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14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3
对"关联词语"的分析与说明,尚显不够详尽、全面,且有时存在一定分歧。我们通过对其构成、作用的进一步分析,更倾向于称之为"关系词语",并主张从语法和语义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介词短语的语法功能特征从组合能力来看,介词短语主要与谓词或以谓词为中心的短语组合,其中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最为常见,有时也与助词“的”组合,偶尔可以用连词“而”来连接,组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4
摘要:句式是根据单句的某一特征所作的分类。句式的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标志类、结构类、语义类。虽然有的句式可能有不同特征,但人们往往会选择其一来命名句式。了解句式特......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4
由语素组成的结构体叫“语素组”,同样,由分句组成的结构体叫“分句组”,这是两个较新的语法单位概念,对它们的认识尚有一些不同意见。我们在吸收这两个概念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其......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成语属固定短语,其结构一般都能按照短语的结构来分析,不过,也有少数成语的结构,一般认为难于分析,如"乱七八糟"、"慢条斯理"等。而把它们当成词来考察就可清楚其结构:由两个语素......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在语素和非语素的辨析中,会出现同一语言单位,有时是语素,有时是非语素.从历时的角度揭示非语素向语素的演化,并着力探寻这种演化的轨迹,可以为非语素向语素转化提供较为清晰...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建筑师 年份:2013
对柯布西耶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过程演化的分析,阐述了柯布对现代集会公共空间的创新和定义。...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汉语简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 ,其构成方式也比较多。以往的分类 ,缺乏统一的标准 ,结果便不甚理想。本文从简称的构成“原素”及其在全称中的位置两个层次入手 ,对...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金沙江文艺 年份:2007
本文试图通过对《九歌》的篇章结构、艺术表现及屈原在《九歌》中的情感表现,分析《九歌》的艺术手法及《九歌》对楚文化的影响,通过对其几部代表作品的分析,显示《九歌...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量词短语的语法功能为:1.名量词所参与构成的量词短语(A类),大多位于名词之类的词语之前,一般充当定语;2.由动量词参与构成的量词短语(B类),大多位于动词之类的词语之后,充当补语,在其前,多......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2
语言中的共享现象,反映出语言运用的简约性特征。本文着重分析了动态助词"了"和"着"的共享现象,意在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语言中共享现象的关注。...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随着商业广告的迅猛发展,对广告的研究方兴未艾。然而,对商业广告语言表达的研究,可以说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本文着重探讨了广告语言的三个主要特点:劝导性、提示或暗示性、......
[会议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 年份:2012
本文简要回顾21世纪以来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规划和设计领域中的发展和影响,从人文角度去思考其内涵和现实意义。同时借鉴美国现代城市设计思想发展及取得的成就,为城市...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正】 1、在《汉语语法单位系统论》一文中,我们谈了如下的看法:汉语语法单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又分为“静态单位”子系统和“动态单位”子系统;子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都...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傣族和缅族虽无族缘关系,傣语和缅语也属不同语支,但由于地缘关系及共同的宗教影响,使得傣语和缅语在间接表达形式上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傣、缅语的比较研究,可以为相邻的不同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如何看待现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动、介组合,语法学界尚没有统一的意见.我们通过分析"动、介"组合的语法特征,主张将它看成动词,并由此推出,现代汉语中介词短语一般不充当补语....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3
“关联词语”是众所周知的语法概念,然而,学界对于“关联词语”作用的分析与认识却存在不同观点。鉴于此,本文打算作一梳理与补充,以期有助于教学实践。...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2
汉语中的重叠形式古已有之,发展到现代汉语,更是丰富多彩。非语素的语音形式和语素重叠的结果自然是语素或词,而词和短语重叠之后应该形成的是短语,但是,对此人们的认识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句子变换与句式变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范围较宽 ,后者范围较窄 ;前者包含后者 ,后者是前者中较有特点的部分。认真区分 ,不仅有利于对其特点、规律的认识 ,而且对语言教...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徽,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1996
“被”字句的变换张云徽首先,这里所说的“被”字句与被动句不同。我们认为,被动句是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出来的,即主语是受事(或间接受事),谓语说明主语有所遭受的句子,句中有无“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