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物语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ongy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试验的种子
   我看过新疆的棉花地,无边无际,像豪华的盛宴,铺展在祖国的西部。收获季节,天上的云朵也会走到大地上,在阳光中与棉花热烈交谈。
   这是新中国的棉花,由于众多而热烈。
   但我也看过苏区的棉花地,细小得像一粒种子。有时还不如天上的一朵云彩那么大,就像苏区自身,在南方的群山之中,在蜿蜒的阡陌之中,尝试着,探索着,孜孜不倦,星火燎原,努力让一种纯净的白铺展在红土地,温暖而又美好。
   这是共和国摇篮里的棉花,由于稀少而热烈。
   这是神奇的土地。如果你来到瑞金一个叫叶坪的村子,至今能在一个古老的祠堂里,看到先辈们留下的旗帜和口号。1931年11月7日,一朵白云透过密集的香樟林,听到那句响亮的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关于土地,关于棉花,关于秋天,关于温暖,那时一群人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所看到的棉花,是苏区的棉花。现在,我的家乡瑞金并不种棉花,这只是一种久远的记忆。在一个春天的上午,在叶坪革命旧址群的展馆上,我看到了这种源于历史深处的记忆。我看到了苏区的棉花,由于稀少而热烈,由于稀少而让苏区怦然心动!由于稀少而珍贵,由于珍贵而让一群苏区的科技工作者怦然心动!
   那是一种叫“农事试验场”的土地,它源于“二苏大会”的报告,源于瑞金沙洲坝刚刚建起的大礼堂,源于1934的春风,源于一口浓重的湘音:“为着促进农业的目的,而在每乡每区组织一个小范围的苏维埃农事试验场,并且设立农业研究学校与农产品展览所,同是迫切的需要。”这就样,一群散乱的土地被团结起来,一亩、十亩、百亩,集中接纳了异乡的种子,棉花的种子。
   然而,没有科学的精神,又怎能种好苏区的棉花?正如没有探索的精神,又怎能在瑞金这个小盆地上,用苏维埃的办法来定国安邦?一切都在试验之中。那时的苏区,棉花就是苏维埃,棉花就是一种理想和主义,棉花就是一种精神和信仰。我曾经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过这种棉花,带着理想的色彩,朴素得让人感动:“热烈进行植棉运动,保障明年每人都有一件新衣新裤穿!”
   我看到了苏区的棉花,最初是一些种子。最初在中央土地部,收藏着,分发着,来到苏区细小的土地上。我几乎能感受到种子的温度,我几乎能感受到捧着种子的手微微颤抖,我几乎知道苏区的歌谣为此而唱:“撒下了种子,介支个红了天”。如果我是《红色中华》的记者,如果我在1934年4月走进了苏区的土地,我也会迅速写下一个个标题:《植棉选种试验成功》,《热烈进行中的瑞金植棉运动》……
   这就是苏区的棉花。在“农事试验场”,带着初生的喜悦,带着开创的兴奋。多少年了,棉花长到了新疆,棉花离开了瑞金,但有一种精神仍然深深地根植在红色故都。
  硝盐:泥土的味道
   硝盐究竟是不是盐?这是一个化学问题,也是一个语文问题,同时还是个历史问题。在硝烟弥漫的年代,如果你从一份中央政府的机关报里,看到一则《熬硝盐的方法》,你会不会吃惊?正如在餐盘中看到一粒过剩的、多余的盐粒,你会不会吃惊?
