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75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0
人类居室自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发展到高台宫室阶段之后,历代宫殿的营建都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尽管各个历史时期的宫殿规模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正如西汉...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文物 年份:1959
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館里,陈列着一个巨大的玉雕——大禹治水图。这个玉山高达2.24米,寬0.96米,按营造尺計算,与文献記載"高七尺,博三尺"相合。根据它的体积和近似值的比重...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文物参考资料 年份:1953
【正】 奉國寺在義縣城內東街路北,因為大殿內有七個大佛,所以也稱七佛寺,又因為佛像比較高大,一般都叫它大佛寺。寺前有大空場,門左右有石獅二座,山門一間,門內有瓦頂木牌樓...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3
故宫建筑以宏伟壮丽著称于世,它不仅符合皇帝至高无上的设计要求,体现了当时技艺的最高水平,而且考证和运用了古代文献中有关宫殿的论著,作为设计依据。从故宫建筑的许...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79
庑殿顶是古代建筑屋顶的类型之一。这种屋顶的前后左右都有斜坡,俗称“四大坡”,也叫四阿屋顶。据《周礼·考工记》载:“商人四阿重屋”,即早在商朝,已有四阿屋顶,但只...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文物 年份:1959
基台与殿前陈设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群中最主要的建筑,进入紫禁城的正門——午門,經过金水桥和太和門,登上二十八級太和門台阶以后,庄严的三台与太和殿就落入眼底。太和門...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紫禁城 年份:1980
紫禁城内东北部,从清乾隆三十七年列四十二年的六年间,曾有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即施工面积达四万六千多平方米的营建宁寿宫工程。宁寿全宫是特意为乾隆皇帝准备的在做满...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5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原系戒备森严、一般人不可靠近的禁区。自1925年辟为故宫博物院以来,才使众多的人得以欣赏皇宫建筑和馆藏文物之美。如今,参观故宫的人与日俱增...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60
【正】 (一)平面布局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是故宫里的建筑中心,这三幢建筑依次排列于同一高台之上,雄伟壮丽,通称为三大殿。这组建筑在紫禁城内自成为一个庞大的格局,占地...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于倬云, 来源:中国紫禁城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傅连兴,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80
故宫博物院东北部的宁寿宫一带现存的建筑物,是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1771—1776年)建成的。宁寿宫是一座单体建筑的名称,也是全组建筑的总称。从锡庆门内九龙壁往北...
[期刊论文] 作者:于倬云,周苏琴,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9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较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认识地震灾害的国家之一。《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描述了罕...
[会议论文] 作者:于倬云,周苏琴, 来源:第三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 年份:1998
[会议论文] 作者:于倬云, 陆寿麟, 蔡学昌,, 来源: 年份:2004
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
[会议论文] 作者:蔡学昌,陆寿麟,于倬云, 来源: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 年份:199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