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关于本症的命名,国内外尚未统一。国外主要命名为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我国医学主要的命名有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骨关节推行性病、骨刺等。由于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和工作。究其病因,本病除与年龄有关外,多与外伤、扭伤、慢性劳损有关,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导致韧带、肌肉、骨面之间的交叉结疤黏连。黏连不仅引起骨关节活动障碍及疼痛,并且牵拉骨质,导致力学平衡失调,从而导致骨质增生的产生。发病初期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且伴有软骨下骨破坏及骨质增生,从而使关节逐渐被破坏并产生肿大变形。其病变的整个过程不仅影响到膝关节软骨,还涉及半月板、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及关节周围肌肉。自2008年12月以来,我科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局部药物注射及功能锻炼治疗本病11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针刀;局部注射;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121-02
1 临床资料
1.1 11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45岁,平均55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7个月。
1.2 症状与体征 本组病例均有膝关节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特点。临床检查压痛点多分布在髌骨周围及内外侧副韧带处。伴有膝关节伸屈功能受限者14例,髌骨研磨试验阳性者9例,股四头肌萎缩者3例,有膝内翻者6例,晨僵及跛行者20例,膝关节积液者27例,膝关节间隙变窄者23例,髌骨上下缘增生者2例,胫骨髁间隆突变尖者8例。排除膝关节其他病变。
2 治疗方法
2.1 小针刀治疗 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膝关节伸直,部分患者因关节病变畸形不能伸直,可于膝下垫一小枕。定点取膝关节部压痛最明显处,痛点多在髌骨周围股骨内外髁,胫骨上端关节附近,内外侧副韧带起止点,鹅趾足滑囊等处,常规消毒铺巾,皮肤局部麻醉,用朱汉章研制的Ⅰ~Ⅳ型小针刀,在定点处进小针刀,刀刃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刺入病变处,根据痛点位置不同,可行纵行疏通剥离法 、横行剥离法、铲磨削平法、骨膜下放射状铲剥等手法。术毕用创可贴贴刀口,整个过程按无菌操作进行,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
2.2 局部药物注射 患者保持以上体位分别于压痛点即小针刀刀口处,注入2%利多卡因1ml、曲安奈德1ml、维生素B1 2ml、维生素B12 1ml、654-2注射液1ml、灭菌注射用水1ml的混合液,每一部位1.5ml,注射完毕用创可贴覆盖。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针2ml,注射后主动屈伸活动膝关节20min,7d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
2.3 功能锻炼 其作用是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以稳定关节的平衡力。①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法:仰卧床上,膝伸直,将股四头肌自动等长收缩,片刻后再行放松,如是反复弛缩。②跟臀练习法:患者跪坐于床上,上身直立,臀部尽量向下坐,使跟臀接触,以增加膝关节的屈膝范围。③膝关节伸屈活动法:患者坐于床边,双膝置于床旁,然后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伸直位,有酸胀感时,缓慢屈曲膝关节,反复进行锻炼。④直腿抬高锻炼法:病人仰卧位,先屈膝关节并将股部抬起,然后伸直膝关节并保持到有酸胀感时,屈曲膝关节,反复进行锻炼。以上练功法的次数、时间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切莫急于求成。原则是:少负重,常活动,动静结合,交替并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优:疼痛完全消失,或有轻微疼痛,病人满意。良:疼痛明显减轻,生活可自理,病人尚满意。可:疼痛减轻,生活基本可自理,病人不够满意。差:痛无减轻或減轻甚微,病人不满意。
3.2 治疗结果 本组112例中,经2~5个疗程治疗,3个月以上随访。按上述评定标准评定, 结果优20例,占17%;良53例,占48%;可28例,占25%。优良率达65%。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5岁,2009年5月12日初诊,主诉右膝关节疼痛4年,加重1月余。患者右膝关节反复疼痛多年,行走困难,每遇寒冷、负重疼痛加剧,服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等药效果不明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骨性关节炎,并行针灸理疗及活血止痛药物口服治疗1年余,病情时好时坏,反复不愈,1月前患者右膝关节红肿疼痛,不能活动,自行在家涂抹红花油及外用奇正消痛贴治疗,症状不缓解,现证见右膝关节肿痛,疼痛性质为刺痛,关节屈伸不利,遂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以小针刀、局部注射、功能锻炼治疗,疼痛肿胀消失,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恢复,3个月后针刀治疗效果调查问卷回复无复发。
