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1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古今中外,诗歌都注重形象与情意的结合。西方的文学理论更注重表达的技巧,把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分别得非常仔细,像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象征(Symbol...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5
这次我们看《赤壁赋》,以前我曾经谈到过,要了解、欣赏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生活背景有所了解,才能对文章有更深的体会。在讲《赤壁...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1
我所说的"象喻",不是西方所说的狭义的"象征"或"寓托",它是有中国特色的,是把你的精神、感情、志意都结合在里边的一种写作方法。从我们对外物认识的层次来说,有感知、感...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长城 年份:2001
中国古典诗歌真正的特殊品质是什么?我在以前所写的一些文稿中,已经多次说及这个问题。我以为,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自有其永恒不变的某种质素。这种质素,就是诗...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长城 年份:2001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教授学贯中西,尤其在中国古典诗词方面具有深厚造诣。今年本栏将逐期刊出她的作品。我们相信,对古诗词这两种历史上成熟文学形式创作、发展等问题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长城 年份:2001
我们现在是讲唐朝初年近体诗的完成这样一个主题,上一次我给大家介绍了王绩。由于时间关系,我要尽量把握一些重点,而杜审言是初唐近体诗完成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长城 年份:2001
到现在为止,初唐诗人我们已经介绍了王绩、杜审言和王勃。大家也许发现,我除了讲王绩时谈到其诗歌内容的思想性,讲到他在仕与隐之间的一种选择,以及他对于当时战乱的慨...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长城 年份:2001
前面主要讲的是初唐五言律诗的形成,我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王绩和杜审言。今天,我们再以王勃的诗作为一个例证。在讲王绩的时候,我对作者生平介绍得比较详细一些。因为,王...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 年份:2011
李商隐的诗有两类,一类是与旧传统相近的,一类是有他自己的特色的。所谓他自己的特色,就是说,他用很多的典故,都是神话,而他究竟写的是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事件,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唐宋词以隐约幽微为美.贵在有一种“低回要眇”的“言外之意”。《史记·伯夷列传》在叙写的章法和口吻上与一般传记的写法大不相同,亦有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变化莫测之致......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3
本文通过历代对词体的理论反思之过程 ,论述了由清代周济提出的“词史”这一观念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有很多 ,主要是词体本身的美感特质的因素、词体演进过程中明朝至清朝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2
自唐五代迄南宋之世,词的创作经历了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三个阶段,其美感特质也经由开源、拓展与演进而最后形成三种不同类型。这些无不与治乱、盛衰、朝代更迭等世事......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文学与文化 年份:2012
可吟诵性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现代社会发展中吟诵诗歌的传统渐趋淡化,几至消亡。所幸,以叶嘉莹先生为代表的有识学人积极致力于这一文化传统的承续与发扬,使古...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八年级) 年份:2014
王维是一个感受很敏锐的人,当他来到塞上,看到大漠的风光,于是写了一首《使至塞上》,下面我们把这首诗看一下: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15
西溪李商隐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这首诗是...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本文认为苏轼在他的一生中,把儒家用世之志意和道家超旷的精神作了极圆满的融汇结合,形成了他性格中两个主要特质。在苏轼的词作中非常明显地表现了他这两种特质相结合而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小品文选刊 年份:2015
杜甫晚年在西南漂泊,他怀念长安,曾写过两句诗:"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他年轻时在长安住过很久,他的先祖杜预也是长安人,所以长安既是当时国家的首都,又是他的故乡。...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3
谈到词之演进,我以为其间曾经过几次极可注意的转变:其一是柳永之长调慢词的叙写,对《花间》派之令词的语言,造成了一大改变;其二是苏轼之自抒襟抱的"诗化"之词的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6
叶嘉莹先生是一位加拿大籍华人著名女学者,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往往汲取中国古人之精言巧譬,又能融以西方文论思辨之法,说诗论词多通过辞采、意象的分析来探求作者的心迹和作...
[期刊论文] 作者:叶嘉莹,,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7
一王沂孙是南宋末年的一位词人,生于宋,元易代之际,身世沦微,姓名不见于史传,故生平资料甚少。清朝的查为仁及厉鹗编撰《绝妙好词笺》,曾经采摭诸书以考寻诸词人之里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