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266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学位论文] 作者:仲惟磊,
来源: 年份:2011
以单作和裸地为对照,研究了玉米蔬菜不同间套模式下土壤生物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以及研究了不同蔬菜秸秆还田后土壤生物活性、土壤养分差异和秸秆浸提液对蔬菜种子的化感效应;以期明确不同间套模式和秸秆还田下土壤养分、土壤生物和土壤环境之间的相......
[期刊论文] 作者:仲惟磊,李增嘉,宁堂原,王瑜,田慎重,胡恒宇,,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11
以单作糯玉米和单作蔬菜为对照,探讨了蔬菜间、套作糯玉米体系下作物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间、套作糯玉米一直处于优势位,干重显著高于单作糯玉米,具有间、套作增...
[期刊论文] 作者: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0
通过两个生长季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及其交互效应对小麦全生育期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呈明显的动态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田慎重,宁堂原,李增嘉,王瑜,李洪杰,仲惟磊,,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0
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农田土壤CH4的吸收与排放对我国准确合理的估算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制定合理的农业减排和适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华北地区麦田5种不同耕作模式在不同生育时期土壤CH4通量的动态变化和日变......
[期刊论文] 作者:韩惠芳,宁堂原,田慎重,王瑜,王丙文,仲惟磊,李增嘉,,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9
2008年秋播期,在连续5年秸秆全量还田的免耕、旋耕、耙耕、深松和常规耕作试验地中,调查和研究了地下害虫总密度、优势害虫种类等群落分布特点。调查共记录主要地下害虫种类5种......
[期刊论文] 作者:陈日远,刘广福,仲惟磊,孙文相,张亮,胡兆平,李新柱,,
来源: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年份:20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新型磷肥聚磷酸铵对玉米幼苗吸收磷、锌养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施磷量条件下,添加聚磷酸铵后能明显提高播种60 d的玉米幼苗株高、茎粗,同时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韩惠芳, 宁堂原, 田慎重, 王瑜, 王丙文, 仲惟磊, 李增嘉,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0
...
[期刊论文] 作者:韩惠芳,宁堂原,田慎重,王瑜,王丙文,仲惟磊,李增嘉,田欣欣,,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0
于2008年夏玉米(Zea mays)生长期间,在连续5a秸秆全量还田的免耕、旋耕、耙耕、深松和常规耕作试验地中,研究了杂草总密度、优势杂草种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杂草生物量和夏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陈日远,刘广福,仲惟磊,孙文相,张亮,胡兆平,李新柱,陈剑秋,,
来源: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份:20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新型磷肥聚磷酸铵对玉米幼苗吸收磷、锌养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施磷量条件下,添加聚磷酸铵后能明显提高播种60 d的玉米幼苗株高、茎粗,同时提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