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8441秒,为你在为你在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6
采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以中生代以来郯庐断裂带和管伸长度与切割深度。250-208Ma期间,郯庐断裂带开始形成,延展长度不超过1500km,切割深度在15-20km,是以左行走滑活动为主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4
在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研究中,自从创立板块构造学说以来,尽管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重大的难题有待解决,也有一些极具争议的课题值得探讨,尤其是大陆岩石圈...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1
本文强调了要从地质演化历史过程中,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的资料来对比及鉴别不同板块的特征。综合运用结晶基底的形成时间,某些元素的含量、某些元素的比值,铅...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2017
早期的地球是45亿年前从太阳系星云中的较重元素所组成的星子非均匀吸积、增生而成的。陨击作用造成地表岩石撞碎,诱发地幔的超临界流体或岩浆上涌,造成剧烈的火山爆发,并使地幔......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山东地质 年份:1992
本文探讨了山东地区早元古代以前的陆核形成,晚元古代—三叠纪微弱的构造形变与板块漂移,三叠纪末期中朝与扬子板块的拼合,并重点讨论了侏罗纪以来的板内变形,认为根据其构造...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2006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程,也是对本科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通用基础课程。它不是地球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重要的作用在于进行科学普及,使学生对地...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
构造事件是否存在节律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构造事件、生物灾变事件、巨大陨击事件、气候与环境变化都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节律性、周期性或旋回性。在一些大陆边缘地区,构造作用表现出几千万年相对的稳定期和数百万年......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1
以中国及欧洲大陆一些碰撞带所测得的同位素年龄为基础,讨论板块从俯冲到碰撞的过程,认为依次发生了如下事件:俯冲板块的运移速度减慢,洋壳在地表消失,开始碰撞,形成强构造变...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3
在大量综合亚洲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笔者新编了亚洲大地构造区划图,确定了划分原则,将亚洲大陆划分为六大构造域,以及67个板块(或地块)、碰撞带或增生碰撞...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8
万天丰教授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科技出版基金的资助下,近8年来完成了《亚洲大地构造与大型矿床》的写作,近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随着亚洲...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4
中国大陆碰撞带是以结构复杂、形成过程复杂和物质成分趋于混杂为主要特征的。在构造特征上 ,表现为由构造岩片和混杂岩带所组成 ,形成扇状褶皱和对冲型逆掩断层。在剖面上常...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6
中国大陆早古生代(中寒武世—早泥盆世)构造期以发生一系列各具特征、分布局限、准同时的构造事件为特征。它们与苏格兰—阿帕拉契亚的加里东事件完全不同,在中国大陆出现了...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2008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近来显得不大景气。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此学科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学术气氛和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笔者...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2012
中国大陆岩石圈是由37个以上的小地块所组成的,各地块统一结晶基底的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它们从元古宙到新生代一直在运移、变位:古生代处在以离散为主的状态,都位于特提斯洋...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2005
岩石圈板块早期的动力学机制———传送带模式,难以解释板块运动的特征。本文在简述近20年来板块构造学说新成果和新进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并评述了地幔羽和陨击作用诱发板块...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8
中国构造地质学现在并非处在兴旺的阶段,不仅论文发表的数量不够多,更重要的是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学术风气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拟对构造地质学研究中的几个比较重要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18
乔秀夫、李海兵、苏德辰研究员等所著的新书:"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地震与古地震记录"已经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他们这个科研集体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将软沉积物变形...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20
六盘山-贺兰山一带到底是板块内部的坳拉谷,还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碰撞带?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阿拉善地块在晚寒武世以前是中朝板块的一部分,晚寒武世开始才脱离中...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0
地球内部构造应力主要集中于岩石圈上层。通过岩石变形的微观机制与宏观表现的研究 ,可以看出 :构造应力应变作用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的力学过程 ,而是多圈层相互作用、受多种物理和化学因素控制的、非线性作用过程。地球构造应力场在不可逆演化过程中是......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天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8
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思想的启发,笔者提出了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