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7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明明德”与生活贯穿于“大学之道”的始终。“明德”既是宇宙-生活系统,又是人的生命本来面目。“明明德”既是澄明生命自身,又是“明德”的显发,“明明德”就是“亲民”、...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4
在"人间佛教"的引领之下,台湾佛教将宗教的神圣性融入于世俗的生活之中,积极地从事社会关怀与福利事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台湾佛教也因此遇到了许...
[学位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儒学由孔子开创,孟子与荀子分别对孔子的思想在不同的路向上进行了引申和发挥,孟子着重对善的本原性问题进行了探讨,重视善的内在体认与自觉,开创了...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12
和谐既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追求的根本目标,又是其最终的价值评判标准,因此和谐伦理思想既体现在现实伦理秩序的探索和建构,又表现在对其的反思和批判,两者共同构成了和谐伦理的完......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2
在道德根基问题上,西方现代性道德与后现代道德皆陷入各自的危机之中,前者依于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哲学,将道德奠基在主体之中,以伦理的普遍性规范取代道德并进而遮蔽了道德;后...
[学位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2007
伦理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它服务于特定历史时空中的人们,以实现那些人们的共生共存为其本质和目的,因而任何现实的伦理均带有着先天的历史性,是具体的和暂时的。历史时...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1
儒家礼学以"和"为根本精神,"和"分别体现在礼学的本体与功用两个方面,两者应该一体一用,相互贯通,前者是后者的本体支撑,后者则是前者的自然呈现,因而"知和而和"。但是,"和"...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8
《周易》的教学智慧集中体现在《蒙》卦。"蒙"是蒙蔽、蒙昧的意思,人受蒙蔽,因而蒙昧;由于蒙昧,所以需要启蒙,启蒙便离不开教学智慧。《蒙》卦的教学智慧体现在六个方面,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高校辅导员学刊 年份:2015
儒家对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成功建构,既保证了儒家思想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又为古代社会的政治稳定和人民团结提供了共同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基础。儒...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只有在摆脱西方传统知识论框架的前提下,中国哲学的知识论才能得到真正地彰显。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主张,道德境界是认识的前提与基础,真理只有在仁爱之中才能得到呈现。"...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推扩”的思想贯穿于儒家的道德、情感、知识、天道等各个领域,具体体现在:德性的彰显;情感上的理解、同情与反省;求知的格物致知精神;以用显体、上达天道等方面。推扩给儒学提供......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朱熹和戴震是宋代至清代孟学系谱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对《孟子》的注释和疏证,表现了不同的诠释理路。以诠释学为视域,分别从历史性、问题意识、诠释方法和视域融合四个...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2
戴震对理学“理”、“欲”二分思想进行了批判,提出“理存乎欲”的观点,其思想路径是将“理欲之辨”与对理学诠释传统的批判结合起来。戴震在“理欲之辨”中展开了对理学以“自......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在先秦儒家,荀子首先提出了“礼法”概念,开启了儒家礼的法典化进程。荀子释礼为法,将礼从内在心性引向外在法典,展现了儒家内部的礼法观变革;又以礼纳法,批判了法家以严酷刑律治国......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荀子是先秦学术的总结者,背靠繁盛的诸子学术,面朝一统的政治格局,其学术肩负着结束道术分裂、建立多元而有序、统一而充满活力的学术机制与体系,即道不同,何以相谋的的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智慧是关于性与天道的学问。智慧的历史不同于逻辑的历史,智慧惟有在生命历史之中方可呈现,因为智慧产生于哲学家在当下生命遭遇之中,对其"安身立命"出路的寻求,并在此基础上,......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8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走出“两军对战”的模式,实事求是地研究中、西哲学,这是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得以发展的前提......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国际儒学论丛 年份:2020
孔子晚年喜《易》,通过《周易》表达其具体而动态的身心和谐观。结合孔子的思想与《易传》文本可以看出,“身”表现为视、听、言、动的功能与欲求,以刚柔、进退为运动方式,对...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高校辅导员学刊 年份:201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这四句话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照作用。"志于道",大学生应当首先树立追求真理的远大志向,超越眼前的利益得失;"据......
[期刊论文] 作者:余亚斐,,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在儒学发展史上,一般认为孟子是儒学心性路向的开创者,而荀子则开启了经世儒学或制度儒学的路向。其实两者的区分仅仅是相对的,在荀学理论中,苟子对心性思想做出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