   当然有一些吃惊。为此,我曾仔细探究过熬制的办法,看到硝盐有着何等卑微的身世。“以前放过盐的地方,多年的老屋,和堆过粪便的墙上,只要里面的泥土有点咸味,(取土少许放在舌头上一尝便知),都可以熬盐。”在苏区,在中央政府的报纸上,这些高贵的硝盐,这些受到尊宠的物品,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出生之地。
   还有更低贱的出处吗?来自泥土的硝盐,甚至有着比泥土更加不洁的身份。我少年时看过这种泥墙,白花花的盐霜,像苦涩的大地吐出了自己的舌头。苏区的硝盐,就像苏维埃的主人们一样,来自底层,来自角落。为此,这样的报纸,这样的中央政府,这样的硝盐,又如何能不热爱泥土的味道?“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如今,粪土之墙却可以放到舌头上舔尝,为了大众最急迫的需要。
   作为政党的喉舌,报纸已办到了第205期。苏维埃已建设多年,但艰难困苦仍然围剿着苏区。只有懂得编辑的良苦用心,你才能深深地理解苏区。《熬硝盐的方法》,确实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掌握了这种熬硝盐的方法?究竟有多少人,走到粪土之墙,挖出了那些带着白霜的泥土,带着咸味的泥土?这种土办法早已过时,但我就是忍不住探究,就像重新替李绅构思那首唐朝的悯农诗。
   碎土,挖池。开沟二尺许,略深于放土之池。挖来的墙土,不可太虚,不可太实,不漏,不透。培土,加水,续水,滤土,换土。得含鹽之水,进锅熬制……如此循环。天工开物,人工造物,皆道法自然。这是最古老的方子,千百年来反复使用。这是最伟大的发明,火药便沿着这个方子走到人间。硝和盐,最终合而为一。硝盐,终于从历史的幽暗之处,亮出白花花的身子,闪耀着岁月的光芒。
   在和平的年代,制作烟花焰火的硝,安慰舌头味蕾的盐,从来不愿意混在一起。为此在这个春天,在瑞金的革命旧址群里,我曾经向讲解员打听:硝盐究竟是不是盐?我没有得到答案。因为这不仅是历史问题,还是化学和语文一起制造的脑筋急转弯。
   硝盐,并不是硝和盐。但确实是硝和盐。在苏区时期,硝和盐,就像硝烟与炊烟,就像战争与和平,就像革命与建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既是分割的,又是融合的。我必须告诉你,关于食盐,中央苏区信奉的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我必须告诉你,硝盐并不是氯化钠。它给舌头的不只是咸和淡,而是深深的苦涩,以及泥土的气息。
   同样让我吃惊的,是一则短短的新闻:《瑞金合龙区建立硝盐厂》。作为重大的喜讯,它却如此简短。“每天能够出盐十八斤,足够供给全部群众的需要,并且东西也好,(硝又为我们军事上的需要品)。”这些年,我曾一次次走进这个叫合龙的地方,把西瓜基地、蔬菜大棚、合作社搬进新闻里。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再也没有人知道硝盐厂,但这里的家园,仍然有泥土的味道。   灯草:光明的重量
   在城市的书房里,我几乎会忽略灯盏的存在,因为把夜晚变成白天,似乎过于容易。如果不是瞻仰旧居,如果不是认识一种叫灯草的事物,我几乎会忘掉八十多年前,人们跟黑暗作斗争的样子。
   一张书桌上,必定会有一支笔和几页纸。一张藤椅前,必定會有一支灯盏。作为写作者,多么渴望有一只灯盏,把白天的光明延续下来。我理解这种奋笔疾书的心情。但我没有体验过一边文思泉涌、一边撩拨灯火的场景。现在,旧居的摆设还原了成八十年前的情景。我认识做成灯盏的竹筒,认识盛放油料的金属,但我不认识燃烧过的灯芯。
   灰白,短小,像一条历史的脐带。
   讲解员说,这是一种草,南方的草,名字就叫灯心草。讲解员说,这种灯草非常轻,在方言中,灯草就用来形容轻。为灯火而生长的草,当然来自野外。作为一种野草,它们能像苏区的棉花一样珍贵,能像苏区的食盐一样稀奇吗?当然不是。但讲解员告诉我,当年的苏区,就连灯草的使用,也制定了标准:一个晚上,只能用三根灯草。就像一个白天,只能有三次用餐。
   三根灯草,每一根,不会超过一尺。三根灯草,必须从黑夜坚持到黎明。三根灯草,在苏区的土地上,从生长到采割,从晾晒到截取,从泥土到灯盏,需要一个春秋,就是一个四季轮回。草是青草,灯是油灯。用草撑住的光明,有多么艰难?如果不是这个制约,如果不是这个标准,我承认,我不会对这种草产生更深的兴趣。
   在苏区的土地上,稻子收割了,秋天快到了,人们就会来到野外的潮地,走进一片片青草,为制造光明做好准备。灯心草,像缩小的翠竹,实心,直立生长。草茎上,带着淡淡的黄或白,到了夏天,小巧的花朵从梢上鼓出来。收割季节,有的像席草那么绵长,有的像稻草那么短小。人们割取草茎,晒干,取出茎髓,理直,扎成小把。
   在苏区,在这间旧居里,分发的三根灯草,可能来自同一根灯草,也可能取自三根不同的灯草。三根灯草,捧着节制的光明,在黑夜出现,在黑夜消逝。但讲解员的故事,重点并不是三根灯草,而是一根灯草。就在这间旧居里,作为领袖,它热爱的写作刚刚开始,而灯盏的火苗一再压低。为了节约灯油,为了节约灯草,他决定用最微弱的灯光,照亮自己最磅礴的书写。
   有什么样的意志,用一根灯草就可以战胜黑暗?一根灯草,又一根灯草,是什么样的书写,让那些细小的火苗,拥有了光明的重量?我看了看那张书桌。上面摆放着当年的著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我们的经济政策》。我读过里面的文字,关于苏维埃,关于国家,关于革命,关于胜利。那些密集的汉字,仿佛就是来自灯草,并和灯草一起发出了坚定光芒。
