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模式探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loo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不但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关系农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新时期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推广。本文在分析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特点以及现有的农业科普资源类型基础上,提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立科学有效的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新模式,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普教育文化氛围。
  关键词: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科普模式
  农业科普教育是将农业发展和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让受众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轻松、愉快、生动地接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进行科学思想的传播、普及和教育[1],不仅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推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离城市生活越来越远,但作为人的一项基本需要,每个人都有必要亲近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这种需要是基于对农产品的物质需要,却又超越了这一需要的,可以被描述为心理的、行为的、精神的、生命本身的需要。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小学生特别是城市里的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都很少机会直接接触农业,对农业的认知极其薄弱。同时,受当前教育制度的影响,中小学的教材中,涉及农业知识的版块也不多,青少年了解现代农业知识的渠道窄[2]。因此,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农业科普教育,将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学生对于农业文化知识的了解,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通过发挥自然农业的环保功能,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从而对学生进行现场体验的环保教育,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对周边人群的感情。本文结合自身的农业科普实践经验,开展了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模式研究,在了解其特点及现有资源基础上提出新时期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模式,在丰富农业科普教育方法的同时增强了青少年了解农业、学习农业的兴趣,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成效提供借鉴[3]。
  1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特点
  青少年因为心理上和生理上还处于成长阶段,易于接收新事物和新观念,可引导性强,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是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具体到农业教育方面,青少年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青少年长期接触电子产品、智能产品等高新科技,从深层次的思想里认为农业是落后的事物,“脸朝黄土背朝天”就是农业的真实写照,不愿意接触、了解、学习农业知识,甚至产生了抗拒心理;二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的农业科学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尚未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小学生作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接触农业的机会微乎其微,普遍存在着农业科学素养较差,农业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的弊端[2];三是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大不相同,对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农业文化和传统教育方式不理解或存在抵触情绪,他们渴求打破传统思想、传统方法的束缚,以形式灵活多样的校外学习和实践体验的方式接受新鲜事物;四是文化多元及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条件下,各种农业概念、农业知识、农业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传播,青少年在知识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混乱、无所适从的感受,对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开展青少年的农业科普教育,需要校内外多种农业科普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科普教育模式创新。
  2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资源分类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场所与一般的农业生产、农业观光有所不同,它是以寓教于乐为理念,突出知识的传播和体验,兼顾有关农业技能的傳授,让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场景中获取农业科学知识和农耕历史文化体验,在休闲中达到生态和环保教育的目的。根据其科普展示方式及教育内容的不同,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资源可分为四种:
  2.1 尽显农业科技的科普教育基地
  依托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资源转化为青少年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科普资源项目,搭建青少年农业科技教育平台,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农业技术教育,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基地,也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在工作方向上从注重研究向研究、应用、普及推广并重转变,把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和农业教育结合起来[4][5]。如陕西杨凌全国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园、珠海农科奇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科大观等。
  2.2 打造户外教室的教育农业园
  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景观、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耕文化、农业自然环境、乡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建设,以发挥农业的休闲、教育功能,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创造了条件。在北京和台湾的一些农业园区利用农场环境和农业资源,将其规划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场所、教案和解说员,为青少年提供活生生的教材和案例[6]。如北京青少年行知实践园、台湾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台湾飞牛休闲牧场等。
  2.3 突显庭院气息的微农业教育园
  微农业教育园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产物,通过天台菜园、阳台菜园、管道栽培、立体栽培、瓜果长廊等形式,在水泥城市中打造出一派田园风光,让孩子能比较早接触到农业,让他们筑起田园梦,在增添乐趣的同时也能让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增长农业方面的知识。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两米阳台 栽种未来”、东莞的“微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开展了“微农业”主题讲座、展览、亲子互动和种植体验、农耕文化宣传等多种农业主题科普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和青少年能够体验农业、参与农业、热爱农业,也让更多农业元素融入到城市家庭中来。
  2.4 融入文化等多要素的农业博览园
  农业博览园是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及特点为基础,围绕市场需求,以科技为先导开发建设的集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农耕文化、加工农业、服务业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区、示范区,为青少年提供了休闲、观光、游玩、科普教育等需求。如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长春农业博览园等,尤其是山东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举办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尽显“新、特、珍、奇、优”特色,每年均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参观学习,其中不失青少年这一主角。   3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模式初探
