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3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5
"中"与"正"是《周易》中非常重要的范畴。程颐将其政治思想引入易学的诠释之中,建构了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内圣外王之学,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本文从"道"与"势"、...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09
《诗经》中的爱情诗灿若繁星,令人赏心悦目。在《诗经·国风》中的160篇诗作中,有52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此外还有许多以家庭婚姻为题材的诗歌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爱情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好家长 年份:2019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应用数学与金融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且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探讨了概率论、运筹学、博弈论等应用数学和金融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应用数学在金融学中的使...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0
如果说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么《青春之歌》中的爱情描写则赋予了爱情常新而持久的魅力。根植于不同时代的爱情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习惯流连于现代唯美爱情的读者们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从孔子的“ 性相近, 习相远” 一语, 到孟子的“ 性善” 论, 其间蕴含着怎样的端绪和脉络, 过去由于资料有限, 很难进行论证.郭店竹简《 性自命出》 等儒家文献的问世, 为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周易》一书涉及的内容相当广博,其与古代科学的关系相当复杂,与现代科学关系之密切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周易》中的管理思想入手,寻求《周易》与现代管理的融通之处。并从三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20
面对阳明学造成的“玄虚”“情识”之弊,如何重新建构一种能确保心性之间内在张力的理论体系,成为中晚明儒者的核心要务。作为回应这一问题的思想家之一,李材以“止修”立说,提出“修身为本即是性学”,试图在朱子、王阳明之间寻找一种恰当的解决方式,以重建儒家......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最近一直在看柏拉图的对话录,其中《美诺篇》里“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为此,我将其与中国儒、释、道的知识论思想相比较,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首先,...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0
在厦大丰庭宿舍旁边的山坡上,长着一颗孤独的树。每当我从那经过时,我的目光总是会在“他”的身上停留几秒。是的,我用“他”来形容这棵在坡顶孤单的树。我总觉得他是有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0
一朵花开了,一朵花又谢了。在喧嚣纷繁的日子里,在日渐杂乱的心绪里,我们几乎迷失自己。用一瓣花开的时间,在静静的夜里聆听小王子的心声,烦乱的心逐渐沉淀下来。不禁为其童...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04
后世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相如与文君的爱情故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相如与文君的爱情折射出女子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有人认为所谓的“凤求凰”实际上劫...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年份:2020
摘要:对高分子材料表面接枝聚合改性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聚合物表面光引发接枝、辐射接枝、化学接枝、等离子体接枝等方面近年来的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趋势提出展望。 关键词: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改性膜;膜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 年份:2010
摘 要:自然界是人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又是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实现者,人与自然构成了哲学层面上的双向互动关系。追求“自然’’亦即追求人性的自由,同时也是生命意义的最高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哲学对自由的看法,比较其观点的异同,从而凸显出陶渊明作为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面对阳明后学所造成的"玄虚""情识"之弊,心性问题成为晚明儒者的核心关切.李材立足于《大学》的"知止"观念,将阳明学内向体证的工夫直接贯彻到"性体"这一向内追究的逻辑终点,同时尝试从人伦日用中识认性体,反对将知止工夫局限于单纯自我意识的领域,以便与佛老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楠,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22
面对晚明三教混杂的现象,正学与异端问题成为晚明儒者的共同关注.李材立足于《大学》的“知止”和“修身”观念,重建儒家心性、经世合一之学,并以此作为区分三教的标准.因此,李材提出的“止修之学”具有三重意义:回应心学流弊、严明儒释之辨以及重思心性与秩序......
[期刊论文] 作者:代顺丽,李璐楠,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施榆生先生的诗集《清吟集》主要表现了吟诗作诗之乐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作为一部古体诗创作集,诗的内容直承古人诗意生活的脉绪,表现出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品格,凸显了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