,获得健康不是自然完成的,而是要依靠科学的理念,运用科学的手段,有目的的去追求。而环境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实实在在的设施,就是通常说的物质条件,而软环境就是一种氛围,就是通常说的校风、学风。据此可以说,健康教育课要想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从学生群体的一个个独立个体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技能训练上下功夫,也要在健康环境创设、教育者素质提高上做文章。
  2.文化价值。想搞清楚文化价值,先要厘清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这里说的文化是狭义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生活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人类社会的进步,直接表现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任何一个民族的觉醒,都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要靠文化的发达。”文化始终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纽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命运。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庄子也说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称为华夏文化的经典,孔子和庄子讲的就是文化对人的培育作用。这就是文化的价值。文化价值是一种关系,它包含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和满足文化需要的客体两个方面。当一定的主体发现了能够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并通过某种方式占有这种对象时,就出现了文化价值关系。人既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又是文化价值的承担者。健康教育课所有的学生都是文化需求的主体,尽管有时或有的学生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或表现出来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与其占有的知识共同构成文化价值的客体,客体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主体对文化追求的吸纳率和占有率,可以简单理解为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课堂教学对老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三个理念。从两个概念的内涵得出三个理念:一是健康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应有之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健康知識、健康意识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养生之道、生活习惯、社会规范的精髓都是今天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被遵奉为中华三大神书之一的《皇帝内经》既有医学知识,又有养生之道,今天非常流行的养生学、营养学只是古代医学的扬弃。二是健康教育是学生适应社会的有效手段。为了使学生走上社会时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不逃避不彷徨,敢于以积极的心态去担当,健康教育课设置了学习心理、社交心理、恋爱心理、择业心理等专题,这些内容肯定不能预见或解决学生走向社会遇到的所有问题,但起码为他们解决问题作了引导和示范。三是健康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民族素质是指一个民族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前者指利用自然发展自己,后者指在与其它民族的竞争中发展自己。“民族素质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不管是改造自然还是竞争生存,没有好的体魄,没有健康的心智,没有强大的团体意识和凝聚力,显然都不行。在未来发展中,世界各国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一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健康教育课的内容正好与民族素质的内涵相对应。
  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素质现状分析
  职业技术院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技术工人的重任。作为即将担当职业技术工人的职校学生素质到底怎么样呢?技校学生并不是独立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拥有90后大学生群体的所有特点,优点很多,这里不赘述。研究需要,仅概括这个群体的缺陷:一是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几乎所有学生都追名牌、玩手机;只要有机会不管时间地点,就会进行自我表现;他们很少关注家长、亲人,更不用说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命运,因此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得过且过,没有人生追求,跟着感觉走。二是功利心强,懒惰散漫,缺乏毅力。他们阅历丰富,更成人化,做事只做“有用”的,不做“费力费时”的事。比如在班级和群体中都愿意当“鸡头”,没人愿意当“牛尾”。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对“头悬梁”嗤之以鼻,考试只要过关就行,没有更高追求。三是追求享受,自以为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在家当宝贝已成习惯,到哪都想当宝贝,好吃懒做,衣来伸手,稍有头疼脑热就受不了,可算找到不上课的理由了。不把家长和老师的告诫当回事,甚至瞧不起家长,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眼高手低,很难接受他人意见。四是抗挫能力差。2008年来自中国青年报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显示,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技校学生与其它院校学生相比,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更差一些,自理能力更弱一些。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为:迟到早退请假的多;上课睡觉玩手机的多;不带学习用品的多;上课说话聊天的多(有的甚至在课堂上谈恋爱);谈论吃喝讲穿戴的多;学习成绩差得过且过的多。这种情况给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管理和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三、职业技术院校健康教育课文化价值渗透关键点
  根据文化价值主体的现状,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应该从以下关键点上下功夫:
  1.重视课程设置中的文化元素攫取。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作用。学生、教育者、教学内容三位一体构成完整教学链。就学生而言,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远没有达到自我追求文化食粮的程度,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也不知道将来需要什么。课堂教学仍然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就学科而言,职业技术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只有36学时,而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却汗牛充栋,既有生理知识又有心理知识,既有疾病防治又有营养保健,既有社会行为规范又有社会道德标准,可以说这是基础教育中内容最为丰富的学科。时间短任务量大,一线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作为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必须深入研究教學对象,根据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一线老师担负的任务更重,要吃透教学大纲,选取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让学生既学到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技能,更主要的是完善人格、规范行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将来还要靠他们发展社会。
