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2
摘 要:研究采用力量健身路径进行力量训练对女性大学生体质的影响,选取12名超重和12名肥胖在校女性大学生,力量健身路径进行12周训练,锻炼前后对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进行测试,并进行t检验。12周健身路径训练干预前后,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均在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得出结论:12周健身路径力量训练对改善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均有显著影响,能够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关键词 力量 大学生 体质 全民健身路径
一、前言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各项身体素质均有明显下降,而女性大学生力量素质偏弱现象尤为明显[1-3]。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中肥胖比例逐年增加,超重与肥胖大学生也成为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肥胖已成为损害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7]。的研究显示,与正常女大学生相比,肥胖大学生体质存在全方位的差距[7-9]。寻求方便可行的体质锻炼方法,仍然是现实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在校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力量健身路径为锻炼平台,制定力量性运动处方,并实施12周力量训练,以期为提高大学生体质探索新的锻炼方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依据我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超重和肥胖标准,选取符合标准女性大学生24名,其中超重(24
(二)实验设计
1.运动处方制定的生理学依据
针对超重肥胖人群的体质特征和运动能力,在力量锻炼强度控制方面一般以小强度为主。应用健身锻炼最佳心率阈值理论,采用的最佳心率控制区域:小强度(144次/min以下)。
2.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内容
在锻炼前后对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对完成全部测试的学生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将实验组与对照组12周锻炼前、后测试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三、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2周的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超重组和肥胖组上述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12周的运动处方干预对于超重和肥胖女性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与以往相关研究对比,本实验采用力量锻炼与有氧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对女性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起促进作用,也体现出与其他运动处方干预效果上存在的差异。
立定跳远成绩反应了下肢爆发力,本运动处方中深蹲练习提高了被试下肢力量从而提高了立定跳远成绩。800米跑的有氧供能比例超过50%[10],因此每周3次的30分钟慢跑或快走锻炼可以提高被试的有氧供应能力,从而提高800米跑成绩。标准的仰卧起坐测试过程,抱头对颈椎产生压迫,坐起过程可能对腰椎产生不良影响。运动处方中的卷腹锻炼可以避免以上不良影响,同时提高被试的腹肌耐力。坐位体前屈反应被试的柔韧素质,每次锻炼最后都有牵拉练习,学生肌肉伸展性提高了,柔韧素质提高。
(二)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机能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12周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被试体重、腰围、臀围均有一定的下降,可见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能够促进身体形态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肺活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能直接反映人体参与体育锻炼后肺活量功能改变的情况;本研究通过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反应被试肺功能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后被试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升高且差异显著。在锻炼过程中,机体为了满足运动对气体交换的需求而加大肺通气量,肺活量的提高说明肥胖女大学生通过本实验运动干预,可以使肺和胸廓的弹性得到改善,呼吸肌功能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2周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对女性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明显提高女性大学生肺功能;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对身体形态的影响显著。
(二)建议
肥胖女性大学生可健身路径运动处方干预作为提高体质的锻炼方法,确定负荷强度建议根据个体最大力量能力差异,有区别进行。
基金项目:河北省体育局科研项目(20152010)。
参考文献:
[1] 裴永杰,黄霞.陕西省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变化分析——以2000-2010年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2).
[2] 雷建.湖南科技学院学生体质现状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
[3] 何浩.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4] 代毅,许传明,王金泉等.有氧运动-抗阻力训练与饮食干预对年轻肥胖女性减肥效果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6):105-108.
[5] 陈冬平,李培静.高校女大学生肥胖度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8(6).
[6] 王建雄等.大学生肥胖检出率以及肥胖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全民健身:综合论坛.2009(4).
[7] 戴瑞美,刘卫.山东省大学生肥胖与体质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
[8] 雷建.湖南科技学院学生体质现状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
[9] 肖玉新.普通高校大学生体型与身体素质关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
[10] 黎涌明,毛承.竞技体育的专项供能比例——亟待纠正的错误[J].体育科学.2014.34(10):93-97.