5 讨论
膝关节骨关节病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发病率较高,治疗较为棘手。膝关节为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主要功能为负重、传递载荷、参加运动为小腿活动提供力偶。因其位于身体两个最大杠杆臂之间,承受应力较大,故易引起损伤。而膝关节的稳定主要取决于骨关节面、半月板、关节韧带和股四头肌的复合。由于骨及软骨的退变,加之关节周围软组织长期积累性损伤,就会导致关节的稳定性及关节应力轴线发生改变, 使关节面负重不平衡。根据压电学原理,骨质受压越高,局部电位就越高,从而刺激骨细胞增殖,高压部位就形成了骨质增生。退变、增生、负重力线改变、关节周围软组织积累性损伤,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从而破坏了膝关节的稳定。膝关节的不稳定,又加速了骨及软骨的退变,加速了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认为膝关节软骨和骨的退变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积累性损伤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采用小针刀疗法可直接地松解髌骨周围的组织黏连,疗效更加确切。但采用小针刀疗法时,必须要做好治疗前的解释工作,耐心向病人介绍针刀治病机理,消除病人心理恐惧,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对于那些疼痛耐受较差或过度紧张的病人,可先局部麻醉,再行小针刀治疗,同样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另外,练功在本病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股四头肌的锻炼。因为在膝关节疾患中,最易萎缩的是股四头肌,而股四头肌对膝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把恢复股四头肌的肌力,解除其痉挛及挛缩都放在了重要位置。
总之,我们采针刀、局部药物注射、功能锻炼并用,大部分患者经治疗都能1次见效、2~3次治愈,有效率高达90%,疗程短见效快,优良率高,不易复发,无创伤,不流血,无痛苦,仅10~20分钟治疗过程,随治随走,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治疗安全无副作用、无后遗症,患者容易接受,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锦松,李小霞.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5,3(7):135137.
[2] 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68.
[3] 蔡水奇,华全科,徐水军,等.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6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7,19(5):4344.
[4]张献文,姚 庆,喻信洋.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2例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0,12(1):34.
[5] 吴在德,吴肇汉,郑 树,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小针刀;局部注射;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121-02
1 临床资料
1.1 11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45岁,平均55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7个月。
1.2 症状与体征 本组病例均有膝关节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特点。临床检查压痛点多分布在髌骨周围及内外侧副韧带处。伴有膝关节伸屈功能受限者14例,髌骨研磨试验阳性者9例,股四头肌萎缩者3例,有膝内翻者6例,晨僵及跛行者20例,膝关节积液者27例,膝关节间隙变窄者23例,髌骨上下缘增生者2例,胫骨髁间隆突变尖者8例。排除膝关节其他病变。
2 治疗方法
2.1 小针刀治疗 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膝关节伸直,部分患者因关节病变畸形不能伸直,可于膝下垫一小枕。定点取膝关节部压痛最明显处,痛点多在髌骨周围股骨内外髁,胫骨上端关节附近,内外侧副韧带起止点,鹅趾足滑囊等处,常规消毒铺巾,皮肤局部麻醉,用朱汉章研制的Ⅰ~Ⅳ型小针刀,在定点处进小针刀,刀刃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刺入病变处,根据痛点位置不同,可行纵行疏通剥离法 、横行剥离法、铲磨削平法、骨膜下放射状铲剥等手法。术毕用创可贴贴刀口,整个过程按无菌操作进行,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
2.2 局部药物注射 患者保持以上体位分别于压痛点即小针刀刀口处,注入2%利多卡因1ml、曲安奈德1ml、维生素B1 2ml、维生素B12 1ml、654-2注射液1ml、灭菌注射用水1ml的混合液,每一部位1.5ml,注射完毕用创可贴覆盖。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针2ml,注射后主动屈伸活动膝关节20min,7d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
