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11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万本太,蒋火华,席俊清, 来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年份:2003
阐述了科学监测的目的、意义及其内涵,提出了实现科学监测现阶段的途径是:监测工作应具有计划性,监测方案应具有可行性,操作程序应具有规范性,监测技术应具有先进性,监测数据应具有有效性,监测结论应具有客观性。......
[期刊论文] 作者:吴怀民,席俊清,白璐, 来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年份:2004
芬兰全称芬兰共和国,位于欧洲北部,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隔海相望,面积约为33.8万km2,人口517万,主要资源有木材、铜、锌、铁、银等,森林面积占陆地面积的76%,树种以云杉、松树...
[期刊论文] 作者:万本太,蒋火华,席俊清,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02
根据总站的职责 ,结合总站的现实条件 ,提出了“十五”期间总站的四大重点建设工作 ,一是加快总站现代化建设步伐 ,建成全国环境质量研究中心、全国环境监测数据现代化监控中心、具有国际水平的环境监测分析测试中心、全国生态环境监测遥感应用中心、全国环境监......
[期刊论文] 作者:万本太,席俊清,蒋火华,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03
论述了在中国现阶段推进环境监测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历史机遇,指出了中国环境监测发展的现代化方向,阐述了中国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强调了科学监测的理念。...
[期刊论文] 作者:席俊清, 吴怀民, 戢启宏,, 来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年份:2004
阐述了我国环境监测站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以及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江苏省在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指出目前在环境监测站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席俊清,吴怀民,何金娣,白璐,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02
介绍了入世后我国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加强环境监测采用国际标准和我国环境监测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蒋火华, 席俊清, 吴怀民, 白璐,, 来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席俊清, 吴怀民, 蒋火华, 迟郢,, 来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年份:2001
对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地区差异很大 ,整体水平不高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提出应加强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齐文启, 席俊清, 汪志国, 孙宗光,,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02
介绍了酸雨的起因和目前国内外开展的 1 1个研究领域 ,叙述了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指出要解决酸雨问题 ,应通过对酸性污染物的排放、迁移扩散、转化、沉降、对水及...
[期刊论文] 作者:席俊清, 蒋火华, 汪志国, 曹杰山,,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03
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席俊清,林贻非,加尔肯·居马肯,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04
随着分析化学家不断开发出检测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新方法,人们发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在欧洲和美国的水体中常能检测出环境荷尔蒙、类固醇类、抗生素类,大...
[期刊论文] 作者:席俊清, 韩向宇, 敬红, 白璐, 唐亚萍,,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03
介绍了我国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的技术支持工作——“三同时”验收监测,分析论述了“三同时”验收监测的性质与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齐文启, 陈光, 孙宗光, 王光, 席俊清, 马秋香,,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05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部分地表水总氮、总磷的浓度现状和相关标准,重点讨论了总氮、总磷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期刊论文] 作者:齐文启, 陈光, 孙宗光, 席俊清, 王强, 宗惠娟, 汪志,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2003
概述了 PM1 0 和 PM2 .5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尚未开展 PM2 .5的常规监测 ,PM1 0 的自动监测中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且尚未公布 PM1 0 自动监测的技术性标准 ,为了满足各...
[期刊论文] 作者:齐文启, 陈光, 席俊清, 宗惠娟, 孙宗光, 汪志国, 王, 来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年份:2003
由于发达国家的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设,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目前实施对放射性强度的监测,而对核素监测相对比较薄弱。文章介绍了核设施泄露事故...
[期刊论文] 作者:齐文启,陈光,席俊清,宗惠娟,孙宗光,汪志国,王强, 来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年份:2003
3放射性核素从大气向陆地和水环境迁移3.1湿沉降和干沉降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核素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2种,核试验和核电站泄漏事故向大气中排放的放射性核素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齐文启,陈光,席俊清,宗惠娟,孙宗光,汪志国,王强, 来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年份:200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