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北川综述,秦士德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8
近年来对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的研究已取得不少进展.这些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嗜酸性粒细胞(Eos)内成分的毒性、HES发生机理和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方面.综述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北川综述,秦士德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8
80年代以来,随着同种骨髓移植(BMT)等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特别是其皮肤表现(GVHDS)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综述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北川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1965年Dupont以“类似急性痘疮状苔藓样糠疹的淋巴瘤”为名描述了一种临床经过良性,但病理相符合恶性淋巴瘤的病例。1968年Macaulay对此种病例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命名为“淋巴瘤样丘疹病”(LP)。至1985年,国外已报告LP达120例以上。近年来,国外对LP的研究有了较......
[期刊论文] 作者:张北川综述,宁险峰综述,王州敏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1
本文介绍了近5年来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PCT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紫外线及铁负荷亦有明显的致病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类型PCT患者尿卟啉原脱羧酶(UROD)测定有明显不同的改变.本文介绍了PCT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阐述了该病与肝细胞癌及艾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广富综述,张北川综述,李光中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Spitz痣(SN,良性幼年黑素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黑素细胞肿瘤。病理改变呈恶性,而生物学过程呈良性为其突出特点。近年来,国外对SN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桂芝综述,张北川综述,刘季和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2
综述了国外近年对肥大细胞和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研究进展,注意到健康人与疾病状态下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显著不。免疫组化发现肥大细胞可分作两种亚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特别是色素性荨麻疹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肥大细胞增生症的预后与发病......
[期刊论文] 作者:张北川综述,殷明熹综述,宋宁静综述,强能贤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Crohn病(CD,限局性肠炎,或节段性回肠炎)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肠病,1932年由Crohn等首先报道。病因不明,20~35%患者有同类疾病家族史[1]。CD主要呈节段性侵犯回肠,多数患者肠道其他处也同时受累[2]。表现以间歇性出现的慢性腹泻、腹痛、便血为主,X线和肠镜检查见肠......
[期刊论文] 作者:张北川综述,陈官芝综述,张明良综述,孙建方审校,3,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80年代中后期,第二代抗组胺药――外周H1受体拮抗剂相继问世。其中仙特敏是既能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过敏反应,又能抑制嗜酸粒细胞及嗜碱粒细胞引起的后期过敏反应的唯一抗组胺药。大量实验表明,该药对多种类型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疗效。同时也用于异位性皮炎等疾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