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7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梓弦,, 来源:比较法研究 年份:2019
不同于德国刑法第23条第3款,日本刑法并未将不能犯作为未遂犯的子项加以对待,而是从根本上排除了不能犯的可罚性,并认为在不能犯的情形下并不存在实行行为的着手。于是,在不...
[期刊论文] 作者:张梓弦,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第1024条对于名誉之定义及第1025条在特定领域的免责事由之规制为刑法教义学提供了相当程度的指引性。以民法典编纂为契机,重新审视我国侵...
[期刊论文] 作者:张梓弦,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21
在界分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时,我国既往学说虽能提供一定的解释方向但都存有不可忽视的疑障。较之以人为创设概念的界分模式,从抢劫罪的构造本身出发对其与敲诈勒索罪进行界分才是应循的路径。抢劫罪的内涵并非财产权与人身权的侵犯叠加,而是行为人通过暴力胁迫......
[期刊论文] 作者:张梓弦,, 来源:日本法研究 年份:2015
—、导言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2014年刑法学研究的回顾,来阐述日本刑法学于2014年的总体发展状况,并通过介绍刑法学者所出版的著作以及发表的论文,相对详细地论述在刑法总论与...
[期刊论文] 作者:张梓弦,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2021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第236条之一的增设极大程度上优化了我国的性犯罪规范体系。至此,我国性犯罪对于保护年龄层级的界分不再单一,而是伴随着《刑法》第236条之一的新设而出现了绝对与相对保护年龄层。在后者的语境下,可根据社会学、犯罪学等领域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梓弦, 来源:法学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张梓弦, 来源:法学 年份:2021
我国既往观点对于牵连犯的羸弱说理致使部分学者渐次转向了牵连犯取消论的立场,但《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第229条的修正使得牵连犯的问题再一次进入解释者的视野中。通过比较分析可知,域外国家及地区不存在牵连犯这一概念的事实并不直接彰显其本身的谬误;......
[期刊论文] 作者:张梓弦, 来源:比较法研究 年份:2022
感情法益自19世纪末的谱系演变表明,援用哲学、心理学的既有成果尝试定义感情,或立足于法益论的基本立场预设可被保护的感情类别,并非妥当的方法论路径.基于感情背后是否存有可回溯至宪法的基本权利这一立场转换,“不真正/真正感情保护犯”的二元筛查架构当为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