  农业科普教育是将科学知识和理念传达给普通公众,是以公众的参与和接受为目标,要达到此目标,农业科普教育要实现高科技化,增加趣味性,从而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吸引公众注意力,提高青少年参与热情和兴趣,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实现科研成果向科普资源的有效转化[7]。开展科普教育模式创新是实施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关键,有效地将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课程教学、互联网络、大众传媒、科研院所等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师、家长、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多样性的科普教育新模式。
  3.1 都市农业基地科学实践模式
  当下大部分的农业科普教育场所一般停留在认识作物、农业劳动实践等传统农业技术普及的层面,看到的、学到的基本上是较落后的或静态的农业科技,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农业的积极性,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都市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是在保留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重点增加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良种良法为特点的高科技农业内容展示,合理进行布局和设计,能够针对青少年学生设置相关农业课程,形成科学性、观赏性、趣味性强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同时,积极与中小学校、旅行社等部门加强联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组织中小学生以春、秋科普游、亲子科普活动、农业科技游等形式,创建“都市农业基地科学实践”科普服务模式,组织青少年学生到基地开展科学观察、科学实验、教学实践等活动,向青少年学生展示先进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良种化等现代农业科技,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农业科学素养提升并初步具备科学观察和科学探索能力,树立学习农业的浓厚兴趣。如台湾宜兰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在展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小学一、二年級设计了“植物写真集”课程,通过科技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气味,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植物诗词和故事进而创作与植物相关的童诗或故事以及带领学生捡拾落叶和花瓣制作标本、书卡等,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引发孩子对植物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2 校园农业科技教育模式
  目前在青少年科普服务上多数仍遵循粗放服务的模式,一窝蜂过来一大批人参观,走马观花之后却什么也没学到,导致青少年科普服务成为一次性的“科普旅游”,对于提高青少年的农业科学素养效果不显著。组织农业高校、科研单位与中小学校建立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创建校园农业科技教育模式,一方面鼓励更多地科学工作者走出实验室,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青少年学生普及现代农业知识,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惠及青少年;另一方面为学生开辟了农业第二课堂,使一部分有志于科学技术研究和探索的优秀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直接得到向著名科技专家咨询学习的机会,在科技专家指导下进行高层次的科普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农业科学探索的兴趣,并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组织科研院所的科普资源,使之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有成功的国内外科普教育模式可借鉴。例如,英国研究委员会近年来通过鼓励科学家、研究人员到中小学校开展活动,来支持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加拿大科学家、研究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大多积极参与科普创作,做科普报告,义务担任校园科学指导员或辅导员,撰写科学(科普)文章、图书、电视解说等[8]。
  在国内,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打造的“‘两米阳台 栽种未来’盆栽蔬菜进家庭”青少年科普品牌活动,结合广州社会、经济、文化及蔬菜产业特色,通过开展城市盆栽蔬菜品种筛选、栽培容器和栽培基质、肥料等相关技术研究,深入学校开展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活动,建立了“专家指导、学校组织、家长配合、孩子动手、盆栽蔬菜、社会关注、网络交流、着眼未来”的运作方式,并逐步引导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该品牌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吸引了2万多人次的中小学生参与其中,提升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其中有些学校更是在校园内设立了“阳台蔬菜种植”选修课,聘请农业科普专家进行授课,每学期共12个主题课程达26课时,培养了一批热爱植物、热爱自然的好苗子,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科学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科普效果显著,实现了农业科普服务从“一次服務”向“长期服务”的转变。
  3.3 新媒体农业科普传播模式
  在科普传播的最初阶段,进行科学普及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科普书籍、报纸、杂志、科普宣传册、广播等进行传播[9]。在新时期,这些传统的传播方式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弱点,例如技术手段落后、方法简单、重形式而轻效果、生硬的灌输知识多于积极主动的引导、互动性差、时间和空间成本高等,导致其受众和广告资源都被大大地分流,已很难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而相比于传统科普,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科普传播独具特色,并凸显出其巨大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跨时空、跨地域、大容量、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新时期的科普传播在用户参与性和交互性、形式表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内容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上都有较大突破[10]。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利用新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积极创新都市农业科普传播模式,能够更加有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传播。但是,新媒体时代公众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而信息传播的成本显著降低,许多非农业专业人士也可以轻易介入农业科学传播的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者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可能导致农业科普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甚至会引发谣言的传播,而新媒体特点又会使其传播的速度、力度和范围得到成倍的放大。以微信为例,碎片化文本及表达方式容易使人对信息产生误解,甚至造成恐慌性谣言。诸如“避孕药黄瓜”、“香蕉催熟”、“爆炸西瓜”等甚嚣尘上的错误观点或谣言均属此类,不仅对青少年造成混淆视听,更重要的是往往导致农民损失惨重。
  创新农业科普传统模式,还应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开展科学普及立体传播。结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鼓励报纸、杂志、图书等科普资源的开发,联动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实现农业科普传播资源的多元化应用。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普创作和出版,同时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开放性特点和传播优势,扩大优秀科普作品的共享范围。此外,借助网站、微信等新媒体,重点围绕青少年关注的太空育种、无土栽培、智慧农业、家庭园艺、农产品安全、植物趣味等农业科技知识,加强科普传播。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微信互动性强、网民参与度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面向青少年、市民开通了都市农业科普微信公众平台,聚集了80多名农业科技专家就公众关心的农业科普知识开展科普宣传,促进了农业科技专家积极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有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科普资源。同时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农业科技专家进行实时的互动,提升农业科学素养。
  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并不是一种结果性的教育,并不像学科考试一样能用成绩来评定结果,其强调的更多的是过程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是提升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探索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新模式,细化农业科普教育目标,精心设计教育规划和教育方案,改变传统科普教育静态多、动态少,讲解多、动手少的弱点,注重青少年学生的参与性、思考性、体验性,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普教育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0,32(6):1015-1021.
