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84
1.前言粉末是现代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密度测量在研究和生产中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测量方法有三种:①比重瓶法,几乎各国的标准都采用此法。试样量通常要求在1cm~3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95
叙述贵金属电接触材料的接触电阻特性和应用,以及测量的装置和程序,用纯金标样对该装置进行整体校验和实测。从测得数据表明,该装置具有实用性。...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99
在差示热分析仪上安装1个高稳定度的直流电路,对DTA的试样支架结构作相应改造,建成一套适合于测量贵金属细丝电阻-温度特性曲线的装置。该装置的工作温度范围为室温-1500℃。......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92
差热分析法测量化学沉积铜粉镀银反应速度是以化学热力学的原理为依据的。首先进行“空白试验”,第二步镀银,然后处理差热分析(DTA)曲线,得到表征镀银反应速度的特性曲线。最...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85
报导了精确测定非晶态金属密度的测量方法,对于体积约为0.1厘米~3的小型试样,其测量误差不超过0.004克/厘米~3。测量了由熔体喷丝法制备的PdSiCu_(16.5-6.5)(原子%)非晶态合...
[会议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第七届稀有金属结构与性能测试及金属物理性能测试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4
...
[会议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首届全国贵金属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7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中国电触点材料的发展历史及目前的水平。重点以银基电触点材料为代表,论述了它在电接触材料领域中的地位及其应用。对近十余年银基电触点材料及其分析检测技......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80
描述了用熔丝法在铂点(1769℃)和铑点(1963℃)分度铱铑//铱热电偶的方法。分度是在以钽管和纯氧化铝管为内衬的碳管炉中,于大气气氛下进行。用0.01级直流电位差计测量热电势...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85
1.目的和要求1983年12月初,在湖南醴陵召开的国家标准审定会上,通过“金属材料热膨胀特性参数测量方法”此方法等效于美国国家及美国材料与检验学会标准(ANSI/ASTME228-71,1...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
来源:云南冶金 年份:1980
为了促进我省金属材料领域内的学术交流,为了向全省各使用部门推广和介绍新材料的研究成果和产品,云南省金属学会新材料专业组于1980年7月1日至5日在昆明市召开了第一届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王松滨,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97
采用纯金属标准样品(小体积)确定贵金属材料密度测定的精确度。测量液体为蒸馏水。试样水中除气用抽气法。对水中称量提出了轻微搅动液面并进行感量修正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试样......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松滨,卢邦洪,
来源:贵金属 年份:2001
研究了通过测量试样的密度和质量来确定贵金属包复线材复合比及其横向几何尺寸(称重法)的方法,分析了方法的测量误差.用银包锡复合线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贵金属...
[期刊论文] 作者:何华春,卢邦洪,,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81
前言金属的密度是表征材料特性的重要物理量之一。人们常常应用密度研究金属与合金的某些物理性能,借助密度方法测量金属细丝的直径,薄片的厚度以及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期刊论文] 作者:赵怀志,卢邦洪,刘雄,,
来源:仪表材料 年份:1982
为开发稀土元素的应用,创制新型电接点材料,研制了一种含少量稀土元素铈的银铈合金。合金的制备采用银-金属间化合物的途径。铸锭经金相分析和X-射线分析确定,是以银为基和银...
[期刊论文] 作者:卢邦洪,钱光杰,韩俊威,,
来源:中国储运 年份:2013
本文介绍三种机动管线悬挂穿越装置的基本结构形式、设计原理及特点,针对现役悬挂穿越装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指导现役悬挂穿越装置使用和新装置......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佳,卢邦洪,苗家静,匡伯菊,,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87
报道电阻比W(100℃)等于1.3850铂丝的研制和性能考核.结果表明,该材料完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可用于制造不同规格和级别的工业铂电阻温度计.Repor...
[期刊论文] 作者:许昆,文飞,贾朝光,卢邦洪,朱绍武,陈南光,
来源:贵金属 年份:2003
乌铜是云南古代人发明创造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对它的成分和性能研究表明:金是乌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只有金的存在才能表现出它的着色特性.加入适量的银可以降低金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硕朋,朱鼎元,谭庆麟,马光辰,阙振寰,段维垣,刘时杰,屈义彬,卢邦洪,白中育,孙传仕,陈景,,
来源:贵金属 年份:1984
说明:征得《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矿冶金学》有色金属条目编辑组的同意,将其中金、银及铂族金属等条目选载于此,以飨同行并征求意见(由本刊编辑部代收代转)。Description: W...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