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大多数黑素细胞性损害易用组织形态学标准区别,但在某些情况下,黑素细胞痣可呈现出类似于黑素瘤的形态学改变。为了解紫外线在诱导和促进黑素瘤中的可能致病作用,作者研究了紫外线照射对良性黑素细胞痣的短期效应,并报告了单次紫外线照射后痣的形态学变化。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原发性软组织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淋巴瘤,作者首次报告了1例发生在HIV-1阳性患者的原发性软组织淋巴瘤。 患者,男,34岁,HIV-1阳性,Walter Reed分期Ⅵ(T4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应作霖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多形性红斑(EM)病因很多,常见有感染或药物。目前认为病理检查不能确定其病因。该文作者发现某些EM末端汗管中有坏死性角朊细胞的聚集。为此,作者对29例EM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该模式是否在认识病因学方面有临床意义。共29例EM标本,病理医师在不了解这些患者临......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准确诊断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对判断该病的预后至关重要,透射电镜(TEM)不仅对EB的主要类型,而且对其主要亚型可以作出确切的诊断,但由于该方法需要特殊的固定与包埋、需要超薄切片、费时长,费用大,故较小的实验室不便使用。该文作者报告了一种用Ⅳ型胶原......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目前认为,由于正常毛母质的生长期过程受到破坏,导致毛母质瘤的发生,而凋亡则是调节生长期的重要机理。bc1-2是一种抑制良、恶性肿瘤凋亡的原癌基因,也是正常毛囊生长发育中的关键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应作霖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MIB-1抗体相当于Ki-67抗体,能与活化细胞周期中的核增殖相关抗原起反应。作者使用该单克隆抗体研究银屑病和海绵形成性皮炎中角朊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生数目和增生分数,通过两者的比较来探索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应作霖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丘疹性黄瘤(PX)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由Win-Kelmann于1980年命名并首报,并认为是成人黄色肉芽肿的一个类型。1990年Caputo首报了1例儿童PX,除有相同的特点外,该病还可在1~5年内自愈。...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为了进一步阐明蕈样肉芽肿(MF)临床未受累皮肤的组织学改变,作者进行了一项有意义的组织学对照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吴黎明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2
为确定生长激素受体(GHR)在最常见的良恶性皮肤增生性疾病中的存在,作者选了7个病种(软纤维瘤、脂溢性角化症、皮肤纤维瘤、色痣、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用单克隆抗体MAb263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些疾病中GHR的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吴黎明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2
汗孔瘤是一种良性汗腺肿瘤,约占汗腺肿瘤的10%,以前认为本病起源于小汗腺,主要发生于手足部位.尽管有报告认为汗孔瘤也好发于头面部,但临床医生仍有一种观点坚持认为大多数汗孔瘤发生在肢端.作者报道一组10例发生于头颈部的汗孔瘤,并与10例肢端汗孔瘤进行了组织......
[期刊论文] 作者:吴黎明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2
在临床和组织学上,Kaposi肉瘤与非典型的血管病变或皮肤纤维瘤的鉴别诊断有时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艾滋病患者.近来研究显示Kaposi肉瘤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该研究试图通过PCR原位检测HHV-8 RNA来协助鉴别这些疾病.23例Kaposi肉瘤标本,其......
[期刊论文] 作者:吴黎明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3
报告1例74岁的女性患者,8年前出现高血压病,有右侧躯体麻木、短暂性失语,当时被诊断为高血压引起的脑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脊椎基底动脉缺血.6年前双小腿出现肿胀,5年前双侧大腿出现伴有疼痛的脂膜炎样充血,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症状消退.4年前患者全身泛发水......
[期刊论文] 作者:林彤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0
Spitz痣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细胞学与黑素瘤(MM)的垂直生长期相似,有时在形态学上难以区别.细胞周期蛋白D1是一种通过调节转录因子E2F1的功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展到S期的调节蛋白.Inohara曾报告细胞周期蛋白D1在MM中过度表达,而获得性痣中少见.假设Spitz痣似普通获......
[期刊论文] 作者:群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3
作者报道一个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家系,其中父亲、儿子及女儿共3人发病,患者的鼻、鼻唇沟部位见到多发性的丘疹和结节,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毛发上皮瘤。作者回顾了来自家系中父亲的27个切除肿瘤的标本、女儿的8个标本和儿子的4个标本,结果发现了不同类型的肿瘤,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乳晕皮脂腺增生(ASH)可能是皮脂腺增生(SH)的一种罕见类型,首先由Catalano和Ioannides在1985年描述,临床上以乳晕的黄色增厚为特征,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成熟增生的大的皮脂腺小叶紧密排列在一起,通过短的毛囊漏斗部开口于表皮。迄今共有3例报告,均为女性,该文首......
[期刊论文] 作者:吴黎明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3
患者女,78岁,右颞部出现一个缓慢增大的结节2年,无自觉症状。体检:肿块1cm1.5cm大小,中央有轻度红斑和炎症,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临床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同一张切片中存在两种上皮肿瘤。切片一侧的瘤细胞,在真皮浅层呈板状生长,与表皮平行,边界......
[期刊论文] 作者:应作霖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巨细胞成纤维细胞瘤(GCF)是一种少见的间叶肿瘤,报道1例CD34阳性的GCF,并提出“血管扩张样腔”形成的可能机制。患者男,17岁。在过去数年中,腹部缓慢出现一个3.5cm大小的无痛结节。手术切除后28个月内无复发或转移。......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传染性红斑是由人类细小病毒B19(HPVV B19)引起,在儿童有特征性临床皮肤表现,但成人HPVV B19感染时并不都具有这些特征。作者对所诊治的一成人HPVV B19感染者的皮损进行了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明确了HPVV B19感染时皮损的发生机理。......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27kD或28kD低分子量应激蛋白,称为HSP27,其确切功能还不清楚。该研究采用抗HSP27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查了正常皮肤及某些常见皮肤损害,旨在了解这些皮肤及皮损中HSP27的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倪晓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最好认为恶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症(MAE)是一种淋巴结外的血管内淋巴瘤,或者是一种亲血管的大细胞淋巴瘤,该病以小血管内瘤性淋巴细胞增殖为特征,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最常受累。该文3例患者经常规镜检和免疫组化分析肯定了MAE诊断,并对其中1例患者的皮损进行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