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7
“心斋”一语,作为道家哲学的重要术语,首出于莊子笔下,即所谓“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莊子·人间世》。按:以下只注篇名)显然,心斋一语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玄解道之奥义...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1985
由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所、重庆市社会科学研学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发起召开的、有二十二个省市的理论工作者参加的“城市精神......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理论探索 年份:198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根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权力,它作为一个法律范...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1987
人类在何种程度上发展了精神产品的生产及其消费的能力,人类也就在何种程度上发展了传递这些精神产品的能力。人对精神产品的传递,在社会的宏观形态上可以概括为精神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5
【正】 当历史的风暴熄灭了自然经济的光环后,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披上了商品的灵光,就连那圣洁的精神领域也毫不例外——精神产品成为商品。对此,有人褒奖过,也有人贬斥过,...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6
【正】 一、精神生产关系涵义精神生产关系,在最一般涵义上是指人们在进行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活动的社会控制结构以及相互交换这种活动成果的社会方式.它在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1
【正】 人类史,当它不再作为天国力量的人间化或绝对理性的自我完成的过程来认定时,它便只能被认定为不断地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人的活动的展开过程。由此,历史展开的必然性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牟宗三的"新外王"说,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之"内圣"的道德价值主体中开出中国文化之民主与科学的"新外王".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通过道德主体如何"自我坎陷"而"曲转"为"架构"新外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7
【正】 社会进步,在本源上取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积极成果——物质文明——的进步.因此,探讨物质文明发展的历史分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和生产力革...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6
现代社会,不仅具有对物质财富的高消费能力,而且也具有对精神产品的高消费能力。试想:在高度知识化和信息化了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有哪一项离开了对知识的利用呢?没有。即使是那些被人们伦理化了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在今天也离不开生理学和医学知识的指导。开展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圣”的理念,在儒家关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终极关怀之视野中,乃是关于中国古典道德形而上学之基础主体论的中心话题之一。他们从“从容中道”、“天人合德”、“人伦之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始终是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性话题之一.孔孟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当从人之"行"(实践)的内在特性来理解,而"仁义"就是人类实践的内在特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圣”的理念,在儒家关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终极关怀之视野中,乃是关于中国古典道德形而上学之基础主体论的中心话题之一。他们从“从容中道”、“天人合德”、“人伦之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是奠定在"君子"学说的主体论基础上的."君子"乃是一个以超越的道德理性寻访人类价值之源的人文主体; 其基本性质乃由孔子的"文明"说与"文、质张力"说所...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2007
儒家形而上学的精神宇宙,始终是由道德理性的价值之光所烛照的。这一理趣乃集中表现在《中庸》所谓“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的命题中,而作为儒家形而上学之最高理念的“中”或...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孺义,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石峰,李孺义, 来源:中国高新区 年份:2002
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带,事关发展大计,必须站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作出科学论证。从推动城市功能创新、促进城市经济运行模式转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
[期刊论文] 作者:石峰,李孺义,,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2003
本文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武汉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带面临的七大战略问题,即功能定位问题、空间定位问题、产业布局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产业依托问题、发展模式问...
[期刊论文] 作者:石峰rrrrrrrrrn,李孺义, 来源:中国高新区 年份:2002
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带,事关发展大计,必须站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作出科学论证。从推动城市功能创新、促进城市经济运行模式转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