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试验的种子
我看过新疆的棉花地,无边无际,像豪华的盛宴,铺展在祖国的西部。收获季节,天上的云朵也会走到大地上,在阳光中与棉花热烈交谈。
这是新中国的棉花,由于众多而热烈。
但我也看过苏区的棉花地,细小得像一粒种子。有时还不如天上的一朵云彩那么大,就像苏区自身,在南方的群山之中,在蜿蜒的阡陌之中,尝试着,探索着,孜孜不倦,星火燎原,努力让一种纯净的白铺展在红土地,温暖而又美好。
这是共和国摇篮里的棉花,由于稀少而热烈。
这是神奇的土地。如果你来到瑞金一个叫叶坪的村子,至今能在一个古老的祠堂里,看到先辈们留下的旗帜和口号。1931年11月7日,一朵白云透过密集的香樟林,听到那句响亮的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关于土地,关于棉花,关于秋天,关于温暖,那时一群人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所看到的棉花,是苏区的棉花。现在,我的家乡瑞金并不种棉花,这只是一种久远的记忆。在一个春天的上午,在叶坪革命旧址群的展馆上,我看到了这种源于历史深处的记忆。我看到了苏区的棉花,由于稀少而热烈,由于稀少而让苏区怦然心动!由于稀少而珍贵,由于珍贵而让一群苏区的科技工作者怦然心动!
那是一种叫“农事试验场”的土地,它源于“二苏大会”的报告,源于瑞金沙洲坝刚刚建起的大礼堂,源于1934的春风,源于一口浓重的湘音:“为着促进农业的目的,而在每乡每区组织一个小范围的苏维埃农事试验场,并且设立农业研究学校与农产品展览所,同是迫切的需要。”这就样,一群散乱的土地被团结起来,一亩、十亩、百亩,集中接纳了异乡的种子,棉花的种子。
然而,没有科学的精神,又怎能种好苏区的棉花?正如没有探索的精神,又怎能在瑞金这个小盆地上,用苏维埃的办法来定国安邦?一切都在试验之中。那时的苏区,棉花就是苏维埃,棉花就是一种理想和主义,棉花就是一种精神和信仰。我曾经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过这种棉花,带着理想的色彩,朴素得让人感动:“热烈进行植棉运动,保障明年每人都有一件新衣新裤穿!”
我看到了苏区的棉花,最初是一些种子。最初在中央土地部,收藏着,分发着,来到苏区细小的土地上。我几乎能感受到种子的温度,我几乎能感受到捧着种子的手微微颤抖,我几乎知道苏区的歌谣为此而唱:“撒下了种子,介支个红了天”。如果我是《红色中华》的记者,如果我在1934年4月走进了苏区的土地,我也会迅速写下一个个标题:《植棉选种试验成功》,《热烈进行中的瑞金植棉运动》……
这就是苏区的棉花。在“农事试验场”,带着初生的喜悦,带着开创的兴奋。多少年了,棉花长到了新疆,棉花离开了瑞金,但有一种精神仍然深深地根植在红色故都。
硝盐:泥土的味道
硝盐究竟是不是盐?这是一个化学问题,也是一个语文问题,同时还是个历史问题。在硝烟弥漫的年代,如果你从一份中央政府的机关报里,看到一则《熬硝盐的方法》,你会不会吃惊?正如在餐盘中看到一粒过剩的、多余的盐粒,你会不会吃惊?
