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燕义唐,,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1985
莴苣种子具有很高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35℃高温吸胀种子GS活性大大降低,25℃和45℃吸胀莴苣种子G S活性没有降低。体外实验表明,从莴苣种子中提取的G S,在35℃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加入放线菌酮可以有效地抑制G S活性降低。上述事实说明,莴苣种子存在G S的去......
[期刊论文] 作者:燕义唐,,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87
PEG引发法是一种预防敏感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有效方法。我们首次发现引发种子能抗御长达2个月的2~3℃低温而不降低种子活力,由之发育的幼苗其离体子叶在普通滤纸发芽床上形成愈伤组织并有再分化现象。引发过程中种子呼吸强度逐渐提高,推测PEG引发提高抗性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燕义唐,梁峥,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低温吸张对聚乙二醇(PEG)引发大豆(Glycine max)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子叶线粒体的呼吸和氧化磷酸化活性的影响。当以 L-苹果酸(L-Mal)、α-酮戊二酸(α-Kg)和琥珀酸(S...
[期刊论文] 作者:燕义唐,王晋芳,
来源:中国病毒学 年份:1997
合成,克隆了水稻条纹病毒中国株的外壳蛋白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1,由Indica水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悬浮细胞,用含有CP基因的pROK2表达载体的DNA包被1.09μm直径钨粉颗粒轰击培养细胞。被轰击的培......
STUDIES ON THE IMBIBITIONAL CHILLING INJURY AND THE REPARATION OF DAMAGED MEMBRANE SYSTEMS IN SOYBEA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光华,燕义唐,张庆昌,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1988
Two soybean (Glycine max Merrill.) cultivars, Jilin No. 3 and Heihe No. 3 which are sensitive to imbibitional chilling injur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光华,燕义唐,张庆昌,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年份:1988
本文选用对吸胀冷害敏感的大豆品种吉林3号和黑河3号种子为材料,系统测定种子本身各类电解质及细胞内其他可溶性物质外渗量与吸胀冷害发生的变化。同时运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和组织化学的电子显微镜切片技术,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进行观察比较,并籍助于PEG渗透调控......
[期刊论文] 作者:燕义唐,梁峥,郑光华,汤佩松,,
来源: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低温吸张对聚乙二醇(PEG)引发大豆(Glycine max)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子叶线粒体的呼吸和氧化磷酸化活性的影响。当以 L-苹果酸(L-Mal)、α-酮戊二酸(α-Kg)和琥珀酸(Succ)为底物时,加入 ADP 后,发生吸胀冷害种子(对照)线粒体呼吸速率比引发种子线粒体状......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光华,刘岩,程红焱,燕义唐,林坚,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1991
用电导法测定种子活力已列入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和北美种子检验协会(AOSA)发行的《种子活力测定手册》,并作为重点方法推荐。但在广泛的实践中发现,此法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光华,张庆昌,燕义唐,刘发,周丰锁,,
来源:种子 年份:1987
本文是在多年从事豆类种子吸胀冷害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即以“再水合”的膜“修补”有物理与生化两过程的假设为指导,经室内模拟试验的结果,肯定了PEG引发能改善膜的修补,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张庆昌,郑光华,燕义唐,罗教芬,龚文娟,
来源:种子 年份:1986
前言我们在从事豆类种子吸胀冷害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大豆品种对吸胀冷害的反应不同,而且不同的大豆品种对聚乙二醇即PEG的“引发”效果也各异,可见品种的不同,膜的修补及膜...
[期刊论文] 作者:燕义唐,梁峥,郑光华,邹喻苹,赵原,汤佩松,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88
吸胀冷害系指种子吸胀阶段的冷害现象。轻者减弱种子活力,削弱幼苗生长势,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重者降低田间成苗率,造成严重缺苗,给农、林、园艺生产带来经济损失。许多栽培与野生植物种子在播种后存在吸胀冷害问题,一些原产热带、亚热带的植物吸胀冷害为害尤其严......
[期刊论文] 作者:燕义唐,王晋芳,邱并生,何雪梅,赵淑珍,王小凤,田波,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以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为传播介体的间歇性水稻病毒流行病害,流行年份造成水稻生产严重损失。在对该病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SV)外壳蛋白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光华,梁峥,林坚,顾增辉,徐本美,张庆昌,燕义唐,左卫能,刘岩,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2001
简要介绍了作者近 2 0年来对种子吸胀冷害和渗透调控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包括种子吸胀冷害发生的规律及机理 ,生物膜“双修补”理论和完善的“渗控”系统的确...
相关搜索: