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59
安徽阜阳地区,今春天气干旱,水源缺乏,群众为战胜天旱,适时栽好秧,保好苗,胜利完成稻改任务。在稻田抗旱、治漏保水方面创造了不少方法与经验,现就我们所知道的,把它简...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0
抗逆性或耐性是种质和品种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能力.由于水稻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许多不利的环境因素,例如干旱或洪涝,不适宜的温度、不良的土壤等等都能影响它的生长.如...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61
干墁育秧又叫灰秧、湿润秧,是安徽省农民羣众的科学创造。它是一种水整、早播、盖灰、秧苗现青后水养、适宜早稻,特别是双季早稻适期早播育秧(不是过早的),大面积采用的多快...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61
俗話說:“三分种、七分管、十成收”。晚稻的一生,与周圍环境条件經常处在矛盾与統一的过程,适时栽好秧苗,这是完成爭取晚稻好收成的第一步。为保証晚稻全面丰收,还必須在栽...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63
在研究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浮光合生产率、光合产物的累积与运转、光能利用率以及分析作物体内的成分等等时,都必须进行干物质的重量(即绝对干重,簡称干物重或干重)测定。根...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82
一、育种概况建国以来,我省水稻育种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949年至1955年,一季稻为主时期,重点整理了4,700份农家品种,鉴定和推广其中比较早熟、高产的早稻...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63
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乾物質,和有效叶面积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測定其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密度、施肥、灌溉等栽培措施下的光合生产率、光能利用率,从而...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86
从六十年代矮化育种的矮秆品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特别是七十年代中期“矮、丰、抗、早、优”五字育种目标提出以后,国内水稻育种工作者,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有着各种...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86
就世界范围来说,水稻是60多种病原菌和100多种害虫的寄主,其中某些病虫害已成为国际问题。目前的重点是五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通戈罗病和草丛矮缩病),五虫(稻飞虱...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王龙,,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87
水稻杂交育种是创造高产新品种的有效方法之一。水稻品种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有:穗数、粒数和粒重;影响(或间接)因素有结实率、穗长、株高等。但能否根据晚粳F_1的主要性状遗...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吴同进,,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83
一个品种产量的高低,决定于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的综合表现,以及这些性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程度,即稳定程度如何。作物优良品种,不仅要求在一定有利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福,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6
采用杂交育种与γ-射线辐射相结合,育在中籼稻皖稻57。该品种参加2a省区试,平均产量7087.9kg/ha,较对照密阳23平均增产12.5%,1a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141.2kg/ha,较对照桂朝2号增产5.9%,株型较紧凑,茎秆坚韧,分蘖力强,穗粒结构协调......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李泽福,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4
中籼糯稻新品种87641系用[(IR4412—16—3—6—1/IR4712—208—1)F160Cor2.5万伦射线处理]M1//IR29育成,熟期适中,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好。通过两年品种比较试验、两年省区试和一年省生产试验,一般亩产500kg左右,高的近600kg。谷粒中长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福,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4
本文分析了秧龄、栽插密度和施肥量对87641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合肥地区5月上旬播种,单苗栽插,其适宜的秧龄、栽插密度和施肥量分别为30天、13.3×15.6或13.3×18.9cm和每亩10kg纯......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福,严企松,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2
本文分别用四种统计分析方法,对皖稻27号产量及其构成产量的四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成产量的四因素对产量均有积极作用,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亩有效穗>每穗总粒数>...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李泽福,
来源:安徽农业.农业技术普及 年份:1995
中制稻科农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七桂早25作母本,荆糯6号作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系具有高产、米质好、抗多种病虫、中熟、适应性好等特点。1991年、1992年参加本...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刘春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63
我省早稻育秧,常有10—30%的烂秧,严重的达50%以上,这不仅浪费大量种谷和劳力,而且躭悮农时,影响早稻适时栽插,降低早、晚稻的产量。对于如何防止烂秧、培育壮秧,我省农民群...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苏泽胜,
来源: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1991
皖稻25号(原名E164)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密阳23//IR4412-164-3-6/IR4712-208-1育成。1990年7月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目前,在省内外累计栽培面积160万亩。W...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刘春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62
几年来生产实践和試驗均証明,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一項重要措施。不論那种作物和品种,只要在过去稀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密植,就能增产。1958年以来,各地在总结群众丰产经验中...
[期刊论文] 作者:严企松,刘春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62
一、輪作换茬制度是用地养地的关键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保証作物稳收高产,是作物栽培的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很多,包括合理耕作、改良土壤、作物輪作换茬,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