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525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学位论文] 作者:和七一,,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2004
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隶属游蛇亚科颈槽蛇亚属,为无管、无沟后毒牙蛇类。研究发现,该蛇具有两个产毒腺体,即位于口腔上颌部位的Duvernoy腺体和位于颈背部的颈背腺...
[学位论文] 作者:和七一,
来源:重庆大学 年份:2019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古细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膜蛋白.ABC转运蛋白可以参与多种内外源有毒物质的吸收、积累和排泄,在机体组织防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动物或昆虫的抗药性密切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熊艳,和七一,
来源:山东化工 年份:2019
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而探究新型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于科技竞赛,旨在探索出以'产学研'三级联动、体验式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和七一,余晓东,,
来源: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年份:2006
玻璃酸酶最早被称为“扩散因子”,它是普遍存在于蛇毒中的一种酶,与蛇毒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坏死及系统毒性有着紧密关联。此文重点从蛇毒中玻璃酸酶的生化性质、生理功能、作用机......
[期刊论文] 作者:和七一, 余晓东,,
来源:生物学杂志 年份:2007
虎斑颈槽蛇是中国数量较多、分布最广的蛇类之一,但一直被当作无毒蛇而忽视。为了使人们对虎斑颈槽蛇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虎斑颈槽......
[期刊论文] 作者:和七一, 余晓东,,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胡蜂毒液中存在多种活性物质,经蛰刺后进入动物机体,往往造成剧痛、水肿、局部损伤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阳离子十四肽m astoparan(MP)是胡蜂毒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份,它具...
[期刊论文] 作者:陈治霖, 和七一, 陈斌,,
来源:中国调味品 年份:2015
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环境,在豆腐白坯上对纳豆枯草芽孢杆菌HT8和高大毛霉进行共同培养,结合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接种比例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毛霉生长情况及产纤溶...
[期刊论文] 作者:和七一,余晓东,柳建平,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7
虎斑颈槽蛇中国大陆亚种(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具有已知蛇类中罕见的颈背腺及其毒液。肉眼观察发现腺体呈珠球状,8~13对腺体呈平行排列,腺体间隔分布;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腺......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宪,况刚,和七一,余晓东,,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优选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对乐脉胶囊中的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木香和山楂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川芎、赤芍、香附和木香色谱斑点清晰,阴性空白无干扰...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 和七一, 王文文, 余晓东,,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5
对蛇毒中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的分类、理化性质、结构及药理学活性进行了综述。当前研究表明,蛇毒神经毒素可分为3类:突触前神经毒素、突触后神经毒素和类神经毒素;前两者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宪,和七一,余晓东,赵瑛,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许多专业课堂教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和2013级共4个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
[期刊论文] 作者:肖冰, 和七一, 张康, 李金波, 余晓东,,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近年因病原性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迫切需要从各种自然资源中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因两栖类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水溶性好、抗原性低、抗菌作用强等优点,成为筛选抗菌药物的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邓疆渝, 和七一, 文浩平, 余晓东,,
来源:生物学杂志 年份:2011
蛇毒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多数为酶类和活性肽类。随着蛇毒毒理学、药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蛇毒的许多组分已得到分离纯化和序列测定,并广泛应用于理论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宣, 和七一, 邹家丽, 余晓东,,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TRP(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离子通道是一个位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大家族,依据TRP序列同源性可将哺乳动物中的TRP离子通道分为6个亚家族即TRPC、TRPM、TRPV、TRPA、T...
[期刊论文] 作者:张迎征, 和七一, 邓秋平, 余晓东,,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眼镜蛇属(Naja)的毒蛇常危害人类健康,其毒是一种混合毒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活性肽、酶。本文主要对眼镜蛇属蛇毒主要功能组分及其理化性质、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和七一, 余晓东, 李博, 熊艳, 肖静,,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8
研究小叶三点金 Desmodium microphyllum 醇提物对尖吻蝮蛇 Deinagkistrodon acutus 蛇毒的抑制作用。将尖吻蝮蛇毒与不同比例小叶三点金醇提物在37 ℃下孵育30 min,检测对蛇...
[期刊论文] 作者:和七一, 文浩平, 张康, 李金波, 肖冰, 余晓东,,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2012
以本实验室筛选到产纤溶酶的粪肠球菌EF608为发酵菌株,通过研究得到该菌株产纤溶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2%,蛋白胨0.75%,牛肉膏0.75%,酵母提取物0.5%,K2HPO4·3H2O1%,N...
[期刊论文] 作者:文浩平,和七一,邓疆渝,李金波,余晓东,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溶栓疗法是目前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安全可靠并且有效的方法,采用传统的溶栓药物在治疗血栓病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应用也受限制.目前,利用微...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卉,余晓东,和七一,邓敏,陈夏,林奕心,
来源: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年份:2008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NGF)对PC12细胞K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n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半定量地考察nNGF及κ阿片受体的一些拮抗剂和...
[期刊论文] 作者:张康,和七一,李金波,肖冰,张有义,余晓东,,
来源: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年份:2012
目的研究沼蛙皮肤表面分泌物的镇痛及抗炎药理作用。方法以健康小白鼠为试验动物,采用冰醋酸扭体法及甩尾法确认其镇痛效能;采用二甲苯小鼠耳壳炎症的方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