摘 要:研究采用力量健身路径进行力量训练对女性大学生体质的影响,选取12名超重和12名肥胖在校女性大学生,力量健身路径进行12周训练,锻炼前后对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进行测试,并进行t检验。12周健身路径训练干预前后,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均在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得出结论:12周健身路径力量训练对改善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均有显著影响,能够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关键词 力量 大学生 体质 全民健身路径
一、前言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各项身体素质均有明显下降,而女性大学生力量素质偏弱现象尤为明显[1-3]。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中肥胖比例逐年增加,超重与肥胖大学生也成为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肥胖已成为损害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7]。的研究显示,与正常女大学生相比,肥胖大学生体质存在全方位的差距[7-9]。寻求方便可行的体质锻炼方法,仍然是现实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在校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力量健身路径为锻炼平台,制定力量性运动处方,并实施12周力量训练,以期为提高大学生体质探索新的锻炼方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依据我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超重和肥胖标准,选取符合标准女性大学生24名,其中超重(24
(二)实验设计
1.运动处方制定的生理学依据
针对超重肥胖人群的体质特征和运动能力,在力量锻炼强度控制方面一般以小强度为主。应用健身锻炼最佳心率阈值理论,采用的最佳心率控制区域:小强度(144次/min以下)。
2.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内容
在锻炼前后对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对完成全部测试的学生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将实验组与对照组12周锻炼前、后测试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三、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2周的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超重组和肥胖组上述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12周的运动处方干预对于超重和肥胖女性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与以往相关研究对比,本实验采用力量锻炼与有氧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对女性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起促进作用,也体现出与其他运动处方干预效果上存在的差异。
立定跳远成绩反应了下肢爆发力,本运动处方中深蹲练习提高了被试下肢力量从而提高了立定跳远成绩。800米跑的有氧供能比例超过50%[10],因此每周3次的30分钟慢跑或快走锻炼可以提高被试的有氧供应能力,从而提高800米跑成绩。标准的仰卧起坐测试过程,抱头对颈椎产生压迫,坐起过程可能对腰椎产生不良影响。运动处方中的卷腹锻炼可以避免以上不良影响,同时提高被试的腹肌耐力。坐位体前屈反应被试的柔韧素质,每次锻炼最后都有牵拉练习,学生肌肉伸展性提高了,柔韧素质提高。
(二)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机能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12周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被试体重、腰围、臀围均有一定的下降,可见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能够促进身体形态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肺活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能直接反映人体参与体育锻炼后肺活量功能改变的情况;本研究通过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反应被试肺功能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后被试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升高且差异显著。在锻炼过程中,机体为了满足运动对气体交换的需求而加大肺通气量,肺活量的提高说明肥胖女大学生通过本实验运动干预,可以使肺和胸廓的弹性得到改善,呼吸肌功能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2周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对女性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明显提高女性大学生肺功能;力量性有氧运动处方干预对身体形态的影响显著。
(二)建议
肥胖女性大学生可健身路径运动处方干预作为提高体质的锻炼方法,确定负荷强度建议根据个体最大力量能力差异,有区别进行。
基金项目:河北省体育局科研项目(20152010)。
参考文献:
[1] 裴永杰,黄霞.陕西省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变化分析——以2000-2010年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2).
[2] 雷建.湖南科技学院学生体质现状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
[3] 何浩.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4] 代毅,许传明,王金泉等.有氧运动-抗阻力训练与饮食干预对年轻肥胖女性减肥效果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6):105-108.
[5] 陈冬平,李培静.高校女大学生肥胖度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8(6).
[6] 王建雄等.大学生肥胖检出率以及肥胖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全民健身:综合论坛.2009(4).
[7] 戴瑞美,刘卫.山东省大学生肥胖与体质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
[8] 雷建.湖南科技学院学生体质现状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
[9] 肖玉新.普通高校大学生体型与身体素质关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
[10] 黎涌明,毛承.竞技体育的专项供能比例——亟待纠正的错误[J].体育科学.2014.34(10):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