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新校园·阅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34940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就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明确语文教学任务;制定语文教学目标;建立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等。
  关键词: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有效教学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是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的语文教学任务
  明确教学任务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学任务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二者不可偏废。我们既要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确立远大的理想,树立良好的道德,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同时我们又要强调语文课要让学生把话说美、把字写美、把文章写美,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智力(还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实现读书做人。
  二、制定明确且有层次的语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指导着语文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要注重对学生哪一方面的情感态度的陶冶与感化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其次,教学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就明确了活动的方向,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即“做什么”的问题,就会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
  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学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双边互动。师生关系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教学不再是由教师单边决定,而是取决于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自觉的学习,怎么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 的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生态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因其教材特点,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教师要善于营造审美气氛。
  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验文本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和结构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通过释疑主动建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路,最终达到最佳启发效果。
  2.让学生亲身参与课文内容表演。
  如以人物语言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课文,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角色”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思想特征;以人物动作、语言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课文,就可运用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中的情节在课堂上再现,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表现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
  3.运用电教手段,营造高效率的学习氛围。借助录音、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电化教学手段,可以突出表现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文学性强的特点,化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为声、像、图、文教学,在更加生动、直观、有效的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
  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激励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事实上,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诱导。”[1]这就是说教师应当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开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知识的状况,把发现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2]
  六、重视提问艺术,使课堂教学更具启发效果
  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提问,精心设计问题,使提问变得更艺术、机智和有效。
  1.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
  既不能过于浅白,索然无味,没有思考的余地,提不起学生兴致;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学生答不上来,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事与愿违,挫伤学生积极性。设计问题要由浅入深,有层次感。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灵活、巧妙、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组织讨论,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每位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2.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问,以问题引路。
  尤其是一些注重知识性或内蕴意义较深的课文,学生难以迅速理解知识,难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时教师如把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设计成悬念式的问题串,采用问题解决模式教学,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深入探究,在不断的解疑中学生将会享受求知的乐趣和成功。
  3.设计问题要有探究性,让答案具有开放性。
  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力争引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有开拓创新的空间,能对课文情节或人物作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语文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功利的。
  七、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包括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和能力结构、工作能力的素养等,这些素质都直接影响学生智能发展。只有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认知水平,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冷静分析、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探究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才能改变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因此,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除了以上的基本素质外,更关键的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专业认知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着挑战,呼唤着智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脚踏实地进行新课程实践,树立面向全体学生,谋求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赵样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侯毛珊,苏州大学文学院2009级语文学科教育硕士。
其他文献
阐述了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特点、防喘振控制的原理 ,并结合生产实际 ,介绍了股份公司现有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方案、特点和应用情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