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43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报纸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 年份:2004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对中国当代文坛生态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的方面,就是它从根本上缓解了文坛上长期以来因总是与诺贝尔奖无缘而产生的巨大心理......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 年份:2016
“用文艺弘扬中国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要主题之一,同时也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中国当代文艺工作者的光荣...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3
人本主义 ,理性主义 ,现实主义 ,乐观主义 ,重视摹仿 ,重视内容 ,强调现实功利性 ,强调语言表达的清晰、民族化及个性化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文学的前现代性表现为非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6
在方法论问题上,韦伯的观点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要想理解韦伯价值中立原则的真正内涵,必须深入其理论逻辑内部。韦伯认为,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是不相容的,现代资本主义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7
中国诗学中所说的“比兴”与西方诗学所说的“比喻”在修辞运作上都是“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进行比附”,但是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就修辞指向而言,“比兴”是在主观思想与可见......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一提起西方现代主义戏剧,除了形式的离奇怪诞之外,人们还会想到其主题的颓废,认为它宣扬的都是生存的荒谬、价值的虚无、希望的惨淡之类的内容。这是对现代主义戏剧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泓峻美是什么,被美学家们称为一个无法猜破的谜。而人是什么同样是一个使人类思想家们伤透了脑筋的课题。在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2014
经学研究是影响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汉大赋的写作,建立在经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唐代古文家的古文写作,受到当时以《春秋学》为代表的经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后世儒...
[期刊论文] 作者:泓 峻,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7
摘要:近代的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都基于知识分子深刻的现代性焦虑。语言变革追求言文合一、追求语言的当下交际效果、强调普通民众语言文字学习的权利,这与小说代替诗文成为文学的核心、文学把一般民众设定为自己的读者,具有同样的进步意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由于与主流文学观念不协调,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视角在20世纪很长时间里几乎被中国批评家遗忘.80年代文学修辞批评的复萌,经过了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它是在传统文学观念的一尊地位...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通过变革文学语言形成一套新的书面语言体系,实现文化转型,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时的一种极具策略性的选择。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倡导白话文学的巨大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胡适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他带着中国的问题与其宋学的家学渊源而理解美国,同时又以西学观念为前见理解中国.他观念中的美国与中国其实都是作为具有主观色彩的幻像而存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在现代文学史上,以白话代替文言的诗歌革命,曾经把白话假定为一种最接近内心的语言,提出了“自然的音节”、“自然的韵律”等创作主张。具有个性主义倾向的小说则尝试着用一种独......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使得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极具诱惑力,而且极具挑战意味。仅从本土文化身份入手难以揭示问题的...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9
晚清的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要求,都源于进步知识分子的现代性焦虑。近代先驱在设计社会变革路径时,最初并没有把文学摆在重要位置。梁启超等人对文学看法的改变,与他们维新变法失......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中国古典文学文本总是与某些特定的文本间存在明显的"互文"关系。在古代的文学家看来,虽然各种文章在文体上千差万别,但都上接天道,下达世理,远写自然,近通人情,由共同的经典之......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学修辞批评承诺对文本意义与效果产生的过程进行揭秘,它是批评家对文本进行意义阐释与价值评判的基础。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文学修辞批评与其批评对象之间有天然的亲和性,对...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5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把传统文化的发扬与文艺人民性的实现联系在了一起。文艺民族性与人民性的关系问题,在国外左翼文艺家那里,曾经得到认真讨论。中国左翼文艺家...
[期刊论文] 作者:泓峻,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4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本的确定性、清晰性、规律性 ;在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进行解剖时 ,语法关系经常被作为一种认识模型而使用 ;即使接触到一些修辞问题时 ,也采用典型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