  2.重视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教学实施的过程是学生为本位、教师为主导,双方共同提高、共同受益的过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素质教育的得失与成败主要在于教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学校不能选择适合教师的学生,而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德育者先育德,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政治可靠、品质优良、业务精干、管理精明、尊重规律、讲究科学、有较强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的教师,以它们正确的导向、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人性和高尚的人格示范学生、教育学生、感召学生。”论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充满人文精神的人格魅力,就是活的教科书。可遗憾的是目前职业技术院校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师配备并不强,有的甚至没有专任教师,是由其它教师兼课,兼课教师把上健康课当成是临时性任务,对学科教学规律特点不可能有深入研究,对内容的选材也不可能精细,只能是满足过得去,不可能过得硬。这是职业技术院校健康教育课实施教学中的软肋,应加以解决。
  3.重视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作为文化价值渗透的媒介。建立“三个课堂”联动机制。所谓“三个课堂”即第一课堂(课内)是指按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设置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这是健康教育课的主阵地;第二课堂(校内)是指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以外,在校内进行的健康、文化、文体等活动,用学生喜欢的和愿意投入精力的形式引导学生,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第三课堂(校外)是指包括社会调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服务社会的各类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进行锤炼和自我实现。
  关于第一课堂的教学研究成果已经很多,本文不再赘述。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丰富和深化,主要是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自我认知,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第一针对学生爱表现、出风头的特点,结合健康教育课内容,引导学生挖掘学习和生活中的优良和不良习惯,排练幽默小品,在课堂上演出,不一定多精彩,只要有趣,发人深思即可。学生在哄堂大笑中得到启迪,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课堂吸引力;第二结合各种纪念日组织活动,例如我院学生在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都会组织珍爱生命“红丝带”签名活动,举办系列图片展,教育广大师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学生收集图片整理资料布置展窗的过程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比老师苦口婆心的灌输有效果;第三是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如征文、演讲;第四是强制执行行为规范,如硬性规定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学生会组织学生骨干进行监督,把执行情况记入学生道德档案;第五是加强环境建设,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来塑造人。校园内处处可见发人深省的名言就像多了无数双催人奋进的眼睛,悬挂中外名人的肖像,就如与大师朝夕相处,久而久之自然熏陶出大师风范。
  第三课堂属于社会实践范畴,是真正与社会接轨。我院每年都规定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写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不命题,但根据专业规定大概方向,不可否认有些学生的调查报告纯粹是为了完成作业,流于形式,但也确实有很多学生深入到工厂车间、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查,限于他们的能力和经验,不免有稚嫩之处,但他们已经走向社会,并用学生的视角尝试认知社会,当他们再回到校园时,对课堂教学的态度有了质的变化,这说明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06:1731.
  [2]李洪峰.论文化价值.学习时报.2011-04-11(第6版).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0.
  [4]郭爱农.技校学生素质教育漫读.58期刊网.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小企业再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对供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我国中小企业对自身供配电系
【摘 要】在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联合影响下,以文字为中心的传统读写已向非文字的多元读写转化,这种转变使提高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探讨开展电影表演、歌曲创作、演讲辩论等多模态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希望为多模态课外学习体系的设计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多模态;课外活动;多元识读能力  在全球趋于一体化、多元化、技术化的今天,人
在美国卸任总统克林顿和继任总统布什的交接仪式上,人们又看到了那只神秘的黑色手提箱。从白宫向国会山进发的一辆黑色大轿车里,除了坐着两个“第一家庭”的所有成员、卸任副
期刊
围炉取暖  寒冬,屋外飞雪,几个汉子围在火炉旁,取暖,谈生活,聊家常。  这是我喜欢的情境。  这当然是北方。雪花覆盖了大地,汉子们闲得无事,聚在火炉旁,一边暖身,一边打发日子。  初次目睹这情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冬天,我不过七八岁。我第一次跟着父亲回河南温县老家,看见奶奶坐在炉子上,屁股下有个小凳儿。下面围一圈她的儿孙。儿女们在围炉说话,孙子们围炉打闹。奶奶边烤火边翻动围在炉口上铁壶旁的红
期刊
人的一生有多长?有支的歌词写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七十不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睡中过,算来仅有廿五年……”它把短暂的人生“计算”得一
1948年9月至10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和部队妇女、家属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全军部队除个别妇女干部在前线机关工作外,其余所有部队家属、妇女和儿童均
期刊
1  “勺勺客”小巩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陪着新婚的妻子回到粤东娘家,身体力行体味了一番什么是潮汕特色的年味。  “勺勺客”是對陕西蓝田一带厨师的俗称,早在民国初期,陕西大小衙门府邸里,掌勺的都是蓝田人,厨房进进出出的大都为蓝田同乡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蓝田厨师已形成规模;解放后,政府出资出力,进行大规模的厨师职业岗前培训,蓝田的“勺勺客”更是声名远播。目前国内传承和弘扬陕西菜的从业人员中,十个
期刊
山路  多拐几道弯,才能逢着  一个路人。显然  这样的空寂,为一簇簇马莲所察觉  它们悄然绽放于砂砾之上,用血脉里的蓝  为世间所有的孤独,点亮颜色  一朵车前草,索性站在路中央的  裂缝中。用它颀长的花果  画出弯弯的叹息——  那么远,这座微恙的山  何时能收拢,离散于草叶间的背影  山路,依旧迂回  再拐几道弯,它就能捧出  钙化前的那份柔软了  山居  汲水,温酒,烘烤土豆  柳枝的濤声
期刊
大学毕业那年,父亲求亲告友,在家乡小城给我找了份他认为蛮体面的工作,我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决定到外面闯一闯.那晚,我和父亲深谈,描绘自己的理想抱负.父亲说我心比天高,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