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299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余利新(摘),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1975
...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58
...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57
...
[期刊论文] 作者:史同新摘,孙建方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为确定荨麻疹中风团持续时间的影响因 素,作者对该病患者的外周血及皮损中的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风团持续时间与这两种细胞的可能联系进行了探索。选择了43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根据风团持续时间分2组,组1(持续时间24小时)。......
[期刊论文] 作者:Murat T〔英〕,张绍新(摘),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1999
...
[期刊论文] 作者:L.,陈又新(摘),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年份:1956
...
[期刊论文] 作者:沈新摘,冯信忠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患者女性,43岁。10年来肢端及摩擦部位反复发生大疱,尼氏征阳性,并发口、眼损害。组织病理示表皮下大疱、直接免疫荧光示沿基底膜有IgG、C3呈线状沉积,电镜示致密板下裂隙,据此诊为EBA。患者自1981年开始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初始剂量1mg/kg/d)后水疱减少,但肢端......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秉新摘,刘全中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2
用RT-PCR方法检测麻疹病毒RNA可采用多种临床标本,其中包括:咽拭子、鼻咽部吸出物、尿液、脑脊液及血液标本.该研究旨在确定RT-PCR方法的最佳标本类型和取样时间,有利于麻疹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基因型研究.1999年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麻疹暴发期间,......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郭英年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6
作者报告5例比较少见的急性掌?脓疱病,其中女3男2,年龄42~63岁,50岁以上者4名。有4名患者在发疹前1~2周有咽痛及发热,1名有泌尿系统感染。发疹为单房性孤立散在的脓疱,分布于掌?,手背,腕部及趾部等处。皮疹5天至2周后消退。其中4例曾用抗生素治疗。患者中1例有50......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王光超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利用改良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术(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的高度灵敏性,可以分析固体物质.作者以不同浓度的水溶或混入凡士林内的重铬酸钾(K2Cr2O7)敷于表皮上进行试验,在5、24及72小时后取正切皮肤活检标本分析其中的铬含量.一般来......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王光超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作者报告一男性34岁患者于1972年在2周内发生面、头皮及躯干部的红斑肿胀,并有轻度癌痒。3年后发现双侧颈及腋部淋巴结肿大,脾中度肿大,心扩大,两肺实变,双侧胸膜积液。1972年及1975年的皮肤活检及1975年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活检均考虑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混合型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王光超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2
作者首先指出目前治疗瘢痕疙瘩的多种疗法的疗效都不够满意.1971年Lukacs等提示局部外用维生素A酸后,DNA依赖聚合酶及RNA的合成作用可以加快.1968年Christophers等发现维生素A酸可使正常张力原纤维及角质透明蛋白的合成功能减退,伴以类粘蛋白物质的增多及上皮细......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王光超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作者报告1例银屑病患者经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照射(PUVA)治疗后在皮肤上引起的不寻常的组织病理改变。患者女性,39岁,皮肤浅色,曾以PUVA治疗,其最小红斑量是1焦耳/平方厘米,在7个月的治疗中共接受175焦耳的照射量。在大腿原银屑病皮损消退处遗有光毒性烧伤后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王光超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Naftidrofuryl oxalate (praxilene)可增加皮肤的血流,而无低血压及面部发红等副作用.过去文献有用之治疗间歇性跛行的报告.作者选择系统性硬化患者7名,年龄63~68岁;雷诺现象患者9名,年龄26~59岁.另1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年龄21~54岁.以naftidrofuryl 40毫克(5毫升)......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徐参0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2
氨苯砜除了用于治疗麻风外,近来逐渐成为治疗疱疹样皮炎的常规药物。亦有不少用之治疗大疱性皮肤病,脓疱性发疹性疾病、各型血管炎及聚合性痤疮而收到良效的报告。1978年Matthews等报告以氨苯砜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等麻疹样皮损而收到明显地改进。......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王光超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3
作者共报告51名,其中22名女性及16名男性为全秃患者.病程均不少于9个月,且均无头发再生的征象.所有患者均测定有无自家抗体,如抗甲状腺、抗胃壁细胞、抗平滑肌、抗线粒体、抗网硬蛋白及抗核成份与类风湿因子等.对某些患者,测定其T淋巴细胞数目及其对微生物抗原......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新摘,王光超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3
作者报告28例口腔粘膜扁平苔藓患者以双盲法比较芳香维生素甲酸及安慰剂的疗效.患者中男10名女18名,病程最短为6个月.其临床症状,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等均符合扁平苔藓.过去用全身及局部治疗均无效.在接受此疗法前3个月均已停止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14例......
[期刊论文] 作者:孙亦新摘,林熙然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4
着色霉菌病是一种毁形的皮肤深部真菌病.最初表现常为结节,发展数年后可呈疣状,乳头瘤样或形成瘢痕.由数种不同真菌引起,常顽固难治.在1968年以前Lopes等报告本病用5-氟胞嘧啶治疗无效,以后又有数次报告曾获得不同程度的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孙亦新摘,林熙然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4
Thymopoietin pentapeptide, 即TP-5,是一合成的戊肽表现有胸腺生成素的32-36残基.可诱导胸腺细胞成熟及影响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初步报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而安全,本文报告用TP-5治疗AD.共20例AD患者,其中14例尚有变应性呼吸道疾病,年龄自20~50岁(平均......
[期刊论文] 作者:孙亦新摘,戴文英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5
非典型分枝杆菌中的龟分枝杆菌(M.chelonei)通常在入侵处产生慢性无痛性脓肿,全身性感染可发生更为严重的疾病,如肺部感染、甲状腺炎、心内膜炎、纵隔炎及骨髓炎。在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可引起播散性感染,死亡率很高。本文报告一例由龟分枝杆菌引起皮肤原发性接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