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海洋学报(中文版) 年份:1990
根据4个箱式样的14C年龄-深度剖面,南海深海沉积物的14C地层分布具有两种模式,一种自沉积物顶面开始往下年龄逐渐递增,另一种在沉积物上部年龄几乎不变,由此向下年龄随深度递...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热带海洋 年份:1993
在研究了南海深水区4个代表性柱样的微体古生物、碳酸盐含量和氧同位素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南海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周期性旋回、碳酸盐旋回和陆源沉积作用特点。南海中部自晚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1992
海底扩张中心的热液矿化作用是国际地球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介绍了:1.热液多金属矿床调查的历史沿革;2.九十年代热液多金属矿床的海上调查方法;3.海底热液矿...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1994
对南海5个深海短柱样的磁性地层学特征进行研究后表明,在陆坡柱样沉积物中位于岩芯深约3米处的反向磁性段可与蒙戈磁偏移相对比。因此,对沉积速率相对较高的陆坡碳酸盐相而言,利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1989
本文根据南海中部121个深水表层沉积物(水深280—4420m)的碳酸盐生物组分特征,划分了四个碳酸生物组合区,讨论了深水碳酸盐的沉积作用特征.认为在南海存在着三个重要深度界面...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热带海洋 年份:1993
在研究了南海深水区4个代表性柱样的微体古生物、碳酸盐含量和氧同位素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南海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周期性旋回、碳酸盐旋回和陆源沉积作用特点。南海中部自晚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1994
海底热液活动研究进展迅速,热液矿化作用已成为当前国际地球科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叙述了:(1)热液调查新技术、新方法、矿床赋存状态、主要类型以及热液矿化作用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1993
4个岩芯的声-物理力学性质的垂向剖面表明,海域沉积物的声-物理这性质的受控因素是复杂的。其突变性质反映了沉积环境的重大变化对物理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对声速的传播也间接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1993
南海北部陆坡,特别是珠江海底峡谷内,晚第四纪末沉积层中可能存在浊流堆积,在国内文献中曾多次提及。1986年我们曾根据南海中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偏度(SK_I)和峰度(K_G)...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东海海洋 年份:1987
本文通过对南海中部112个沉积物样品中的22种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1)主要元素Si(包括自生硅)、Al、Ca、Mg、Fe、Mn、Ti、Na、K等,基本上受沉积物类型的控制,陆坡碳酸盐...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东海海洋 年份:1987
本文根据南海中部130个站位的粒度分析资料,讨论了点群的聚集性、不同点群组的粒度分配特点及粒度结构参数,并联系沉积环境,探讨了从陆架外缘至陆坡深海平原等不同环境中,沉...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东海海洋 年份:1987
本文以1983年10月和1984年6月两个航次期间在南海中部海域内采集的130个站位的沉积物组分全面鉴定(粒度、砂级全组分、轻重碎屑矿物、粘土矿物、有孔虫、钙质超微、放射虫、...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1986
Mathematical-geological 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in deep-sea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been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developed from Q-...
[期刊论文] 作者:Grots.,J,李粹中, 来源:海洋地质译丛 年份:1991
我们在大洋盆地的大部分深海底发现了碳酸盐旋回。这些旋回可以在很长距离内进行对比。它们主要的受控因素是钙质和非钙质浮游生物生产力的变化,陆源输入物的稀释作用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邹汉阳,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1983
国际第五届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会议于1982年6月27日至7月2日在日本日光市召开。有23个国家、342名代表参加。中国与会代表13人。我们作为代表有幸参加了...
[期刊论文] 作者:汤贤赞,李粹中, 来源:热带海洋 年份:1992
根据中太平洋柱样430的古地磁测量结果并结合柱样的岩性、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资料,讨论了钻孔所在海域的沉积史。结果表明,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早期(约距今15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王秀昌,张富元, 来源:东海海洋 年份:1983
本文以东海97个站位的粒度概率资料的因子分析和群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单个样品概率曲线的成因特征判别,将东海表层沉积物初划为九个成因类别。为进一步研究沉积物的成因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张富元,王秀昌, 来源: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年份:1985
In order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in size model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East China Sea, typical samples have been selected from analy...
[期刊论文] 作者:Koernerrrrrrrrrn,施光春,李粹中,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1993
加拿大北极群岛(CAI)以及格陵兰的森楚里营(CC)和Dye-3的冰岩心底层冰的证据表明,在比100ka还早的末次间冰期期间,格陵兰冰盖发生了大范围或完全消融,这与早先的解释大不相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李粹中,张富元,王秀昌, 来源:海洋学报(中文版) 年份:1983
为了能客观反映东海沉积物的粒度模式和沉积环境间关系,本文在东海调查已取得的1233个站他的表层粒度分析数据中,选用了其中220个样品进行了大数据Q型因子分析的尝试,以此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