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行ERCP的住院患者,将ERCP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在ERCP术前及术中分别将患者和操作相关情况记录在统一的观察表上;术后随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直至出院;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纳入观察的165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中,25例发生并发症(15.2%),其中急性胰腺炎22例(13.3%,轻度15例、中度6例、重度1例),出血1例(0.6%),急性胆管炎2例(1.2%),无穿孔或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多变量分析提示术后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是:女性(OR=3.8,95%CI1.4~10.8)、复发性胰腺炎(OR=3.1,95%CI1.0-9.9)、副乳头切开术(OR=5.9,95%CI1.2—28.8)。结论与常规ERCP操作比较,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女性、复发性胰腺炎、行副乳头切开术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急性胰腺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EST术后发生急性坏疽性胆囊炎(AGC)的原因和外科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1月开展的1066例E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引起AGC可能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EST术后并发AGC,发生率为1.5%,EST手术操作困难及胆道梗阻可能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主要诱发因素。1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急诊外科胆道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随访4~36个月,未再发
患者女,70岁,因上腹部疼痛伴黑便3个月来我院门诊。疼痛为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夜间加重,坐位或俯卧位减轻,间断性排黑便,尤呕吐、黄疸。体查:消瘦,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上腹部CT示:胆胰管扩张,考虑壶腹周围癌伴肝门淋巴结肿大;十二指肠降段肠壁增厚。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巨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成为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方法,其对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改善患者预后起到明显的作用。急诊内镜下套扎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具有术中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为此,我们总结482例该类治疗的经验,报道如下。
最近我们对1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重度狭窄患者内镜治疗时,黄斑马导丝及M型导丝均无法通过狭窄段,改用双头导丝进行操作后治疗成功,介绍如下。
期刊
EMR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胃肠道癌前病变及早癌的重要措施,一般对于直径〈2cm的病变可以用圈套器一次性切除。对于直径≥2cm的病变尽管可以进行分次切除,但是研究已经表明分次EMR存在病变残留的几率较高,而破坏性切除如氩气刀、光动力等方法不能保留标本,因此难以准确判断整个病变侵犯深度及范围。尽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经应用于临床近10年,但是由于器械、培训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国内至今未能普及应用此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处理上消化道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病灶及黏膜下病灶作为入选对象,通过超声内镜和(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范围、性质,应用钩刀、IT刀、氩气刀及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ESD操作,步骤包括:(1)胃镜及黏膜染色确定病灶,针刀或者氩气刀标记病灶;(2)黏膜下注射含靛胭脂及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抬高病变;(3)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一圈;(4)
目的比较口服磷酸钠与聚乙二醇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5月至10月期间,连续收集100例符合研究要求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磷酸钠(A组,49例)和聚乙二醇(B组,51例)作肠道清洁准备。内镜医师单盲法记分判断肠道清洁程度。并在用药前后分别监测血压和心率,检测血钙、血磷、血细胞压积、电解质及肾功能等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记录患者药物服用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是一种少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检查应用和普及,使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发现和诊断率得到提高。近4年来,我们在内镜下治疗了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患者8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