当然有一些吃惊。为此,我曾仔细探究过熬制的办法,看到硝盐有着何等卑微的身世。“以前放过盐的地方,多年的老屋,和堆过粪便的墙上,只要里面的泥土有点咸味,(取土少许放在舌头上一尝便知),都可以熬盐。”在苏区,在中央政府的报纸上,这些高贵的硝盐,这些受到尊宠的物品,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出生之地。
还有更低贱的出处吗?来自泥土的硝盐,甚至有着比泥土更加不洁的身份。我少年时看过这种泥墙,白花花的盐霜,像苦涩的大地吐出了自己的舌头。苏区的硝盐,就像苏维埃的主人们一样,来自底层,来自角落。为此,这样的报纸,这样的中央政府,这样的硝盐,又如何能不热爱泥土的味道?“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如今,粪土之墙却可以放到舌头上舔尝,为了大众最急迫的需要。
作为政党的喉舌,报纸已办到了第205期。苏维埃已建设多年,但艰难困苦仍然围剿着苏区。只有懂得编辑的良苦用心,你才能深深地理解苏区。《熬硝盐的方法》,确实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掌握了这种熬硝盐的方法?究竟有多少人,走到粪土之墙,挖出了那些带着白霜的泥土,带着咸味的泥土?这种土办法早已过时,但我就是忍不住探究,就像重新替李绅构思那首唐朝的悯农诗。
碎土,挖池。开沟二尺许,略深于放土之池。挖来的墙土,不可太虚,不可太实,不漏,不透。培土,加水,续水,滤土,换土。得含鹽之水,进锅熬制……如此循环。天工开物,人工造物,皆道法自然。这是最古老的方子,千百年来反复使用。这是最伟大的发明,火药便沿着这个方子走到人间。硝和盐,最终合而为一。硝盐,终于从历史的幽暗之处,亮出白花花的身子,闪耀着岁月的光芒。
在和平的年代,制作烟花焰火的硝,安慰舌头味蕾的盐,从来不愿意混在一起。为此在这个春天,在瑞金的革命旧址群里,我曾经向讲解员打听:硝盐究竟是不是盐?我没有得到答案。因为这不仅是历史问题,还是化学和语文一起制造的脑筋急转弯。
硝盐,并不是硝和盐。但确实是硝和盐。在苏区时期,硝和盐,就像硝烟与炊烟,就像战争与和平,就像革命与建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既是分割的,又是融合的。我必须告诉你,关于食盐,中央苏区信奉的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我必须告诉你,硝盐并不是氯化钠。它给舌头的不只是咸和淡,而是深深的苦涩,以及泥土的气息。
同样让我吃惊的,是一则短短的新闻:《瑞金合龙区建立硝盐厂》。作为重大的喜讯,它却如此简短。“每天能够出盐十八斤,足够供给全部群众的需要,并且东西也好,(硝又为我们军事上的需要品)。”这些年,我曾一次次走进这个叫合龙的地方,把西瓜基地、蔬菜大棚、合作社搬进新闻里。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再也没有人知道硝盐厂,但这里的家园,仍然有泥土的味道。 灯草:光明的重量
在城市的书房里,我几乎会忽略灯盏的存在,因为把夜晚变成白天,似乎过于容易。如果不是瞻仰旧居,如果不是认识一种叫灯草的事物,我几乎会忘掉八十多年前,人们跟黑暗作斗争的样子。
一张书桌上,必定会有一支笔和几页纸。一张藤椅前,必定會有一支灯盏。作为写作者,多么渴望有一只灯盏,把白天的光明延续下来。我理解这种奋笔疾书的心情。但我没有体验过一边文思泉涌、一边撩拨灯火的场景。现在,旧居的摆设还原了成八十年前的情景。我认识做成灯盏的竹筒,认识盛放油料的金属,但我不认识燃烧过的灯芯。
灰白,短小,像一条历史的脐带。
讲解员说,这是一种草,南方的草,名字就叫灯心草。讲解员说,这种灯草非常轻,在方言中,灯草就用来形容轻。为灯火而生长的草,当然来自野外。作为一种野草,它们能像苏区的棉花一样珍贵,能像苏区的食盐一样稀奇吗?当然不是。但讲解员告诉我,当年的苏区,就连灯草的使用,也制定了标准:一个晚上,只能用三根灯草。就像一个白天,只能有三次用餐。
三根灯草,每一根,不会超过一尺。三根灯草,必须从黑夜坚持到黎明。三根灯草,在苏区的土地上,从生长到采割,从晾晒到截取,从泥土到灯盏,需要一个春秋,就是一个四季轮回。草是青草,灯是油灯。用草撑住的光明,有多么艰难?如果不是这个制约,如果不是这个标准,我承认,我不会对这种草产生更深的兴趣。
在苏区的土地上,稻子收割了,秋天快到了,人们就会来到野外的潮地,走进一片片青草,为制造光明做好准备。灯心草,像缩小的翠竹,实心,直立生长。草茎上,带着淡淡的黄或白,到了夏天,小巧的花朵从梢上鼓出来。收割季节,有的像席草那么绵长,有的像稻草那么短小。人们割取草茎,晒干,取出茎髓,理直,扎成小把。
在苏区,在这间旧居里,分发的三根灯草,可能来自同一根灯草,也可能取自三根不同的灯草。三根灯草,捧着节制的光明,在黑夜出现,在黑夜消逝。但讲解员的故事,重点并不是三根灯草,而是一根灯草。就在这间旧居里,作为领袖,它热爱的写作刚刚开始,而灯盏的火苗一再压低。为了节约灯油,为了节约灯草,他决定用最微弱的灯光,照亮自己最磅礴的书写。
有什么样的意志,用一根灯草就可以战胜黑暗?一根灯草,又一根灯草,是什么样的书写,让那些细小的火苗,拥有了光明的重量?我看了看那张书桌。上面摆放着当年的著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我们的经济政策》。我读过里面的文字,关于苏维埃,关于国家,关于革命,关于胜利。那些密集的汉字,仿佛就是来自灯草,并和灯草一起发出了坚定光芒。
我看过新疆的棉花地,无边无际,像豪华的盛宴,铺展在祖国的西部。收获季节,天上的云朵也会走到大地上,在阳光中与棉花热烈交谈。
这是新中国的棉花,由于众多而热烈。
但我也看过苏区的棉花地,细小得像一粒种子。有时还不如天上的一朵云彩那么大,就像苏区自身,在南方的群山之中,在蜿蜒的阡陌之中,尝试着,探索着,孜孜不倦,星火燎原,努力让一种纯净的白铺展在红土地,温暖而又美好。
这是共和国摇篮里的棉花,由于稀少而热烈。
这是神奇的土地。如果你来到瑞金一个叫叶坪的村子,至今能在一个古老的祠堂里,看到先辈们留下的旗帜和口号。1931年11月7日,一朵白云透过密集的香樟林,听到那句响亮的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关于土地,关于棉花,关于秋天,关于温暖,那时一群人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所看到的棉花,是苏区的棉花。现在,我的家乡瑞金并不种棉花,这只是一种久远的记忆。在一个春天的上午,在叶坪革命旧址群的展馆上,我看到了这种源于历史深处的记忆。我看到了苏区的棉花,由于稀少而热烈,由于稀少而让苏区怦然心动!由于稀少而珍贵,由于珍贵而让一群苏区的科技工作者怦然心动!
