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449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巫汉祥,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美学和文艺学的理论建构正在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推进.完整的主体间性是由两个层面构成的,即外在主体间性和内在主体间性.内在主体间性,实际上就是自我主体的多重内在主体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巫汉祥,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互联网正在全方位地侵入人们的生存领域 ,诱导和促使人们的生存状态、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发生变异。网络时代 ,平民大众活跃地介入从创作、传播到鉴赏和评论的全过程的审美活...
[期刊论文] 作者:巫汉祥,,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在艺术语境中,文学语言的所指形态具有多义性与多态性,而能指形态则具有音响性、图像性和情感性,它们是一般语言符号被置于艺术语境后所产生的文学特性,并不存在某种纯粹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巫汉祥,,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叙事话语。与传统叙事话语不同的是,后现代叙事话语并非是一种纯技法的操作,而是在本体的层次上与叙事主体或叙事对象密切相关,叙事的......
[期刊论文] 作者:巫汉祥, 来源: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本文论述了虚拟、虚拟社区与虚拟生存的概念,并分析了虚拟社区的基本特征及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巫汉祥,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超文本、超媒体和虚拟现实空间将是今后网络上主要的文艺媒体形态。网络文艺媒体的开放性、多感觉性、对话性和技术性,是传统文艺媒体所不具有的特征。这将......
[期刊论文] 作者:巫汉祥,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考察了网络语言的类型、特性以及在本体论层次上对虚拟生存体验的意义.互联网生成了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中的语言规范必然发生某些变异.同时,由于网络剥夺了人们的诸多物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戴冠青, 巫汉祥,,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康德美学思想一个的重要方面是探讨了审美主体的情感、想象力、理解力、心意状态等心理能力在审美活动中的表现形态及其作用。这一侧重于审美活动主体性和自律性的审美心理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