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瑜娟,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6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群体起点,追肥使用时期、搁田时间、穗肥配比等因素与弱势蘖成穗有一定关系。在同样的群体起点条件下,主劲幼穗雌雄蕊形成期追施氮肥能提高三次分蘖成率,搁田既......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瑜娟,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1999
适宜的水稻群体是实行机抛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育好塑盘矮壮秧的条件下掌握适当的落田苗数和大田施肥量是形成高产群体的基本条件。通过本试验的分蘖消长、叶面积系数、......
[期刊论文] 作者:裘传友,倪瑜娟,
来源:土壤肥料 年份:1995
“渍害”是大麦生产的一大障碍。通过土壤开深沟能较明显地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强大麦根系活力,达到增产。...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瑜娟,裘传友,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91
为了研究绿肥田(包括黑麦草和紫云英混播间作田、冬闲田)早稻如何省工获高产,1987~1990年我们研究了早稻穴直播栽培法,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与评鉴。一、早稻...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瑜娟,裘传友,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3
紫云英收割期与早稻直播期联因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紫云英田直播中熱早籼的最适播期为4月13日,此时收割的紫云英鲜草含氮率较高,是作饲料与肥料的最佳收割期。此期直播早稻表...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倪瑜娟,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8
在水稻机械抛秧大田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了适宜于机械抛秧的立苗环境及立苗过程:适宜于机械的早稻秧苗叶龄为4.5 ̄5.0叶,苗高12 ̄15cm。机械时秧土含水量宜控制在30% ̄35%。机械抛秧入土角度〈30°的比......
[期刊论文] 作者:谢仁兴,倪瑜娟,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0
我市在年积温5300℃等温线以北的绍虞平原稻区,三熟制连作晚稻种植以晚粳类型占优势,冬作则以大麦为主。由于晚粳稻收割适期不明确,所以收获时间较长,相应地推迟和延长...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关富,倪瑜娟,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7
通过两年试验明确了影响直播晚稻分蘖成穗的主要因素,即播种量、施肥量、搁田时间与搁田程度。上述四因素分别影响着直播晚稻各生长发育阶段,并不同程度影响着成穗率的提高。通......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瑜娟,余同海,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89
近几年来,冬作免耕栽培在不少地区已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试验研究,其增产、省本的趋势基本一致。实行免耕栽培后,对麦子后期生长有否影响;免耕麦比翻耕麦是提前衰老还是提早成熟...
[期刊论文] 作者:谢仁兴,倪瑜娟,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90
近几年来,晚粳田套播紫云英,由于晚粳稻长势好,成熟迟,稻肥共生期长,大面积绿肥生长较差、产量低,部分田甚至变为空白,引起杂草增多,无效耗费地力。同时,随着节粮型养殖...
[期刊论文] 作者:谢仁兴,倪瑜娟,,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85
前言我市平原稻区,现有耕地66多万亩,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年日平均温度高于10℃的作物活跃期达240天以上,大于10℃的积温在5000℃左右,具备一年三熟的种植条件。但由于本...
[期刊论文] 作者:余同海,陈美娜,倪瑜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试验结果表明:复方芹菜源2号对设施小白菜蚜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药后7d内复方芹菜源2号1 6000、8000和530倍液3个处理的平均虫口减退率为83.0%,最终校下在防效达85.6%,比1.8%...
[期刊论文] 作者:高兴友,陈关富,倪瑜娟,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2001
目前,水稻抛秧栽培作为一项省工省力的种植方式深受农民欢迎,尤其是连晚茬的抛秧栽培更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点:(1)能免去弯腰曲背的拔秧、插秧等艰苦劳动,减轻劳动强度;(2)由...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红,余同海,倪瑜娟,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03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液体生态地膜对玉米育苗和移栽后生长发育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液体生态地膜能促进苗床玉米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大田玉米生长、提高玉米生物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裘传友,倪瑜娟,王志祥,
来源:土壤肥料 年份:1995
“渍害”是大麦生产的一大障碍。通过土壤开深沟能较明显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强大麦根系活力,达到增产。“Stain damage” is a big obstacle to the production...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瑜娟,裘传友,余同海,,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1
为了研究绿肥田(包括黑麦草和紫云英混播间作田、冬闲田)早稻如何省工获高产,1987~1990年我们研究了早稻穴直播栽培法,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与评鉴。一、早稻穴直...
[期刊论文] 作者:谢仁兴,倪瑜娟,余同海,,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0
我市在年积温5300℃等温线以北的绍虞平原稻区,三熟制连作晚稻种植以晚粳类型占优势,冬作则以大麦为主。由于晚粳稻收割适期不明确,所以收获时间较长,相应地推迟和延长了后...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瑜娟,余同海,谢仁兴,,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89
近几年来,冬作免耕栽培在不少地区已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试验研究,其增产、省本的趋势基本一致。实行免耕栽培后,对麦子后期生长有否影响;免耕麦比翻耕麦是提前衰老还是提早成熟...
[期刊论文] 作者:谢仁兴,裘传友,倪瑜娟,,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5
我省蚕直种植面积近几年虽正处在恢复中,但恢复速度较慢,1984年实收面积仅为96.29万亩,还不到50年代的一半。面积不能迅速扩大的原因之一是单产提高不快,特别是稻田蚕豆的单...
[期刊论文] 作者:谢仁兴,倪瑜娟,余同海,,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90
近几年来,晚粳田套播紫云英,由于晚粳稻长势好,成熟迟,稻肥共生期长,大面积绿肥生长较差、产量低,部分田甚至变为空白,引起杂草增多,无效耗费地力。同时,随着节粮型养殖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