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61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56
在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期间,民间及古典音乐研究组曾先后举行过六次座谈会。同时,核心小组曾对各次座谈会的意见进行了整理、分析,在核心组扩大会上作了中心发言。在这里我...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62
编者同志: 读过王弋同志的《试谈〈听松〉的思想性》以后,首先觉得:他对《听松》的估价,是很公平的。几年以来,我也久已有此同感。但仅在和同志们闲谈时谈起,而并没有能...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82
律制有三种:一是三分损益律,亦称五度相生律;二是纯律,亦称自然律;三是平均律。在我国历史中,这三种律制都有,出现都比较早,而且有同时并用的情形。三种律制都可以用弦...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音乐艺术 年份:1980
谈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音乐的实践。在我国历史上,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开始很迟。郑觐文《中国音乐史》于1929年出版;它不问真伪,摭拾古人之言,杂凑成书,充满复古神秘...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77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罪恶阴谋,拨正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航向,排除了“四人帮”的干扰,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伟大领袖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82
元庆同志过世两年了,从私人多年亲密的关系,我免不了时时想起他;从民族音乐研究的前途,我更不能不时时怀念他。我最初认识元庆,是在1949年。我当时在南京音乐院工作,元...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63
在一个充满友谊欢乐的晚上;我参加了印度尼西亚人民文化协会歌舞团在十月九日晚上的演出。对于听众,这是一次享受丰富而优美的艺术的机会,也是一段愉快地感受真挚的亲切...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64
看了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第一轮的五个剧目,很高兴。这次会演说明了在新与旧的斗争中新的获得了胜利,社会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作斗争中社会主义思想获得了胜...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61
它的创作背景和所描写的内容 关于琵琶曲《海青拏天鹅》,在元代杨允孚的《滦京杂咏》中曾有这样一首诗: “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 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62
我是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在解放前,我曾写过一部《中国音乐史纲》。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阶级立场的重要性,只是用小资产阶级的眼光,去看中国历史上的音乐问题。即使当时自...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89
一、国乐的事实 国乐全部的事实,决不是某一点理论,某一种乐曲,某一种乐器,或某一样技术所可以代表的。从纵的方面说,我国有史以来,凡有音乐价值的记载、著作、曲调、器...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79
从古以来,历代曾经过长期探讨的管律理论,原来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所应解决的问题。我写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但对管律问题,未加深论,只是提出了疑问而止。所以如此,...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04
本文是孟文涛教授发现的杨荫浏早年撰写的一篇佚文,介绍了西方音乐家对待民族音乐的一些观点,它对现今的音乐学研究仍有积极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51
【正】 一九五○年五月,河北省文联召开了关於丝弦、老调和评戏唱法的座谈会。会上请冀中有名的民间老艺人周福才先生作了关於丝弦与老调唱法的报告;请保定评戏艺人新艳琴、...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59
在中国这样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土地上,任何方面文化的发展,更多地带有地域间、民族间的不平衡性,就全国来说,在同一时期,更多带有多样性与复杂性,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84
词牌和曲牌之异同,可以有三个方面:1.牌名,2.词句形式,3.曲调形式。现引五曲(见后),牌名均相同,曲调却均相异。从词曲的形式看:除曲③《四喜满江红》以外,曲①②④⑤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55
关於民间和古代音乐的材料,现在我们已经作了许多调查、采访、整理、研究、改编和运用等工作,但是,还只限於民歌、舞曲(少数)、说唱、戏曲和器乐等五类。这五类以外,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80
刘天华先生作品前后出现的过程,绝不是个人的无病呻吟,却大多数乃是时代的苦痛,经由他的内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他的每一作品,都是反映写作时一定环境在他心中所唤起...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59
1957年河南信阳出土的一套14个编钟,郭沫若先生以为其中最大一枚上的鐘铭所述,为春秋鲁昭公17年(公元前525年)晋灭陆渾戎时事,因断定这套编钟是春秋末期的制品。作者认...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荫浏,,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4
华秋蘋资料闻见录杨荫浏遗稿编者按今年恰逢杰出中国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诞生(1899年11月10日)95周年、逝世(1984年2月25日)10周年,本期特发表冯洁轩珍存的先生遗稿《华秋资料闻见录》一文,谨为纪念。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