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3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6
浙江的麻类作物生产、品种演变和品种资源征集李祖士(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杭州310021)黄麻、红麻在浙江统称络麻。其中长果种黄麻称荚头络麻,圆果种黄麻称台湾络麻,红麻称印度络......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5
黄麻是短日性作物,对光照反应敏感,将南方较低纬度地区生产的种子引向北方较高纬度地区种植,随着自然日照的延长而生育期推迟;反之,则生育期提早。但不同熟期类型的黄麻品种因其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0
近几年,各地选育和推广了一些不同熟期类型的黄红麻新品种,已经打破了那种品种都是晚熟型、种子全部依靠“两广”调运的局面,使麻农对品种熟期类型的选择有了较为充分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4
本文阐述了浙红832与对照青皮3号在纤维产量、经济性状、抗病性、纤维品质和麻杆芯造纸等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浙832的纤维产量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主要经济性状优于对照,炭疽......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9
黄麻,浙江省一般称为络麻(从前有的地方也称为绿麻)。我省是全国重点产区之一,主要麻区集中于钱塘江下游及杭州湾两岸各县,其次是温州麻区以及各地零星种植。我省黄麻栽培历...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5
黄红麻是短日性作物,对光照反应敏感。为了使从南方引入和本省选育的晚熟高产品种在浙南留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以尽快改变我省目前43万亩黄红麻种子几乎依赖于外省的被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龚明贤, 来源:中国烟草科学 年份:2000
综述了浙江省烤烟生产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目前浙江省烤烟生产的科研进展和试、扩种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以及发展烤烟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俞琦英,,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具有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等功能.通过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红麻上小面积喷施比较试验结果,除金满利外,其余5种调节剂对红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龚明贤,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00
本文通过不同施肥水平和氮、磷、钾三要素单项不同用量对比试验,明确了施肥水平以及氮、磷、钾各要素施用量与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提出了我省烤烟适宜的施肥水平和氮、磷、钾......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俞琦英,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4
浙红832是我省选育的第一个红麻晚熟型高产抗病品种。经各级比较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试种表明,它具有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炭疽病性强、麻杆芯造纸性能好等优点,符合“一优两高”......
[期刊论文] 作者:俞琦英,李祖士,,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1
聚类分析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近二十年在数值分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分支。近几年,在生物学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使分类从定性进入...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俞琦英,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95
通过密肥因子对浙红832的皮、骨和全杆产量以及经济性状,皮、骨、髓比例,木质纤维形态等影响的研究,初步明确了红麻的总收获产量以常规施肥增加钾用量,配以每亩定苗密度1.3万株的处理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俞琦英,,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7
179黄麻品种是由福建省农学院从梅峰4号×闽麻5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自1979年引入我省试种后,一直表现稳产高产,而且纤维品质良好,熟期比粤圆5号早5~7天。为此,1983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梅桢,郁伟年,,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3
黄、红麻“南种北植”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它对我省黄、红麻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南种北植”的品种都是福建、广东的晚熟品种,在我省主产麻区留不到成熟的种子,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徐绍瑞,沈小方,李祖士,,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3
浙江萧山市梅西乡有红麻面积8996亩,占总耕地面积70%以上。其中海涂围垦地植麻2227亩,占红麻面积的24.76%,全乡每年承担国家红麻合同任务340万公斤。1991年省市给我乡下达了...
[期刊论文] 作者:梅桢,李祖士,郁伟年,,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3
浙江是全国黄麻重要产区。从七十年代开始,生产上利用“南种北植”,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全省平均单产由六十年代的500多斤提高到600多斤,使原来的品种已不适应高产形势的要求,而被......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梅桢,郁伟年,,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3
浙江省黄红麻生产自七十年代实行“南种北栽”以来,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但“南种北栽”应用的是广东等省的晚熟类型品种,在本省钱塘江两岸的主产麻区留不到成熟种子,...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梅桢,胡兆金,,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8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黄红麻由过去的指令性生产改为指导性生产。为了赶种后季作物,以提高麻地单位面积上的全年总收入,麻区各地对黄红麻的收剥期已明显提早,而且有愈...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祖士,俞琦英,王洪甫,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3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使用简便,对农作物增产作用明显等优点。应用作物营养素、植物生长素、植物健生素、三十烷醇、多效菌和金满利六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麻...
[期刊论文] 作者:阮关海,俞琦英,李祖士,梅桢,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8
浙红3号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的晚熟型红麻新品种,原名3090。该品种具有植株高大粗壮,丰产性好,抗病性强,耐旱性好,纤维品质优良等特点,尤其是韧皮纤维长度和木质纤维长度、皮骨比值等均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