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51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2
司法证明机理是指由多方证明主体共同参与进行证据推理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原理。没有对证明机理的深入把握,就难以通过"证据群"获得可靠的事实认定结论。近年来,英美学者致力于...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09
会见权是辩护权的衍生权利,是被追诉人最基本的诉讼权利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倾向于从律师执业权利的角度研究会见权问题,从而使相关研究偏离了问题的核心与实质;而实...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刑事证明标准通过判断事实真伪、平衡诉讼结构和量化证明责任为被追诉人的实体性人权与程序性人权提供保障。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规范功能未能正常发挥,由此导致了人权保障功...
[会议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 年份:2004
目前学界对于证据规则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然而,对于证据审查的相关机制却疏于关注。整个司法证明活动可以被划分为证据筛选、证据评价和事实认定三个阶段。其中,证据筛选和...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9
我国传统证据理论将证据视为唯一的证明手段,这种'唯证据论'导致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理据的忽视。从逻辑的角度看,在证据推理中作为小前提的证据与作为大前提的理据同属...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北方法学 年份:2009
近年来学界对于证据规则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对于证据审查的相关机制却疏于关注。证据审查包括证据筛选和证据评价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审查的"分离模式"与...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02
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其实,这一对法律概念蕴含着证明理念、证明程度和证明要求这样三个层面的涵义,我们可以从这三个...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法治研究 年份:2020
在监察法研究领域,监察法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学界对监察法律问题开展的“零敲碎打式”研究存在视角单一化、思维惯性化、理论碎片化的弊端。...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8
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庄子.天运》法的借鉴和移植是实现法制现代化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2008
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理论正在将关注的重点由证据可采性规则转向证明过程。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理论关注的重点始终在于证明规则。我国的证据理论先后经历了萌芽阶段、"以证据...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16
我国传统的刑事证据推理模式属于日常思维模式,存在着自发性、粗放性和跳跃性等弊端。威格莫尔分析法和图尔敏模型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两种分析工具,有助于推动刑事证据推理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我国学界对于诉讼证明理念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诉讼证明理念可以从证明目的、证明价值、证明模式和证明效率这四个维度来加以把握。近年来有关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份:2018
辩护律师执业难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痼疾"。近年来,国家层面的一系列举措初见成效,但并非"治本之策"。低效乏力的同体监督、息事宁人的行政协调、缺乏制裁的处理结果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崔杨,,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08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刑事和解的实践。五年来,该院在限定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和条件、规范适用程序、尊重双方意愿、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
[期刊论文] 作者:封利强,傅强,,
来源:中国检察官 年份:2009
近年来,刑事谅解在我国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具体表现为:在适用主体上,由检察机关逐步扩大到公安机关和法院:在适用阶段上,由审查起诉阶段逐步延伸到侦查、一审和二审阶段;在适用对象......
[期刊论文] 作者:刘根菊,封利强,,
来源:时代法学 年份:2008
刑事二审程序应当具有权利救济功能和裁判过滤功能。我国现行的全面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刑事二审程序功能的发挥,有必要加以改造。我国刑事二审审判范围的确定应当采取复审与...
[期刊论文] 作者:卞建林,封利强,
来源:刑事和解与程序分流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刑事和解是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对话和协商,就刑事纠纷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从而终结诉讼,不再将案件移交法庭审判的活动。国家与被追诉人之间的"刑事和解”...
[期刊论文] 作者:阮方民,封利强,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这两种观点均未能全面把握刑事诉讼证明的两个阶段和双重属性,各有缺失.客观真实标准是最理想的证...
[期刊论文] 作者:卞建林 封利强,
来源:中国检察官 年份:2009
国家与被追诉人之间的“刑事和解”和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刑事谅解”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意义。目前国际范围内的刑事和解主要包括宽宥型、合作型和妥协型三种类型。我国和谐司法语境下的刑事谅解与西方恢复性司法语境下的刑事谅解有着不同的产生背景。但都旨......
[期刊论文] 作者:Gordon Bazemore,Mark Umbreit,封利强,,
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2010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