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16秒,为你在为你在42,678,00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晓芒,,
来源:兵团工运 年份:1999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尤其是中青年妇女,平时没有什么病痛,但入冬后自觉双腿冰冷,畏畏缩缩,离不开热水袋、取暖壶等,这是为什么呢? 祖国医学认为:怕冷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所致...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2
一众所周知,“体验”(Erlebnis)一词自狄尔泰以来,已成了西方现代解释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概念。这个词在德文中源于动词erleben,有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之义,其词干为...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本文对以晦涩著称的海德格尔的《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一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指出海德格尔在跳过西方哲学两千余年而直接返回到古希腊早期哲学的这一非历史主义的“末世论”...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本文指出,在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文化错位,即用本民族传统哲学的东西去扭曲和附会西方哲学的诸多理论和概念。文中例举八个最为突出的例子说明这一文化现象并......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年份:2002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而应是高于这两个较为具体的问题的更一般的问题,即思维是“如何”...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5
本文对杨春时教授的《实践乌托邦批判》作出回应。作者认为,“实践乌托邦”是个站不住脚的概念;不能“非历史主义”地看待实践和劳动;应当澄清对马克思关于异化、人化、对象...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本文认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对时间的“先验阐明”,撇开了数学何以可能的问题而跳到了力学何以可能的问题。时间的先验阐明的这一实际的缺位表明其时间观在“形式框架”...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本文从追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源流而引出康德对传统自然法概念的改造,即从"自然法则"转移到"自然法权"(自然权利),使之从一种外在束缚的法规引申为一种内在自由的自身立法(自...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牟宗三认为,康德哲学中的“智性直观”这个概念可以作为康德哲学甚至西方哲学向中国哲学过渡的桥梁。但是牟宗三对康德的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而且他从康德的这一概念过...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1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两千多年发展的主导方面,非理性主义是其附属方面,双方构成西方哲学史中的一对矛盾,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再加超越和提升的结果。这一矛盾来自古希腊理性...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科学文化评论 年份:2006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都有点觉得匪夷所思。现代物理学告别思辨的形而上学已有一百多年了,难道当今物理学界的顶尖级泰斗霍金与思辨哲学真的还有什么瓜葛吗?当年似乎只有谢...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5
本文分两个层次论述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审美判断(或鉴赏判断)与目的论的关系似乎是个不解之谜,而实际上,审美判断力是整个目的论中惟一的先...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6
“智性直观”概念在欧洲大陆理性派那里有其思想来源,康德对该概念的提升和改造在于使之与数学直观割断联系,并赋予了它三层含义一是我们人所不可能具有的一种撇开感官直接直...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探讨自由的本质唯一可能的定义,这个问题在我国历来将恩格斯的观点奉为权威,即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以及凭借这认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但这种解释仍然有些简...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4
二十多年前就读过何兆武先生翻译的罗素《西方哲学史》,对何先生的译笔文采有如沐春风之感。后来又读了何先生所译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同样的感受再次涌上心头。...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本文将世界各大文明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基本原则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代表的“金规则”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模式,即1.“儒教—犹太教理解模式”,2.“基督教理解模式”,3...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中国人的道德底线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传统的血缘亲情原则和家族等级原则,它在当代的陌生人社会中已经暴露出了极端的不适应,成为官员腐败、环境污染、毒食品泛滥、以邻为壑等...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3
本文系统分析了康德因果性问题的来由、康德重建因果律的步骤和康德因果观对我们的启示,指出因果必然性问题历来是西方科学思维的核心问题,康德为了回应休谟对这一问题的挑战...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本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的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即“定言命令”的道德法则 ,这法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