2.3 功能锻炼 其作用是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以稳定关节的平衡力。①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法:仰卧床上,膝伸直,将股四头肌自动等长收缩,片刻后再行放松,如是反复弛缩。②跟臀练习法:患者跪坐于床上,上身直立,臀部尽量向下坐,使跟臀接触,以增加膝关节的屈膝范围。③膝关节伸屈活动法:患者坐于床边,双膝置于床旁,然后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伸直位,有酸胀感时,缓慢屈曲膝关节,反复进行锻炼。④直腿抬高锻炼法:病人仰卧位,先屈膝关节并将股部抬起,然后伸直膝关节并保持到有酸胀感时,屈曲膝关节,反复进行锻炼。以上练功法的次数、时间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切莫急于求成。原则是:少负重,常活动,动静结合,交替并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优:疼痛完全消失,或有轻微疼痛,病人满意。良:疼痛明显减轻,生活可自理,病人尚满意。可:疼痛减轻,生活基本可自理,病人不够满意。差:痛无减轻或減轻甚微,病人不满意。
3.2 治疗结果 本组112例中,经2~5个疗程治疗,3个月以上随访。按上述评定标准评定, 结果优20例,占17%;良53例,占48%;可28例,占25%。优良率达65%。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5岁,2009年5月12日初诊,主诉右膝关节疼痛4年,加重1月余。患者右膝关节反复疼痛多年,行走困难,每遇寒冷、负重疼痛加剧,服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等药效果不明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骨性关节炎,并行针灸理疗及活血止痛药物口服治疗1年余,病情时好时坏,反复不愈,1月前患者右膝关节红肿疼痛,不能活动,自行在家涂抹红花油及外用奇正消痛贴治疗,症状不缓解,现证见右膝关节肿痛,疼痛性质为刺痛,关节屈伸不利,遂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以小针刀、局部注射、功能锻炼治疗,疼痛肿胀消失,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恢复,3个月后针刀治疗效果调查问卷回复无复发。
5 讨论
膝关节骨关节病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发病率较高,治疗较为棘手。膝关节为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主要功能为负重、传递载荷、参加运动为小腿活动提供力偶。因其位于身体两个最大杠杆臂之间,承受应力较大,故易引起损伤。而膝关节的稳定主要取决于骨关节面、半月板、关节韧带和股四头肌的复合。由于骨及软骨的退变,加之关节周围软组织长期积累性损伤,就会导致关节的稳定性及关节应力轴线发生改变, 使关节面负重不平衡。根据压电学原理,骨质受压越高,局部电位就越高,从而刺激骨细胞增殖,高压部位就形成了骨质增生。退变、增生、负重力线改变、关节周围软组织积累性损伤,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从而破坏了膝关节的稳定。膝关节的不稳定,又加速了骨及软骨的退变,加速了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认为膝关节软骨和骨的退变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积累性损伤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采用小针刀疗法可直接地松解髌骨周围的组织黏连,疗效更加确切。但采用小针刀疗法时,必须要做好治疗前的解释工作,耐心向病人介绍针刀治病机理,消除病人心理恐惧,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对于那些疼痛耐受较差或过度紧张的病人,可先局部麻醉,再行小针刀治疗,同样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另外,练功在本病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股四头肌的锻炼。因为在膝关节疾患中,最易萎缩的是股四头肌,而股四头肌对膝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把恢复股四头肌的肌力,解除其痉挛及挛缩都放在了重要位置。
总之,我们采针刀、局部药物注射、功能锻炼并用,大部分患者经治疗都能1次见效、2~3次治愈,有效率高达90%,疗程短见效快,优良率高,不易复发,无创伤,不流血,无痛苦,仅10~20分钟治疗过程,随治随走,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治疗安全无副作用、无后遗症,患者容易接受,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锦松,李小霞.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5,3(7):135137.
[2] 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68.
[3] 蔡水奇,华全科,徐水军,等.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6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7,19(5):4344.
[4]张献文,姚 庆,喻信洋.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2例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0,12(1):34.
[5] 吴在德,吴肇汉,郑 树,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