  [2]吴建国,鲍荣龙,章奇特.青少年科普教育模式创新探索.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1(9):1-5.
  [3]韦持章,韦优,卢艳春等.浅谈新型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教育农园[J].中国热带农业,2016,68(1):68-70.
  [4]左雪东,李端奇.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普工作的实践与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59(4):78-80.
  [5]陶小洁,霍仕平,许明陆.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8(2):59-61.
  [6]郭焕成,吕明伟,任国柱.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2007:30-49.
  [7]韦星光,梁勇生,彭荣锋.创意农业与科普教育创新发展模式的研究探讨[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3,145(2):22-24.
  作者简介:钟国君(1966-),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科普应用研究、园艺作物栽培研究等。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力能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尤其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也在逐渐的增加,因此对我国供电企业的抄表核算和收费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在抄核收的过程中极容易会出现误超的问题,由于电力线损异常的分析,需要抄核收数据,因此必须要重视电力抄核收环节,这样才能够降低线损异常的情况。本文就是对电力抄核收降低线损异常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鑒。  关键词:电力抄
期刊
摘 要:在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自动化控制,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数控机床的作用,提高数控机床工作的效率。PLC控制技术在机械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是对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的实践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控机床自动化;PLC逻辑层;实践应用  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PLC技术,
期刊
摘 要:电力抄表和电费核算是供电企业营销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这两项工作,都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并且工作认真,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电费核算在电费管理工作中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而电力抄表所获得的数据也是供电企业相关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针对这两点来说,在对供电企业进行分析的时候,就需要着重注意电力抄表和电费核算这两项工作。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抄表;电费核算
期刊
摘 要: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到的网络平台土地流转数据,探讨浙江省各地级市的农用地流转时空模式和地区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网络平台建设推广和农用地流转市场的发展,2014年以后浙江省各地级市的流转规模有明显空间聚集特性,表现出以衢州市-金华市-绍兴市为分界带,呈现出西北角为热点区域,东南角为冷点区域的特征。本文的贡献在于:①提供基于互联网数据的农地流转研究新视角,突破以往农户调
期刊
摘 要:我国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现有的电力自动化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对于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多少会存在一定的影响。由此看来,电力行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在电力自动化设备的改造方面入手,并且对其进行远方监控,不但能有效的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还能将我国电力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变得更加的完善。本文主要从这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设备改造;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化的工业发展过程中,PLC已经成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能够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主要的领导力量,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本文重点对PLC自动化的相关内容展开了论述汇,探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从PLC的结构构成以及具有的特点入手,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让人们对相关技术得到进一步的了解,更好的为社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步,电力企业也在以自己的脚步进行着发展,但是现在已经体现出来在电力企业中实际开展工作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本文先分析电力工程中的管理流程的现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策略进行改进。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操作流程;问题  影响到电力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电費的收缴情况、财务的核算情况以及应用到的技
期刊
摘 要:智能小区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小区模式,因为智能小区与普通的小区相比,不仅具有智能性、节能性,重要的是更具人文关怀,但是在智能小区建设施工中,需要注意很多,比如室外弱电布线的问题,因为智能小区无论是智能系统,还是地下管道都非常多,而且它们还分属于不同专业与领域,所以管理部门也不同,因此要布线时应该与各个管理部门做好沟通。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的特点,进而探讨了其布线技术,希望能够为弱
期刊
摘 要:目前,在我國ERP的定义范围拓宽到用于企业的各类信息管理软件,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主要职能是完善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ERP环境下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ERP;中职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ERP环境下的会计不是简单的核算,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更全面的管理知识、更高的
期刊
摘 要:在供电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用电检查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因为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窃电事件的发生,为其他的用户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加强用电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窃电以及违约用电情况的管理,通过相应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重点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希望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运用更好的手段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