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625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年份:2008
避讳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产物。它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出于对国君和父祖的尊敬或畏忌,不敢或不愿直呼其名,凡遇到和其名相同之字,都看做是忌...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5
中国古代书籍源远而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等,可以说已是书籍形态的萌芽,其后的简策之书,则标志着我国书籍形态的正式形成;纸的发明,纸书的出现,则标志着我国书籍形态进入了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14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确凿无疑的汉字,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上古文化信息与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研究殷商及其之前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是殷商文明真实而又丰繁...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8
"男"字的甲骨文构形为以力耕于田,所以男子在农耕时代处于物质生产的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而"女"字的甲骨文构形,乃是女子跪着操持家务的形象,女子退出物...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8
古代文化人和贵族往往既有名又有字,而名和字在意义上一般又都有联系,这种联系给我们提供了多种极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是文化研究的一种不可多得的重要矿藏。概括说来,名与字的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志, 来源:学周刊·A 年份:2012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也就是说,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明辨善恶美丑、真假是非,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人才。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和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1
董作宾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术大师,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年代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殷墟考古和甲骨学上的贡献最为突出,被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汉字是一种有着严密的构形系统的表意文字。造字的先民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他们的人生经验和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与看法都体现在了汉字的构形系统之中,因此,分析汉字的构形系......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8
近几年来,不少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在报道各种排名特别是体育竞赛排名时,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就是"三甲"。我们不妨举一些文章的标题为例:2007年2月9日《新闻晚报》...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4
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古文字学界争议颇多。透过金文“妻”的异构,结合婚姻形态的演进,从形声字声符示源、古籍记载、中外婚俗、语言民俗学等多方面可探讨甲骨文“妻”...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0
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曾经经历了由母系氏族社会的群婚制向父系氏族社会的专偶婚制的过渡,而在其过渡过程中,曾经发生过抢婚习俗。甲骨文"姓"、"娶"、"妻"诸字的构形就像一幅全...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汉字是文化的活化石,其中的历时异体字,往往能反映文化的变迁。从甲骨文、金文"姓"字的异构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婚姻形态从族外群婚到一夫一妻制个体婚演进的历程。...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所谓异体字,是指同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异体字,它的存在,给我们阅读古书造成了很大障碍,但同时也给汉字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证的重要镜像。异体字的...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8
今天的姓和氏是同一个概念,没有区别。但从甲骨文"姓"、"氏"二字的构形来看,上古时期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源于同一个女性祖先的氏族共同所有的符号标记,氏则是姓的分支,是后...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避讳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传统陋习,由于避讳,古代的许多地名经常被更改。河南一些市县的名称就是由于避讳而形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08
六书转注,既是造字法,又是识字法。它要求根字把负载音义的形体转运灌注入转注字内,转注字和孳乳它的根字之间声共一类,形共一首,意义相通。转注造字法造出的是一组同源同根字。......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1
郡望和郡望称是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中经常会涉及的一个难点问题,不了解它,对有些问题就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从。如一些古代作家的籍贯,这部教材说是甲地人,...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中国书籍自产生以来,在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其材料、形态和生产方法,也就是书籍制度,有过几次巨大的变化,先后经历了简策制度、卷轴制度和册叶制度三个不同阶段.而篇、卷、册...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09
上古先民特别崇拜生殖,从而也崇拜生殖器官。这种生殖崇拜作为先民的一种意识形态,必然会在汉字的构形中得到体现。我们从甲骨文"后"、"好"、"祖"等字的构形中,可以感受到上...
[期刊论文] 作者:明,,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古代文化人和贵族往往既有名又有字,有的还有号。名和字一般比较规范,且在意义上都有联系,号则比较随意,可以自鸣其志,和名在意义上没有联系。字和号都是尊称,而号更显风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