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中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hu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的是靠自学得来的,这是不可非议的。谈到培养自学能力,不仅国内引起注意,在世界中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很高的自学能力的人。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一)课前预习要明确预习任务,一般我会给学生以下要求:
  1.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
  3.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4.尝试做课后练习;
  5.适当做预习笔记。
  做笔记要看时间而定,如果预习时间有限,可以把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收获或疑点、难点简要地写在书的空白处。如果预习时间充分,可以选重点做在笔记本上。(1)笔记的主要内容是:①将预习中自己已经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②将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以便向同学、老师请教;③记下在预习中自己对教材重点的预测和估计。做笔记时要注意:①选择重点学科做预习笔记;(2)笔记本上可适当留些空白处,以便上课时随时补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二)课前预习的程序
  1.要“读进去”——细读、深思,发现问题、提出疑点。
  2.手脑并用,阅读与划、批、写、注相结合。
  划——划出层次,找出重点;批——眉批,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写——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整理出来;注——在教材上将疑难处(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地方)用明显的记号标出来。
  3.预习后想一想
  (1)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即学什么)?自己懂否?
  (2)相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重点解决?
  (4)要准备什么资料、文具?
  (三)课前预习应注意的问题
  1.预习不要全面铺开。
  2.要根据学习计划可提供的实际时间来进行预习。
  3.对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二、讲课当中仍要发挥自学作用
  (一)识字阶段:生字词不但要记住读音,更要记住字形和字义,并且能组词、造句,以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记住读音、最快捷、准确的记住音、形、义是小组探讨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字音读准方法,字形记忆技巧,扩词的美好,特别鼓励学生扩展四个字的成语。方法是学习的捷径,也要注重实效性,即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可以是短时记忆的考核,学习方法后当堂课进行考核,既可以考验学生记忆方法的运用的效果,又可以巩固部分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以便课下的运用。也可以第二课时的考核,看看学生课下运用的方法的效果如何。所以,在识字阶段,是学习课文的基础,会读,会写,明白含义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活用生字词,更能体现语文课本的举例作用,真正的将所学的生字词用于平时的学习之中。
  (二)教学阶段:这是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哈佛大学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那么怎么调动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呢?
  首先,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疑问开始的,不懂的敢于问出来,也就充当了课堂的主人了,如果是因为教师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遗漏忽略了的一些问题,那么教学的质量再好也是老师的,而不是学生的。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求知。“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相生互动的共同创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教师不仅要解惑,而且要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对事物探知的欲望,我们应该以趣做引导,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则不会激起学生好问的兴趣,课堂则会变得没有灵气和活力,这种呆板的教学将不会有创新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有激情的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会问,问的既精又巧。开始时学生可能会问的很琐碎和零乱,千奇百怪的,有时可能还会重复性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重点词句、课后习题等处寻找问题,并且希望学生自己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以期待学生进行解答,叶圣陶先生说过:“若疑而能自决,是非能自辩,则标志着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时机,互相启发,在讨论中成探究的氛围,使全班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满足了求知欲,在趣中探知,在探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语感、情感,从而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努力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各种舞台,提高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形成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阅读期待 情感 感情共鸣  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篇文章,教师说分三段,分四段就是错误。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我近二十
以清江流域的两个工程为例,对岩石边坡和混凝土边坡的植被混凝土的肥力差异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植被混凝土的各项理化指标:这两种边坡的植被混凝土容重和酸碱度差异不大,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全球变化研究所设计旨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使办公空间运营实现零能耗与碳中和,为环境修复与再生做出贡献。该建筑外表皮以可随外界环境变化调节的双层垂直
目的 探讨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片的体外制备方法.方法 使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鉴定后,将其种植于UpCell培养皿,待细胞长满皿底后,将环境温度降至20℃,利用培养皿温敏特性制备出上皮细胞片.结果 利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的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角蛋白CK-18表达阳性,经过UpCell培养皿的培养,当降低温度至20℃时,可分离出完整的上皮细胞片,经鉴定细胞片内的细胞连接紧密,并相
随着中国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日常出行变得十分便利,但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尤其是儿童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在尽可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修复缺损的同时,以将供区损害控制到最低,以及在如何有效地预防或尽早发现并发症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重点介绍了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及血流动力学基础研究方法,以及临床的穿支定位方法等。目前常用的微泡增强多普勒超声技术、血管造影与3D可视化数字处理技术备受国内外同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