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4
汉水以北地区及淮水流域作为沟通东周时代中原地区、楚文化区和山东地区这三大礼制中心的桥梁与纽带,其青铜文化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该地区业已...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2015
本文通过对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铜器的考察,判断其年代应在战国初年吴亡之后,墓中出土的九件铜鼎并非为一套列鼎,而是由箍口鼎、兽钮子母口鼎、三环钮子母口鼎等多套鼎制组...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汉制形成及其与六国文化的传承、演变关系是秦汉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业已表明,在社会文化、风俗领域,汉制其实多沿袭传统楚文化的内容。具体到丧葬礼俗...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11
本文梳理了文献中关于豆、笾、登等器物的记载,将与其有关的的制度、规范同考古发现的实物相互对照,确定不同器形的功能与种类,最后指出中原地区铜豆的使用主要遵循《周礼》...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2010
本文结合礼制文献、遣策、器铭以及出土实物等资料对楚墓的用鼎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楚系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普遍出现的两套正鼎并非是人器和鬼器,而应分别属于祭器和食器两类。...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2012
目次鼎实与鼎的类别一鼎实与鼎的类别二鼎制组合三中原地区用鼎制度四楚国用鼎制度五结语鼎是周代社会礼制生活的核心。冠、昏、祭、乡、射、朝...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0
众所周知,商代是巫术之集大成者,商代的巫玉为何如此发达昌盛?其源头在哪?《试论商代巫玉的源流》一文就是全面探讨此一问题的论作。作者在对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史前巫玉的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13
本文通过考察两周时期贵族墓葬结构和随葬品组成的变化,并参之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字资料,来探讨这一时期“神”、“鬼”、“魂”、“魄”等宗教观念的形成与变化过程,同时从“敬......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1
本文结合三礼文献的记载对包山二号墓遣策中的服饰资料进行考证,辨别其种类和性质,并尝试与墓葬中残存的实物资料相对应,从而为了解东周时期楚国的服饰制度提供重要的参考,同...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5
东周时期楚国的青铜礼器制度呈现出不断复杂化的变革趋势,由以簋、簠为核心的两套礼器组合增变为战国时代以簋、簠、盏为代表的三套礼器组合,这种多套祭器并用的现象亦在中原...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文物 年份:2010
马王堆一号汉墓为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侯利仓的夫人辛追之墓[1],墓中出土了记载随葬器物的遣策,为我们了解其用鼎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俞伟超先生即由此推断该墓使用了正...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17
东周时代,地域文化的兴起使铜器自铭中方言现象日益凸显,而社会礼制的改革又使铜器的功能出现显著变化,从而共同造就铜器称名制度在这一时期展现出众多全新的特点。本文即尝试以......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2009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有一件彩绘漆奁,奁盖壁上绘有一幅写实性的人物车马图。本文通过结合三礼等文献的记载,对图画中的服饰、车马、礼节等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并推断其应是周代的婚礼......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2014
本文依据铜器所有者铭文的不同来统计和分析寿县楚王墓中所出土的各类青铜礼器,再将其纳入到整个楚国礼制系统中来考量,按照三套礼器组合的形式来探讨战国时期楚王级别所应使...
[学位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6
沈兆霖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重要官员。他早年生活艰辛,屡遭变故,但勤学不缀,36岁中进士,此后在京师任职或出为考官学政。咸丰四年(1854)因病回乡调养,次年(1855)再次入朝为...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大众考古 年份:2013
或许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太过铿锵有力,以至于许多人一想到楚国便是一副豪情万丈的模样。的确,由于地处江、汉、淮,深得鱼米之利,从春秋时期开始,楚国的统治者一直具有与......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文物 年份:2018
两汉之世,青铜礼乐器的使用渐趋衰落。西汉出土的完整编钟资料已不可与先秦时期"同日而语",东汉时期更未有完整编钟出土。尽管如此,通过研究发现,西汉时期编钟至少有三种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04
春秋晚期阶段,贵族墓葬中的随葬乐钟出现了两方面显著的制度性变革:一方面是对单类乐钟的偏好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以甬钟、钮钟、镈钟所构成的三元组合编钟系统,在南方的曾国墓...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2017
目次一绪论二西周葬钟制度三东周葬钟制度四折曲钟与乐悬制度五结语一绪论乐悬制度是周代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即《周礼·春官·小胥》所载:"正乐悬之位,王宫悬,...
[期刊论文] 作者:张闻捷,,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04
依据现存者汈编钟的尺寸、铭文排列方式及音律组合,可以推定其钮钟应是两组各10—12件的编列形式,同时搭配镈钟若干。这种乐钟组合是战国早期之后逐渐盛行的新的编列方式,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