那是一种叫“农事试验场”的土地,它源于“二苏大会”的报告,源于瑞金沙洲坝刚刚建起的大礼堂,源于1934的春风,源于一口浓重的湘音:“为着促进农业的目的,而在每乡每区组织一个小范围的苏维埃农事试验场,并且设立农业研究学校与农产品展览所,同是迫切的需要。”这就样,一群散乱的土地被团结起来,一亩、十亩、百亩,集中接纳了异乡的种子,棉花的种子。
然而,没有科学的精神,又怎能种好苏区的棉花?正如没有探索的精神,又怎能在瑞金这个小盆地上,用苏维埃的办法来定国安邦?一切都在试验之中。那时的苏区,棉花就是苏维埃,棉花就是一种理想和主义,棉花就是一种精神和信仰。我曾经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过这种棉花,带着理想的色彩,朴素得让人感动:“热烈进行植棉运动,保障明年每人都有一件新衣新裤穿!”
我看到了苏区的棉花,最初是一些种子。最初在中央土地部,收藏着,分发着,来到苏区细小的土地上。我几乎能感受到种子的温度,我几乎能感受到捧着种子的手微微颤抖,我几乎知道苏区的歌谣为此而唱:“撒下了种子,介支个红了天”。如果我是《红色中华》的记者,如果我在1934年4月走进了苏区的土地,我也会迅速写下一个个标题:《植棉选种试验成功》,《热烈进行中的瑞金植棉运动》……
这就是苏区的棉花。在“农事试验场”,带着初生的喜悦,带着开创的兴奋。多少年了,棉花长到了新疆,棉花离开了瑞金,但有一种精神仍然深深地根植在红色故都。
硝盐:泥土的味道
硝盐究竟是不是盐?这是一个化学问题,也是一个语文问题,同时还是个历史问题。在硝烟弥漫的年代,如果你从一份中央政府的机关报里,看到一则《熬硝盐的方法》,你会不会吃惊?正如在餐盘中看到一粒过剩的、多余的盐粒,你会不会吃惊?
