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21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祖增, 来源: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国家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旨在通过规范我国塑料废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建立塑料污染长效治理机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应对塑料污染的国家行动,...
[期刊论文] 作者:张祖增, 来源:世界环境 年份:2021
一、“从摇篮到坟墓”城市线性生产模式供给的无奈rn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强度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城市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与贮存量持续增长.根据生态环境部2019年公布的数据,全国200个大中城市2018年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5亿吨,......
[期刊论文] 作者:张祖增, 来源:世界环境 年份:2022
一、气候变化治理的司法转向rn(一)立法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呈现“疲软”的弊病rn作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环境危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政治等诸多错综复杂利益博弈的国际综合议题,以气候......
[期刊论文] 作者:张祖增,李建军, 来源: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年份:2020
国民待遇原则体现了当代国际贸易的公平精神,是WTO法律制度所规范的重要原则之一.其中,TBT协定第2.1条对该原则作出明确规定.然而,如何实现TBT协定中国民待遇原则的正确适用,...
[期刊论文] 作者:张祖增,武文静, 来源: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年份:2021
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作为覆盖我国众多野生动物类型的法律保护形式,其既是受保护物种的集合,也是一项制度规范,一份法律清单,更是一个系统性概念。以"重点保护"为原则指引,出于...
[期刊论文] 作者:张祖增, 陈科睿,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份:2022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难以适配生态文明建设秩序期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行噪声立法在规范层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名称与传统环境要素污染立法体例表达上不一致,立法生态化理念缺失,环境噪声侵权归责原则适用混乱,噪声治理涵射范围过于狭隘及噪声污染衡......
[期刊论文] 作者:邸卫佳,张祖增, 来源:世界环境 年份:2022
引言rn作为北美大陆的主要组成国家,美国与加拿大地域面积广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是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美国、加拿大也是名副其实的濒危野生动物分布大国,特别是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两国野生动物因......
[期刊论文] 作者:邸卫佳, 张祖增,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22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筑法治之基、积法治之势。司法作为构筑良法善治系统的关键一环,在守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原貌底色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功能、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然而,基于行政区划建构的流域司法体制却无法适配于新时代黄河生态......
[期刊论文] 作者:邸卫佳, 张祖增, 来源: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年份:2020
缘起于私法上的惩罚性赔偿能否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公益救济,理论界目前有肯定与否定两种对立认识。事实上,惩罚性赔偿在生态环境损害中适用具有充足的精神自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严密法治观”为其制度生成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根基;《民法典》“绿色原则”的创设为......
[期刊论文] 作者:王灿发,张祖增,邸卫佳, 来源: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完善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噪声污染防治立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通过“生态优先原则”的确立、“公众参与原则”的引入以及“风险预防原则”的设定,结合敏感点噪声控制制度、产品噪声名录制度、噪......
[期刊论文] 作者:张祖增, 陆怀熙, 邸卫佳, 来源: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制度秉承物种“重点保护”原则,在生态伦理观指引下,因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理念,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制度创新。野生动物生存发展现状、环境法对环境内涵的立法界定及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理论,为该制度的生成与完善提供了正当性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高景芳, 邸卫佳, 张祖增,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推进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法治化,是我国统筹污染防治与确保“双碳”愿景实现的优选进路。该进路立基于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同根同源的自然科学属性,《大气污染防治法》与《美国清洁空气法》以不同立法体例的形式对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具有可协同规制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灿发, 邸卫佳, 张祖增,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作为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协同共赢的重大战略,碳中和治理的本质属性为社会公共事务治理,这决定了原有环境治理体系中单一性主导的治理模式无法适配碳中和治理愿景的秩序期待。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与企业、公众间的“权力—权利”结构失衡,导致碳中和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