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78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熊振民,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1
1949年全国水稻平均每公顷1.890吨,到1989年已达到5.804吨,增长3.07倍,单位面积产量和年增长量均超过全国粮食作物的平均增长值。据统计,近5年单产增加在10%以上的有14...
[期刊论文] 作者:熊振民,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5
从水稻生产现状展望21世纪熊振民(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我国稻作面积约33.3百万hm2,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24%。占我国粮食面积的29,1%。总产量在186百万t左右,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2%,占我国粮食产量的44%,所以水稻......
[期刊论文] 作者:熊振民,,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78
近年来在水稻杂交后代的选择上,愈来愈多地采用集团选种法,其特点是在低世代中仅按育种要求的性状进行混合选择,混收大量单株的种子(对每个单株来说,则是只收极少量的种子),...
[期刊论文] 作者:莫惠民,熊振民,,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61
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新形势下,小麦播种面积在不断地扩大,所推广的优良品种又以南大2419和矮粒多为主。由于南大2419小麦为休眠期很短的品种,到黄熟程度就有60%左右的种子...
[期刊论文] 作者:颜辉煌,熊振民,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7
栽培品种的远缘野生种O.eichingeri (2n=24,CC染色体组)是褐飞虱的重要抗源。为了将原产乌干达的O.eichingeri两个编号材料的褐飞虱抗性导入栽培稻02428中,利用胚培养技术获得了两个组合的F1杂种,可交配力分别为0.36%和1.62%。所得......
[期刊论文] 作者:颜辉煌,熊振民,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7
从栽培稻与紧穗野生稻杂种F1的花培再生植株H1中,筛选到E13和E24两个抗褐飞虱的双二倍体,并对其遗传行为进行了研究。与杂种F1相比,双二倍体表现为植株变矮,每穗颖花数减少,穗长与花药长增加,颖......
[期刊论文] 作者:钱前,熊振民, 来源:种子 年份:1995
“米成分育种”是当前世界发展迅猛的一种新水稻育种战略,在经典的水稻育种追求高产,优质、多抗、早熟基础上,“米成分育种”更加注重稻米经济价值的提高,其明显特征在于根据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宋祥甫,熊振民,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92
基于我国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面积逐年递减,粮食短缺的潜在危机始终存在的国情,提出了在自然水域的水面上进行无土栽培水稻(简称水上种稻,下同,的设想。其最终目的是开发...
[期刊论文] 作者:董凤高,熊振民,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矮秆品种在苗期对 GA_3的反应.结果表明,与拔节期喷雾的结果一致,具sd-1基因的矮秆品种的苗高对 GA_3的反应敏感;携带与 sd-1非等位矮秆基因的粳稻材料的...
[期刊论文] 作者:董凤高,熊振民,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4
选用涉及水稻全部12染色体的,表现简单遗传且易于通过且易于通过目测识别鉴定的形态标记材料27份,以早籼品种浙辐802为轮回亲本,通过3-4次回交,转育成了一套籼型标记性状近等基因系,该套材料......
[期刊论文] 作者:林鸿宣,熊振民,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3
研究了云南稻种矮源雪禾矮早的矮秆基因sd-s(t)与10个已知矮秆基因以及与2个标记基因gh-1和st-2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d-s(t)与d-2、d-3、d-6、d-7、d-10、d-11、d-12、d-13、...
[期刊论文] 作者:林鸿宣,熊振民,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1
就47个水稻矮秆品种对GA_3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籼稻中凡携带有sd-1基因位点的材料其株高对GA_3反应均较敏感,而株高对GA_3反应迟钝甚至无反应者均可推断其携带有与...
[期刊论文] 作者:熊振民,闵绍楷,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3
就水稻恢复系T984及其7个系谱亲本C57、京引35、300号、科情3号、IR26、IR24和IR8的亲和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受测的7个系谱亲本均不具有广亲和性,而T984却具有广亲和...
[期刊论文] 作者:朱旭东,熊振民,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3
稻米品质改良是主要育种目标之一。稻米品质的优劣,既受遗传基因的制约,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灌浆期间的温度条件对稻米品质的作用更大。前人研究认为,灌浆期间温...
[期刊论文] 作者:熊振民,闵绍楷,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0
应用人工气候箱低温处理,研究了早籼品种的苗期耐冷性。根据3叶期在6℃下处理48小时,30℃/25℃24小时恢复生长后的叶片黄化程度及48小时恢复生长后的死苗情况,发现3个早籼品...
[期刊论文] 作者:杨仕华,熊振民,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5
据南方稻区水稻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七五”早中熟早籼、中熟早籼、中籼、,晚籼和晚粳参试品种平均相对产量分别为102.5、105.3、96.0、0.97和103.0,与“六五”相比,平均相对产量早中熟早籼,中熟早籼和中籼......
[期刊论文] 作者:朱旭东,熊振民,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7
用我国高杆品种和三个由不同主基因控制的籼型半矮杆材料作测验种,通过配组分析了美国籼型半矮杆种质83N1041株高的遗传行为。所有组合F1的株高显著高于双亲,表现超亲遗传。F2的株高呈连续......
[期刊论文] 作者:杨忠杰,熊振民,,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60
一、引言绍兴县地处平原水网地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历年来以种植水稻为主。从1956年起,连作稻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跃进。但是生产上还有很多潜力可挖,例如减少瘪谷就...
[期刊论文] 作者:熊振民,孔凡林,, 来源:科技简报 年份:1973
1972年秋季我们进行有机砷农药“稻脚青”在水稻上去雄作用的探讨,供试品种为大田生产用的“农红73”(6月28日播),“京引15”(7月10日播),“广陆矮4号”(7月25日播),于8月25...
[期刊论文] 作者:熊振民,孔繁林,,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78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水稻育种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在近期内能选育出增产幅度大的新品种。而现有育种试验中的杂交后代,由于亲本血缘相近,在性状上往往表现大同小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