其他文献
游戏是受幼儿高度认可的一种活动,也是幼儿教师开展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为了满足幼儿教育纲要的要求,密切关注幼儿的成长情况,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积极组织游戏化教学,
期刊
一颗子弹洞穿前村的墙壁   ——《菩萨蛮·大柏地》  一颗子弹从麻子坳飞向杏坑  一颗子弹从1929飞向1932,像一枚图钉  摁住往事:春节的饥饿,雪地中的赤脚行军  还有五次失利的狼狈,以及内心的追问  一颗子弹有虚空的眼神  省略了一天一夜的鏖战  现在,雨后的斜阳,洞穿了一颗子弹的虚空  我闻到雨后的气息。在一个叫杏坑的村子  远远扑来清苦的香气  路上铺满细密的花瓣,树叶上的雨滴  倒映
期刊
罗家伦,脱离大陆读者视野久已!对大多数人而言,罗家伦早已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然而,当回眸民国历史,关注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时,我们就会发现罗家伦常常置身其间,甚至在诸多重要
期刊
甘肃辞  一块曾经被药材、矿产、花儿和牛羊  抬高的土地,弥漫着高原气味  几千年来默默承受着  川道的风,河西的雨。一个  响亮名词的表情,和方言  被祁连山口陡峭的风,经年吹拂  这块放在欧亚大陆架上的绿洲  万物灵长,更有  一条闪亮的黄河领航  地上水下,隐藏了多少惊喜  一条丝路行走的脚印,说破天机  走廊里那些经年奔跑的风  把祁连山上的花儿,吹黃又吹绿  那些史前存放的彩绘和经卷  
期刊
紫铜马勺  风推着窗,您也入梦而来  亲眷的孩子们正准备迎娶新娘  您反复叮嘱,要把庄重的礼服穿上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活人,要有个活人的模样”  曾经交代的事,和没来及安顿的  我都一一做着,按自己的方式  红崖下自生的那些咒语  每年都会带孩子看上一遍  他会记住,血脉流淌的方向  紫铜的马勺,就挂在墙上  您亲手敲出的那些印痕  足以盛满,所有的念想  木头的砧子朽掉之前  还是没能学会
期刊
《百鸟朝风》是一部优秀的国产影片,其中涉及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和大量民俗文化负载词.本文以该影片为例,在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英译
期刊
一盏油灯   ——1923年1月,李大钊、恽代英同意张一悟参加党的活动。张一悟从武昌回到兰州,立即投入了新思想的传播。  应该是那一年,兴隆山一带最好的土地  不种小麦,也不种高粱  不种玉米,也不种大豆  应该是那个秋天,兴隆山一带最为盛大的事情  漫山遍野的胡麻折射着耀眼的光芒  仿佛一块红土地上初生的锤头与镰刀  在破旧寥落的江山里  敲打着一块黄铜,它  最终献出了一滴滚烫的灯油  采硫为
期刊
——1932年4月2日党领导的甘肃“两当兵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  山峰高处  有人看见  山峰高处的那人  大地年年生长庄稼  而矿石成为黄金或者铜铁白银  则需要重新命名  一如尘世  需要献祭  山峰高处  那人,伸手摸了一下天空  然后告别自己,成为更高处的  雷声和闪电  一盆炭火  一双双烤火的大手粗糙  窗外月亮高悬  仿佛一块冰,在向一盆炭火问路  仿
期刊
延安,初心  一条河  以抒情的筆调弯曲  高原万里  没有更多的话送给天涯  一支队伍  走过两万五千里  画上逗号  更远的路还在前方  这里,延安  因为他们的到来  灵光闪现  成为万千人朝圣的地方  黄土坡上  不仅仅有憨厚的汉子  和嘹亮的秦腔  还有马列主义  和闪闪发光的信仰  雪山、草地  与无数不屈的骨骼  一层层钙化  堆磊成塔  屹立千年的大钟  响彻万里  为飘摇的中国 
期刊
沂蒙精神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的卓越继承;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进群体意识的结晶,也是沂蒙人民对民族精神的系统总结。在新时代如何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沂蒙精神,需要对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地域文化尤其是沂蒙地区孝文化的关系进行梳理与解析。以“天人感应”、“至德要道”、“扬名显亲”为主体的孝文化理论对沂蒙精神的涵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祭祀祖先——孝文化实践的最突出表现形式、身体力行——孝文化实践形成的社会风尚、树立榜样——孝文化中孝子孝女的孝道实践夯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