当然有一些吃惊。为此,我曾仔细探究过熬制的办法,看到硝盐有着何等卑微的身世。“以前放过盐的地方,多年的老屋,和堆过粪便的墙上,只要里面的泥土有点咸味,(取土少许放在舌头上一尝便知),都可以熬盐。”在苏区,在中央政府的报纸上,这些高贵的硝盐,这些受到尊宠的物品,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出生之地。
还有更低贱的出处吗?来自泥土的硝盐,甚至有着比泥土更加不洁的身份。我少年时看过这种泥墙,白花花的盐霜,像苦涩的大地吐出了自己的舌头。苏区的硝盐,就像苏维埃的主人们一样,来自底层,来自角落。为此,这样的报纸,这样的中央政府,这样的硝盐,又如何能不热爱泥土的味道?“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如今,粪土之墙却可以放到舌头上舔尝,为了大众最急迫的需要。
作为政党的喉舌,报纸已办到了第205期。苏维埃已建设多年,但艰难困苦仍然围剿着苏区。只有懂得编辑的良苦用心,你才能深深地理解苏区。《熬硝盐的方法》,确实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掌握了这种熬硝盐的方法?究竟有多少人,走到粪土之墙,挖出了那些带着白霜的泥土,带着咸味的泥土?这种土办法早已过时,但我就是忍不住探究,就像重新替李绅构思那首唐朝的悯农诗。
碎土,挖池。开沟二尺许,略深于放土之池。挖来的墙土,不可太虚,不可太实,不漏,不透。培土,加水,续水,滤土,换土。得含鹽之水,进锅熬制……如此循环。天工开物,人工造物,皆道法自然。这是最古老的方子,千百年来反复使用。这是最伟大的发明,火药便沿着这个方子走到人间。硝和盐,最终合而为一。硝盐,终于从历史的幽暗之处,亮出白花花的身子,闪耀着岁月的光芒。
在和平的年代,制作烟花焰火的硝,安慰舌头味蕾的盐,从来不愿意混在一起。为此在这个春天,在瑞金的革命旧址群里,我曾经向讲解员打听:硝盐究竟是不是盐?我没有得到答案。因为这不仅是历史问题,还是化学和语文一起制造的脑筋急转弯。
硝盐,并不是硝和盐。但确实是硝和盐。在苏区时期,硝和盐,就像硝烟与炊烟,就像战争与和平,就像革命与建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既是分割的,又是融合的。我必须告诉你,关于食盐,中央苏区信奉的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我必须告诉你,硝盐并不是氯化钠。它给舌头的不只是咸和淡,而是深深的苦涩,以及泥土的气息。
同样让我吃惊的,是一则短短的新闻:《瑞金合龙区建立硝盐厂》。作为重大的喜讯,它却如此简短。“每天能够出盐十八斤,足够供给全部群众的需要,并且东西也好,(硝又为我们军事上的需要品)。”这些年,我曾一次次走进这个叫合龙的地方,把西瓜基地、蔬菜大棚、合作社搬进新闻里。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再也没有人知道硝盐厂,但这里的家园,仍然有泥土的味道。 灯草:光明的重量
在城市的书房里,我几乎会忽略灯盏的存在,因为把夜晚变成白天,似乎过于容易。如果不是瞻仰旧居,如果不是认识一种叫灯草的事物,我几乎会忘掉八十多年前,人们跟黑暗作斗争的样子。
一张书桌上,必定会有一支笔和几页纸。一张藤椅前,必定會有一支灯盏。作为写作者,多么渴望有一只灯盏,把白天的光明延续下来。我理解这种奋笔疾书的心情。但我没有体验过一边文思泉涌、一边撩拨灯火的场景。现在,旧居的摆设还原了成八十年前的情景。我认识做成灯盏的竹筒,认识盛放油料的金属,但我不认识燃烧过的灯芯。
灰白,短小,像一条历史的脐带。
讲解员说,这是一种草,南方的草,名字就叫灯心草。讲解员说,这种灯草非常轻,在方言中,灯草就用来形容轻。为灯火而生长的草,当然来自野外。作为一种野草,它们能像苏区的棉花一样珍贵,能像苏区的食盐一样稀奇吗?当然不是。但讲解员告诉我,当年的苏区,就连灯草的使用,也制定了标准:一个晚上,只能用三根灯草。就像一个白天,只能有三次用餐。
三根灯草,每一根,不会超过一尺。三根灯草,必须从黑夜坚持到黎明。三根灯草,在苏区的土地上,从生长到采割,从晾晒到截取,从泥土到灯盏,需要一个春秋,就是一个四季轮回。草是青草,灯是油灯。用草撑住的光明,有多么艰难?如果不是这个制约,如果不是这个标准,我承认,我不会对这种草产生更深的兴趣。
在苏区的土地上,稻子收割了,秋天快到了,人们就会来到野外的潮地,走进一片片青草,为制造光明做好准备。灯心草,像缩小的翠竹,实心,直立生长。草茎上,带着淡淡的黄或白,到了夏天,小巧的花朵从梢上鼓出来。收割季节,有的像席草那么绵长,有的像稻草那么短小。人们割取草茎,晒干,取出茎髓,理直,扎成小把。
在苏区,在这间旧居里,分发的三根灯草,可能来自同一根灯草,也可能取自三根不同的灯草。三根灯草,捧着节制的光明,在黑夜出现,在黑夜消逝。但讲解员的故事,重点并不是三根灯草,而是一根灯草。就在这间旧居里,作为领袖,它热爱的写作刚刚开始,而灯盏的火苗一再压低。为了节约灯油,为了节约灯草,他决定用最微弱的灯光,照亮自己最磅礴的书写。
有什么样的意志,用一根灯草就可以战胜黑暗?一根灯草,又一根灯草,是什么样的书写,让那些细小的火苗,拥有了光明的重量?我看了看那张书桌。上面摆放着当年的著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我们的经济政策》。我读过里面的文字,关于苏维埃,关于国家,关于革命,关于胜利。那些密集的汉字,仿佛就是来自灯草,并和灯草一起发出了坚定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