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广泛开展之际,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通过了解受助学生的心理、学业的真正需求,结合本校资助平台的实际运作情况,制定相应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根据经济时代的新变化,迅速调整开展工作的实施措施,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保证开展工作措施的有效性,并分析开展工作实施措施的效果,本文以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措施为出发点,进行有效的措施实施效果分析,为相关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助育人;措施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11-0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是在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为基础上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通过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具有社会主义建设理想的有为青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中,加强开展相关工作的措施效果分析力度,为措施的改善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社会形成和谐的氛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广大的贫困子弟不断进入高等学府学习,同时,高校中的贫困家庭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高校进行了相关的资助育人计划,这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子弟获得良好的学习机会,也有利于社会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因为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高校的良好思想风气对周边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然可以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和谐氛围。
2.有利于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效果。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对高校、学生、社会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这项工作不仅可以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在提供公平教育机会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在贫困子弟的资助工作中,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开展高校资助育人的思想教育,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引导贫困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理念,从而更有利于整体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
3.有助于高校受资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内容中,不仅对于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也可以提升高校受资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价值观念,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可以帮助受资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认同感,有利于受资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袭,为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一些大学生中,不进行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熏陶,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唯利是图的狭隘思想,而在新的高校资助育人理念的引导下,更有利于学生认清自我、认清社会,从而明确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二、家庭贫困学生特点分析
1.心理方面。在心理方面,由于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家庭贫困学生具有较强的压力承受力和毅力,并且,还具有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社会认同的心理,希望获得尊重。此外,由于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的局限,部分贫困学生很容易形成偏激的心理,对社会和个人的未来具有悲观的心态,很容易把自身的现状归结到社会的不公平原因导致。
2.思想方面。在思想方面,由于自身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很多的家庭贫困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具有不折不饶、积极向上、自尊心较强的思想意识,但同时,在思想上有另一方面的特点是有思想压力大,不敢怠惰松懈,担心自己的努力不够,对不起自己的经济付出,对迎接未来的信心不足等等。
3.道德方面。在道德方面,大部分受资助的学生具备感恩、回报的道德观念,能够很好的信守承诺,到期偿还所得助学贷款,但是也有部分被资助学生认为学生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是“天经地义的”的,没有丝毫的感恩心理,而有另一部分学生会丧失当初的贷款承诺,恶意拖欠贷款不归还,对银行、学校的警告或劝告置之不理,肆意挥霍贷款的情况也有发生,从而丧失了起码的道德理念,这种道德理念给学校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
1.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体系,提高了受助学生的思想意识。通过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弥补了以往资助育人制度体系中思想意识教育的不足,有效的完善了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体系,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顺利进行,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中,充分提高了受资助学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受资助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感恩心。
2.创新资助育人方式,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在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由于传统的资助育人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思想上不能丰富受资助学生的精神世界,导致资助育人工作往往事倍功半。因此,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探索出符合高校资助本质的工作道路,即通过引导大学生践行“和谐、诚信、感恩”为主体的资助育人理念,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世情,有效的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3.改善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达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应当更多的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动向,再决定资助育人的方式,从课堂教育到日常生活,从理论演讲到素质运动拓展等方面促进了受资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对于因家庭贫困而产生各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弥补和提升,达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创造良好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中,应当在关注受资助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受资助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在生活上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受资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完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高文芳.试论高校辅导员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J].网友世界,2014,5:143-144.
[2]苏琳.新常态下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的形态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23:120.
[3]邓子龙,程芳,甘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助育人;措施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11-0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是在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为基础上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通过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具有社会主义建设理想的有为青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中,加强开展相关工作的措施效果分析力度,为措施的改善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社会形成和谐的氛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广大的贫困子弟不断进入高等学府学习,同时,高校中的贫困家庭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高校进行了相关的资助育人计划,这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子弟获得良好的学习机会,也有利于社会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因为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高校的良好思想风气对周边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然可以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和谐氛围。
2.有利于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效果。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对高校、学生、社会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这项工作不仅可以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在提供公平教育机会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在贫困子弟的资助工作中,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开展高校资助育人的思想教育,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引导贫困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理念,从而更有利于整体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
3.有助于高校受资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内容中,不仅对于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也可以提升高校受资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价值观念,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可以帮助受资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认同感,有利于受资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袭,为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一些大学生中,不进行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熏陶,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唯利是图的狭隘思想,而在新的高校资助育人理念的引导下,更有利于学生认清自我、认清社会,从而明确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二、家庭贫困学生特点分析
1.心理方面。在心理方面,由于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家庭贫困学生具有较强的压力承受力和毅力,并且,还具有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社会认同的心理,希望获得尊重。此外,由于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的局限,部分贫困学生很容易形成偏激的心理,对社会和个人的未来具有悲观的心态,很容易把自身的现状归结到社会的不公平原因导致。
2.思想方面。在思想方面,由于自身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很多的家庭贫困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具有不折不饶、积极向上、自尊心较强的思想意识,但同时,在思想上有另一方面的特点是有思想压力大,不敢怠惰松懈,担心自己的努力不够,对不起自己的经济付出,对迎接未来的信心不足等等。
3.道德方面。在道德方面,大部分受资助的学生具备感恩、回报的道德观念,能够很好的信守承诺,到期偿还所得助学贷款,但是也有部分被资助学生认为学生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是“天经地义的”的,没有丝毫的感恩心理,而有另一部分学生会丧失当初的贷款承诺,恶意拖欠贷款不归还,对银行、学校的警告或劝告置之不理,肆意挥霍贷款的情况也有发生,从而丧失了起码的道德理念,这种道德理念给学校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
1.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体系,提高了受助学生的思想意识。通过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弥补了以往资助育人制度体系中思想意识教育的不足,有效的完善了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体系,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顺利进行,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中,充分提高了受资助学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受资助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感恩心。
2.创新资助育人方式,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在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由于传统的资助育人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思想上不能丰富受资助学生的精神世界,导致资助育人工作往往事倍功半。因此,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探索出符合高校资助本质的工作道路,即通过引导大学生践行“和谐、诚信、感恩”为主体的资助育人理念,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世情,有效的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3.改善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达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应当更多的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动向,再决定资助育人的方式,从课堂教育到日常生活,从理论演讲到素质运动拓展等方面促进了受资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对于因家庭贫困而产生各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弥补和提升,达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创造良好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础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中,应当在关注受资助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受资助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在生活上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受资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完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高文芳.试论高校辅导员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J].网友世界,2014,5:143-144.
[2]苏琳.新常态下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的形态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23:120.
[3]邓子龙,程芳,甘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